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荣的闽人首任册封使青史留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古俗尚待考证,但作为闽人第一任册封使,潘荣早已青史留名,他所著《中山八景记》是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部册封使录,弥足珍贵。早在隋朝,中原与琉球的商贸发展、人民往来已十分活跃,朝廷曾派出大臣朱宽劝说琉球王进贡臣服。明洪武五年(1372年)12月,明太祖即派遣杨载出使琉球,通知即位建元,同时承认琉球中山王察度的国王地位,此乃册封琉球之始。后来,琉球国王嗣立,皆请命册封,形成制度。闽南与琉球一衣带水,在明前就有了密切的交往。据考古资料,在石垣岛出土的闽南白瓷碗,其年代属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到洪武年间,明政府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对琉朝贡贸易,在晋江口岸设立来远驿,专门接待琉球贡使,当年的月港、泉州港是中琉交往的重要港口。就琉球所购物品来说,有众多产自闽南,如漳州的天鹅绒、永春的夏布、德化的瓷器、惠安的苎麻。关于潘荣出使琉球的意义,福建师大历史系王晓云、谢必震在《闽南与琉球关系略考》文中论述道:因为“福建地邻琉球,当避嫌”,所以历来明朝选册使时都把闽人排斥在外。潘荣成为闽人第一任册封使,说明明廷已意识到福建与琉球的密切联系是中琉友好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指出:潘荣作为琉球册封使的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闽籍册封使和闽籍航海人员结合有利无害的实例,从而为闽籍官员担任册封使开辟了道路。”后来清朝八次册封琉球,其中有四次由闽籍官员四人分别担任正副册使,他们之所以能成行,这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潘荣的开路之功。
“七海扬帆”研究人员告诉记者:从琉球博物馆馆藏古画中,可以看到“奉旨归国贡船”上的旗帜,与马洲、官田的龙船旗,长宽比例基本一致,同为深色底,外部都有窄窄的框,上面也有白月、白日。古画上的贡船旗是大明皇帝所赐,潘荣出使琉球立功后还朝,皇帝把相同款式的旗赐给他以示表彰,应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