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优质教案说课评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9-13
教学目标
     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学科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知道食盐在水中是溶解,那么食盐在水中又是怎样被溶解的?
生:回答。
师:物质在水中到底是怎样溶解的呢?我们今天这节课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二)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状态。
1、观察高锰酸钾,讲解高锰酸钾的特征。
师:(拿出高锰酸钾)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生:高锰酸钾。
师:(是的,)这是一种化学药品,叫做高锰酸钾。人们常用它来消毒和防腐。那么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它呢?
生:它是紫色的,小颗粒状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