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裂缝怎么处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30

混凝土路面裂缝根据不同的裂缝情况有如下修补方法:

1、表面修补法,适用于对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的处理,也适用于大面积细裂缝防渗、防漏的处理。

2、内部修补法,内部修补法是用压浆泵将胶结料压入裂缝中,由于其凝结、硬化而起到补缝作用,以恢复结构的整体性。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水、防渗要求的裂缝修补。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和化学材料,可按裂缝的性质、宽度、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

3、结构加固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应在结构评定的基础上进行,加固的目的有结构强度加固、稳定性加固、刚度加固、抗裂性能加固四种。这四种加固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最常遇到的是结构强度加固(即结构补强)。

4、表面凿槽嵌补:沿混凝土裂缝凿一条深槽,槽内嵌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油膏等,表面作砂浆保护层。

注意事项:槽内混凝土面应修理平整并清洗干净,不平处用水泥砂浆填补,保持槽内干燥,否则应先导渗、烘干,待槽内干燥后再行嵌补;在侧面或顶面嵌填时,应使用封槽托板逐段嵌托并压紧,待凝固后再将托板去掉。

扩展资料:

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

1、材料方面:水泥标号低或水泥存放过期,影响地面强度及耐磨性能;沙子粒度过细,拌和物的泌水性增加,沙子含泥量超标影响水泥与沙子的粘结;骨料剂配不好,使拌和物产生离析等。

2、拌和物调度(坍落度)过大:拌和物水灰比过大,造成粗骨料沉淀和砂浆泌水;同时,砂浆、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多余水分蒸发,形成大量毛细孔,降低了地面的机械强度。水灰比过大,还会推迟地面压光的时间,成为地面起砂的潜在因素。

3、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水泥地面压光的目的在于使地面密实、光滑,一般压光三遍成活,但只有在适当时间进行这道工序,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过早或过迟都会引起地而起砂。

4、养护不适当:水泥地面压光后,应适当浇水养护。

5、早期受冻:由于地面表面积大,散热快,初冬或冬施期间养护不当,很可能使地面遭冻。地面受冻后砂浆表层抗拉强度不能承受体内冰晶张力,其结构遭到破坏,形成松散的颗粒。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裂缝处理

2023年二级建造师-备考资料大礼包

¥1

二建转一建备考福利会

¥0.1

2022年中级经济师-母题班第一课

¥0.1

2022年初级经济师-母题班第一课

¥0.1

2023年初级会计职称 基础精讲班

¥299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 备考资料包

¥9

2022年执业药师-母题提分班

¥199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报考指南资料领取备考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