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一生功过是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2
吕后,一个陪伴刘邦从起义开始到称帝的女子,一个可以替丈夫分担农务的女子,一个刚强自私的女子。她的一生究竟如何评判?《史记》为我揭晓了答案:她命运凄惨,自私又不择手段,同时,很是精明。

  说她命运凄惨,这是不可否认的。吕后本是一个富家千金,《高祖本纪》中吕后的母亲就说过“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说明吕后的家境是不错的,但刘邦就没那么好了,只是一个小官,其实就跟普通农民差不多。本来可以嫁给贵人的吕后被迫嫁给了穷官,已经够悲惨了,结果刘邦还是个好色之人,自己的地位等同于小妾。之后刘邦还起义,成了个危险分子,一不小心就是诛九族的风险,一天还得看孩子,干农务……再后来刘邦征战沙场,还得到处奔波,防反叛,防敌军。等刘邦称了王,结果被封在荒凉之地,其实等同于被流放,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终于,刘邦统一天下了。但吕太后也老了,刘邦身边都是那些年轻貌美的姬妾,戚夫人等也早已取代了吕后的位置。唯一值得庆幸的,还是儿子被立为太子,这才保全了自己太后的位子。甚至刘邦还差点废掉太子,改立戚夫人子为王,幸好最后群臣劝阻,还保全了太后的地位。不久,刘邦身亡。

  之后吕后就开始她的报复之旅。折磨戚夫人,杀死各王,为了专权,为了报复不择手段地杀死一个个的王侯,姬妾。她甚至得罪自己的儿子,这样出了这一口恶气。等孝惠帝死后,她又立自己的“孙子”为王,长大后又废掉。为了专政,让各个地方都封着吕氏的人,自己掌握天下,终于,不择手段地取得了胜利。最后很自豪地去世。结果这种不择手段招来群臣的不满,整个家族都被诛杀,这也是她不择手段的下场,同时,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走向。她可以在朝廷里加入自己的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排斥他人。这说明她的自私。一个自私的人,不择手段地自私,那么就会发生一些不太好的事件。吕后就使得朝廷乌烟瘴气。阅读《吕太后本纪》全篇除了开头和结尾,都是在写吕后怎样巩固自己地位,贬低,放逐,折磨他人。只是为了自己,自己的亲戚朋友,没有提过别人。这是她过分的地方。

  吕后最突出的就是她的精明了。她在刘邦成功前就一直教导儿女,处理家事。但从来没有听说过吕后与哪个家庭产生矛盾。除了那些刘邦喜爱的女子,吕后其实没什么仇人。要想做到这一点,一定是非常精明的。就算是在刘邦称帝后,吕太后还能一直坚持做她的太后。这其中,也是精明使她可以保持下去,这种精明,使她成功,也使她失败。当她在朝廷里布满自己的党羽后,不满的大臣组织起来灭掉了吕氏,这也正是她精明惹得,她的精明有功有过。

  吕后的传奇一生功过是非,悲惨,自私又不择手段,还很精明。有功有过,最后结局总有些遗憾,但是这确实是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