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剪纸的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相传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是远古时代宜昌西陵氏部落中的一位勤劳、聪慧、俊俏的姑娘。她不仅协助轩辕黄帝完成了统一华夏大业,而且发明了植桑养蚕(被后世尊为“蚕神”)、织绸制衣,还发明了剪影绣花。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嫘祖野游,坐在一棵大树下歇凉,她忽然发现,树上花、叶的影子落在自己的鞋头上很美。于是令随从拿来绸巾和木炭条,将花和叶的影子轮廓勾画出来。回宫后,制成花样子,绣花于鞋头。得到轩辕黄帝和大臣们的赞美。绣花鞋经嫘祖一穿,宫娥彩女都学着剪影绣花。这便是中国剪纸工艺之始。此后,剪纸从宫内到民间,流行于荆楚大地,乃至全国。特别是汉代造纸术问世之后,剪纸日趋繁盛,沿传至今。
仙桃的过去,十年淹九水,加上战乱频繁,历史文化典籍,保留下来的几乎为零。除了清朝的几幅剪纸和民国年间的花样子之外,再难觅寻仙桃剪纸的历史踪迹。解放前,沔阳县主要是传统剪纸:一是用手剪花样子和喜字,随剪随用;二是雕刻出售的花样子。全县有走街串乡卖花样子的货郎二三百人,尤其是长埫口镇的新口、石剅湾、庄屋、曾台、周邦、集木、何坝、方陈、沙湾、陈桥、马滩;下查埠的林场、赵河;沙嘴的许家台;龙华山的杂巴湾、打字号和彭场镇的窑湾以及城区街道等。特别是新口、窑湾和石剅湾等村,约有半数村民雕刻剪纸和卖花样子,他们雕刻花样子一次可刻二三十层,甚至更多,多是自产自销。有的远销湖北、湖南、云南等地,赖以养家糊口。那些艺人较多的乡村,常被誉为“剪纸之乡”。清朝中叶,长埫口庄屋的杨保清师傅技艺高超,徒子徒孙遍及天(门)汉(川)沔(阳)三县,被艺人拥为天汉沔花样同业公会会长。全县的艺人把嫘祖敬奉为剪纸的鼻祖,尊称为“西陵圣母”。每年中秋节聚会参拜,并交流剪纸技艺、互换花样新作、订立行规、统一价格,还吃祭祀酒。
在艺人的传播下,沔阳农村剪纸绣花蔚然成风。不少乡村把妇女擅长剪纸绣花视为心灵手巧的标志;男家也以新媳妇的精巧刺绣和善长剪纸而骄傲。剪纸花样,一般用于鞋、帽、枕头、云肩、肚兜、箍带、领边、裤边、袖头、鞋垫、帐飘、帐帘、门帘、坛口和嫁娶中的衣箱封口、彩轿封门等。剪纸多为寓意吉祥和瑞庆图案,如喜鹊登梅、龙凤呈样、鸳鸯戏水、金鱼闹莲、鹿鹤同春、莲笙贵子、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等等。还有以数序表现的,如一帆风顺,二龙戏珠,三羊(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合同春、七夕相会、八仙上寿、九路来财、十全齐美等。
有的剪纸颇具时代特色,如反映封建社会的状元、榜眼、探花“打马游街”,“渔樵耕读”;辛亥革命时期的“推翻帝制”,“三民主义”等。新中国成立后,艺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双百”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县文化馆美术干部陈由明根据党的政策,鼓励艺人们推陈出新,大胆创作,出现了一批赞美新生活的花样,如垱枕花样有“土地改革”、“翻身作主”、“婚姻自由”、“尊婆爱媳”、“生产模范”、“共同富裕”、“厉行节约”、“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等,这些剪纸富有新的生命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仙桃剪纸的一次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