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暂行办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2
通过明确管控原则、对象、措施、程序和法律责任,实现对涉诈重点人员的有效管控,打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一、管控原则
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工作应遵循法治化、科学化、精准化原则,确保管控工作依法进行,科学高效,精准打击。
二、管控对象
管控对象主要包括涉嫌诈骗活动的重点人员,包括已查实的诈骗犯罪嫌疑人、涉诈团伙成员以及有重大涉诈嫌疑的人员。
三、管控措施
1. 对涉诈重点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和分类管理,建立个人档案,实施动态监控。
2. 对涉诈重点人员实施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等管控措施。
3. 加强对涉诈重点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引导其自觉守法,改过自新。
四、工作程序
1. 公安机关根据线索和证据,确定涉诈重点人员名单。
2. 对涉诈重点人员进行调查核实,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3. 根据涉诈重点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管控措施并予以实施。
五、法律责任
对于拒不配合管控工作、逃避管控措施或继续从事诈骗活动的涉诈重点人员,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暂行办法是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措施,通过明确管控原则、对象、措施、程序和法律责任,实现对涉诈重点人员的有效管控,打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十三条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与用户签订协议,明确电信业务经营者、用户在反电诈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监测识别的涉诈异常账号应当重新进行实名核验,根据风险情况采取限制功能、暂停服务等处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