女生创业成功挣钱的故事(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女生创业挣钱的故事三
  王莹莹:95后女孩创业爱上萤火虫

  树林、星空、萤火虫……都市人群对遥远乡村生活的记忆,总是那么浪漫和唯美。忽闪忽闪的萤火虫在城市中更是难得一见,成为很多人儿时的记忆。

  在十堰,湖北医药学院一群90后学生,敏感地捕捉到这一情感载体,利用专业所长,将萤火虫孵培这一科研项目运用到了商业领域。

  95后女孩爱上萤火虫

  卵冻技术获得专利

  95后女孩王莹莹是十堰人,圆脸、长发、语速平缓,第一面给记者的印象十分沉稳。

  在她的QQ空间里,70%以上内容都在记载萤火虫的培育过程。透过显微镜拍摄的萤火虫,从虫卵到幼虫,再到成虫,不同的阶段呈现粉色、紫色、橙色等,美丽得像一幅幅抽象画。现在还在上大二的她,是湖北医药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在指导老师陈绚丽的带领下,渐渐接触到萤火虫培育技术。一开始,她对这些小虫子很恐惧,但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些小家伙。

  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王莹莹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萤火虫主要吃螺蛳、蜗牛、贝类等,位于生态金字塔的最底层,城市里没有萤火虫是因为空气、光电、声音等污染,让它们没有生存空间。

  萤火虫幼虫分为水生和陆生,从虫卵到成虫整个生命周期为一年,而萤火虫成虫的寿命只有短短五六天。成年雄虫在这短暂的生命里抓紧时间利用发光讯号招徕雌虫,雌虫也以发光形式回应,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大自然闪烁的光影美景。

  众所周知,萤火虫只有在夏天才能看到。然而,去年底,王莹莹所在的医药学院出名了,原因就是他们实验室研发出了萤火虫卵冻技术,实现了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萤火虫。目前,这项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科普为主商业为辅

  闪闪亮光带来财富

  “除了卵冻技术,我们还可以人工培育,在室内繁育萤火虫。另外,可以生态复育,就是在萤火虫稀少或消失的区域引入适宜品种,复育成生态景观地。”王莹莹对记者说。

  一个偶然的念头,让她有了新思路:淘宝上一只野外捕捉的萤火虫能卖四五元,而日本水生幼虫一年能创造100亿元产值。如果能将这一先进成果向市场转化,岂不是既能做科普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学们,结果得到一致认同。今年初,由王莹莹发起成立了精灵生态旅游开发公司,15名同学和老师都成为公司股东。暑假时,公司在武当山举行了萤火虫放飞主题活动,短短两个晚上,就吸引了三四千人参观体验。“一张门票卖10元,相对于几万元的收入,其实我们更满足于初次创业的兴奋。”王莹莹说。

  目前,公司已设计出萤火虫灯笼、萤火虫树以及类似观赏鱼的萤火虫生态缸等工艺品,同时配合生态造景,与博物馆、科教馆及景区达成合作。他们的 创业计划 也被国家 教育 部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创业项目。“未来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设想,比方说将项目嫁接进婚礼、咖啡馆等。”尽管公司运营还不成熟,但王莹莹很淡然,“以科普为主,开拓市场赚钱将水到渠成”。
  女生创业挣钱的故事四
  工艺美术大师曾映雪:每幅瓷画都是一首诗

  她是福建省唯一的瓷画工艺美术大师,30年来从事瓷画艺术如一日;她偏爱兰花,喜欢将兰花的朴实素洁和高雅印在莹润洁白的德化白瓷上,做陶瓷,是她一生的追求……她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曾映雪。

  曾映雪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浔中镇是陶瓷的主产地,历来享有“瓷乡”的美誉,成长在这里的曾映雪,从小深受陶瓷艺人的影响和陶瓷艺术的熏陶,与陶瓷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3年,年仅14岁的曾映雪进入德化职业中学读书,开始了她的陶瓷绘画之旅。1988年她又到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深造,使理论水平和绘画技艺更上一层楼。学成归来,她成为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陶瓷绘画教师。

  德化陶瓷自古就有“世界陶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的美誉,然而瓷画却长时间不为人所关注。早在学生时代接触瓷画时,曾映雪就暗下决心要传承瓷画艺术。她说:“倘若百分之九十九都在关注德化白瓷,那么请你留下百分之一给我 说说 瓷画。”

  1996年,曾映雪向她所任教的学校申请开办瓷画专业。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开办陶瓷绘画专业。从此,陶瓷绘画正式成为陶瓷装饰专业的必修课程。“这对于德化陶瓷绘画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对于我来说,也是我一生想要做的事。”曾映雪说。

  作为一名瓷画专业教师,她经常和学生一起探讨陶瓷绘画的技巧,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学生。二十多年来,曾映雪从不收取学徒的一分学费,就连学徒来画室作画所使用的原材料也由她免费提供。

  目前在泉州各地从事陶瓷绘画工作的人,有80%曾经是曾映雪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或者是陶瓷小企业。学习陶瓷绘画的大部分都是女性,拜她为师的徒弟中31人里女性占了二十几个。她最欣慰的是,看到学徒为了这个专业在不懈努力,同时自己的作品也得到了认可。

  过去的30年里,对曾映雪来说,是一段孤独而纠结的长途跋涉之旅,“坚持的过程是漫无目的而且心酸痛苦的”。除了白天上课,晚上还要作画,她曾经连续47个晚上,每个晚上花费4个小时才完成了一幅纯 工笔画 ——西施浣纱图。在近10年的时间里,她每个晚上几乎都是关在房里作画,在她居住的那条街,晚上只要看到还有一盏灯亮着,邻居们就知道一定是曾映雪还在画画。

  曾映雪把每幅画都当作一首诗来对待,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山川林木、楼亭人物等,一花一草、一动一静,线条优美、细腻入微、技巧娴熟,她总能以小清新的色彩来展现女性情怀。“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一眼就看出,这是女性的作品”,她说,“作品背后包含的艺术潜质以及意义更为深刻,这样的作品才会更久远。”

  “学院派与民间工艺的融合”,是曾映雪对自己作品的定义,她认为瓷画是“手的艺术,火的历练”。“做陶瓷是一个频频失败的过程,只能通过一次次尝试并 总结 失败的教训来克服。”2011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这也是德化县第一个陶瓷绘画工作室,后来她又成立了德化县瓷画院,真正做到了把瓷画发扬光大。

  曾映雪的格言是:“爱陶瓷,没错的!”未来她将在作品中融入更多时代气息和艺术新元素,“让更多的人更清晰地看到我的绘画风格以及对艺术真诚的态度。”

与女生创业挣钱的故事相关的 文章 :

1. 励志赚钱创业小故事

2. 80后女孩创业故事

3. 女性创业成功的三个小故事

4. 90后女生创业故事

5. 小女生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