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镇的所辖村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铭溪村地处广平镇西南,交通便捷,省道“306”线纵贯全村,是县重点工业区。有3个自然村,总人口3489人,党员65人。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4133万元,村财收入5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90元。70%以上的村民装上程控电话及住上钢筋砖木结构房屋。曾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明星村及“优胜村庄”等称号。 铭溪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条主线,以开展“农村党建示范走廊”为突破,充分发挥交通及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以矿产品加工、水电、维修、运输、小商品批零、饮食服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充分发挥“农村党建示范走廊”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因地制宜、拓宽思路、大胆探索、创出特色。认真开展了创评“一对好主干”活动,班子更加团结了,战斗力增强了,多数党员干部能够带头致富、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完成各项任务,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群众有了基本稳定的增收项目,去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在180元以上。集体资产管理得当,新村建设规划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逐渐完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变化。
元沙村共有人口数5290人,女劳动力1399个,参与农业生产人数900人,共有女农民技术员5个,科技致富培训基地1个,科技致富协会1个,会员8人,茶叶经纪人5个。今年来共举办制茶培训班1期(30人受训),举办茶叶采摘、修剪技术培训班1期(50人受训)。
元沙村茶叶现有面积6200亩,产量600多吨,初制厂房13座,年产值960万元,创年人均纯收入仅茶叶一项增收1100元左右。扶持政策和措施: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茶叶生产领导小组,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为副组长,各相关挂片班子成员为项目负责人,农技站为技术指导单位,各相关村为责任单位,村主干为直接责任人,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2、加大宣传,加强培训。宣传生产无公害茶的目的和意义,培训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引导茶农树立“上规模、创品牌、争效益”意识。3、加大资金投入,扶持鼓励。政府适当安排资金直接补助或帮助低息借贷给开发大户、经济确有困难的开发户,用于购买种苗和农用物质。对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片补助200元/亩;对茶叶协会、茶叶营销队伍年补助1万元活动经费。4、认真贯彻落实山场承包政策,让种植户吃下“定心丸”。5、对前来投资兴业的,将给予优惠集体茶园和原有厂房的租赁以及茶叶特产税等政策。
万宅村地处广平镇西北部,辖区面积8.8平方公里,总人口956人,党员25人。市联发煤业公司在区内,有力地带动村相关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为万宅的发展插上腾飞的双翼。今日万宅,已生机勃发,前景广阔。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1057万元,村财收入1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元,群众生活正向宽裕型小康迈进。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万宅村历任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努力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掀起新一轮创业的热潮,村两委先后被县、镇评为先进党支部和文明单位,2003年县委授予村党支部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栋仁村位于广平镇西北部,南与槐南小龙逢交界,西接东景村,北接岬头村、东接铭溪村。212号省道贯穿全村。全村总人口4780人,有山地面积7800亩,耕地水田2998亩,每年村财收入约15万元,现有小学一座,水利发电站一座。桥梁4座。村级水泥硬化村道4公里,新村小区规划点三个,建有休闲小公园,居民小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
“葛腾坪”新村于2004年规划设计,2005年9月通过审批,2006年9月进行兴建。占地面积318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448平方米,道路、水沟、绿化等公共设施用地面积1732平方米,可盖居民楼10幢,安置居民12户,人口76人。目前正在装修。“官丘”新村于2006年10月规划设计,2006年12月通过审批,2007年4月进行兴建。占地面积5922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668平方米,道路、水沟、绿化等公共设施用地面积3254平方米,可盖居民楼28幢,安置居民34户,人口183人。目前正在抓紧建设中。
“四片”新村于1993年规划设计,1994年4月通过审批,1994年8月动工兴建,1996年6月竣工。占地面积3865平方米,其中建筑用地面积2080平方米,道路、水沟、绿化等公共设施用地面积3254平方米,共盖居民楼20幢,安置居民21户,人口116人,已全部搬入居住。目前正在进行立面装修。
广平镇
休闲小公园地处栋仁村头,东临主干道,交通便利,自然景色优美,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7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400平方米,造景面积200平方米,建风面积100平方米,村头牌坊面积80平方米,总投资35万元,该项目是栋仁村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是规划新农村的标志,建成一片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景观,项目是三明依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计划于2008年建成。 “城后”居民小区于2002年8月规划建设,环境优美,总用地面积292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760平方米,道路、水沟、绿化等公共设施用地面积1100多平方米,盖居民楼17幢,共居住17户,人口86人。该小区采取以住户自筹为主,村里补助一点的方式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完成了小区水泥路面的硬化,庭院井然有序,种上了花草,居住舒适,自然景色优美,与村委会独特的圆形土层相渗透,是栋仁村新村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东景村地处闽西与三明市、沙县接壤,省道306干线贯穿全村,交通便利。全村辖区面积1207万平方米(18110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143户,600多人口,耕地面积518亩。石马岬遂道出口位于东景村西北角,遂道全长2542米。借助于有利的地理优势,交通的便利和丰富的资源,外来人口200多人,投资商由1990年无人投资到2006年已有十几家,并逐年增多。新开发的“犁田峰工业园区”占地面积600多亩,是发展海峡经济新的项目,矿产品申报站,煤管站两个单位设立在本辖区内。东景地处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基地面积15485亩,70年代成立的大田县大吉采育场有林地9079亩,为绿化祖国作出重大贡献。全村有3000多亩毛竹林地,正待有志之商前来投资办厂。
东景村土地和水资源丰富,2005年外来投资的大田县广景花卉公司在东景村成立,100多亩花卉五彩缤纷,呈现一片盎然生机;现有鳗鱼养殖场两家,鱼塘面积150亩;水力发电站两家,为工业和居民用电作出一定的贡献。东景生态公益林4116亩,自然风景优美,海拔高1180米的天子顶是东景村很好的避署风景区,正待开发旅游景点。地下矿藏资源处在开发起点。东景村有着千年的文化历史,崇、寺是东景村的文物古迹,对村民的宗教信仰有一定的影响。全村居民房屋整洁、大方、生活宽裕,社会总产值2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438元。东景村民委员会是群众组织机构,曾获大田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支部荣誉,为东景村的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不懈努力。
西园村地处闽中与三明接壤,省道212干线2公里处,交通便利,东与栋仁村毗邻,南与丰庄村接壤,北与东景村毗邻,西与中村乡毗邻,全村共有288户,1200多人,共有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土地16531亩,林业用地面积为14469亩,全村拥有土地面积7861亩,经济林、用材林、竹林面积为6608亩,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150亩。
西园村地处山区,森林资源与水资源丰富,正待有志商到西园村投资办厂。西园村自然风景优美,原始森林较多,海拔高1000多米的“文笔峰“北洋崎”、“五酒瓶”是很好的避署地点,正待开发商开发旅游景点。西园村有着千年的文化历史,“飞凤殿”是西园村的文物古迹,对我村的信仰有一定的影响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