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鸟,大鹅为什么能看家护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07
1. 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亚洲被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2. 东亚指亚洲的东部,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国。该地区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7亿。地势西高东低,分为四个阶梯。
3. 西亚指亚洲西部,包括土耳其、以色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格鲁吉亚、阿富汗、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4. 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老挝、菲律宾、柬埔寨、缅甸、文莱和东帝汶。
5. 中亚指中亚细亚地区,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
6. 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包括印度、马尔代夫、不丹、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
7. 北亚指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
8. 大鹅能看家护院的原因与它们的体型优势有关。在“农村三霸”中,大鹅排在首位,尽管它们的体型可能不如公鸡,但在狗的眼中,大鹅只是一种鸟类。大鹅之所以能压过狗,这与狗的驯化过程有关。狗作为第一种被人类成功驯化的动物,它们从最初的打猎帮手转变为看家护院的存在。狗对人类的财产保护有概念,因此对大鹅不会拿出真正的实力来对抗。而家禽和家畜都是人的财产,所以狗不会攻击大鹅。
9. 大鹅的攻击性并不致死,而且它们除了会下蛋,还能看家护院。从功能上看,大鹅几乎可以取代狗,甚至还能做到狗做不到的事情,如驱蛇和黄鼠狼。狗也能驱赶黄鼠狼,但是狗在院子里常常被拴着,黄鼠狼并不怕它。但是大鹅是散养的,大鹅体型大,不是黄鼠狼能够猎杀的。而且大鹅在遇到黄鼠狼时会一边大叫,一边伸长脖子上前攻击,大叫会将人引来,而大鹅的喙虽然没有牙齿,但是齿状喙的威力也够黄鼠狼受的了,所以一旦家里散养几只大鹅,黄鼠狼是不敢进家的。
10. 大鹅的祖先是大雁,大雁作为一种群居性的鸟类是没有什么领地意识的。然而,大鹅看家护院的能力是如何产生的呢?所有的家养动物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家禽也不例外。我们常见的鸡是由野生红原鸡驯化而来的,鸭和鹅的驯化过程比较复杂。鸭子是人们先将斑嘴鸭和绿头鸭驯化后杂交的产物。而大鹅虽然不是杂交的产物,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它有两种:中国家鹅和欧洲家鹅,这两种家鹅分别是由鸭科雁属下的两种不同的鸟类驯化而来的。
11. 中国家鹅是由野生鸿雁驯化的,欧洲家鹅则是由野生灰雁驯化而来的。由于灰雁和鸿雁本身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鸟类,所以在被驯化后虽然都叫家鹅,但二者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灰雁的喙基部什么都没有,而鸿雁的喙基部有明显的肉瘤状突起。这种差异在被人驯化后被放大,所以中国家鹅与欧洲家鹅最大的差异就是中国家鹅喙基部有大大的肉瘤,而欧洲家鹅是没有的。
12. 由于两种家鹅的驯化地不同,所以在如今家鹅的养殖业世界分布中,亚洲地区多以中国家鹅为主,而西方国家主要以欧洲家鹅为主。既然如此,我们还是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国家鹅的祖先-鸿雁吧。鸿雁是欧亚大陆上常见的一种鸭科雁属鸟类,属于一种典型的候鸟。在繁殖期,它们大批的出现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到了秋季开始向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及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迁徙越冬,尤其是在我国第二大湖鄱阳湖,每年约有5万只鸿雁在此越冬。鸿雁是一种典型的群居鸟类,除了繁殖期它们成对出现外,其他时候都是成群出现的,一个鸿雁群少则几十只,多则成百上千只。从习性上看,鸿雁是一种亲水性的鸟类,它们通常会在河流、湖泊附近活动,主要进食植物性食物,也会捕杀一些水生软体动物。鸿雁生性小心警惕,在野生环境下,它们通常交替放哨,一旦发现有危险,“哨兵”会立即起飞,并大叫,这时雁群就会全部飞走。
13. 虽然鸿雁飞行能力强,警惕性也强,但是它们如今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源启录中属于“易危物种”,在我国属于三有保护动物。这是因为一方面鸿雁曾被认为内脏和肉可以药用遭到捕杀,一方面是因为如今水体污染和破坏比较严重,让它们失去了相当一部分的栖息环境,最终导致了它们的数量逐间减少,成为了保护动物。
14. 家鹅为什么会“看门”?从我们对家鹅祖先的简单了解可以发现,家鹅会看门有一部分确实与祖先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野生的鸿雁群居,在正常情况下总是有几只会昂首挺信裂颂胸,不断的观察着四周,以便遇到危险能及时的逃走和提醒同伴。而大鹅看到陌生人或者动物时,会大叫其实就是鸿雁的习性,只不过,它大叫提醒的对象由同类变成了人而已。不过,与鸿雁不同的是鸿雁遇到陌生人或者动物会赶紧飞走,但是大鹅却会直接伸长脖子上去咬,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鸿雁是一种擅长飞行的鸟类,它们的最快飞行速度可达110公里每小时,而且它们擅长远距离飞行,所以驯化这种动物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不能让它飞,不然就会“鸡飞蛋打”。最初,人们用到的方法跟驯化鸡的时候一样,就是笼养。随着不断的笼养,人们也在不断的筛选大鹅,留下那些长得快的,体型大的个体,淘汰掉那些瘦弱的,长的慢的个体,这样慢慢的大鹅的体重开始超过野生鸿雁。到了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个既不影响大鹅的健康,又能让它飞不走的方法-剪掉飞羽。这样大鹅又恢复了自由,但是在人饲养下,大鹅这种对食物需求量大的鸟,仅仅靠自己觅食又无法满足需求,此时大鹅对人类的依赖建立了。因此,经过了接近5000年的与人相处,如今的大鹅几乎丧失了飞行能力(体重太重了,再加上剪掉飞羽),它们只能在人类住所附近活动。那这与它看家护院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大鹅的主动攻击性就是丧失了飞行能力后的自保行为,以前会飞,遇到危险就飞走了,但是不会飞后,它们奔跑速度又不快,只能选择去硬刚。久而久之,它发现即使攻击人也没有生命之忧,而且在攻击其他动物时,只要不是牛羊等大型动物,其他动物压根就不是自己的对手。再加上,人也默许了大鹅这种行为,毕竟这种行为在人看来就像是狗对着陌生人叫或者咬一样,是看门的。大鹅确实有看家护院的本领,而且它们还能防蛇防黄鼠狼,因此在以前,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养上一两只大鹅,不是为了吃铁锅炖,主要是看中了它们守护鸡、鸭等家禽的能力,而且时至今日,许多散养鸡鸭的养殖户也会套养上一些大鹅,目的也是一样的。大鹅的这种行为其实与它们的本性以及被剥夺了飞行能力后的无奈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说它们本身就像狗那样具备领地意识,有主人(头狼)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