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沉迷文具盲盒 盲盒文化渗透到各个领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0
最近有新闻报道称,在学校里有很多文具盲盒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很火的盲盒文化。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盲盒,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就这点来看,这和买彩票颇为相像,都有赌运气的成分。

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约来自日本的福袋,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甚至国内也早有各种形式的扭蛋、盲盒等产品,但盲盒还是在2019年才真正火爆成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2021年1月26日,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发布消费提示指出,有经营者用盲盒清库存,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提醒广大消费者勿盲目购买。

盲盒并不是什么新鲜产物,有人考古到了明治末期的日本,当时的日本百货公司会销售福袋,福袋里通常会装着款式不一但价值一定高于福袋定价的商品,最初的福袋是作为处理尾货的方式,但随着福袋销售活动在特定的节日固定下来,有相当数量的消费者会专门前往购买福袋。

在资本市场,近两年,不少A股上市公司对盲盒市场进行布局。在盲盒经济这样盛宴中,上到品牌商、设计师(IP生产者)、无人零售机的相关产业进行供应,中游代理工厂负责生产,下到销售(包括厂商自营、代理商及品牌自营)、二手交易及配件、快消市场等,都享受了市场的红利。

某小学旁边的一家文具店,媒体发现,多款“文具盲盒”被摆在货架的显眼位置。这种“盲盒”多为单价几块钱的水笔,每支笔单独包装,既有男生喜欢的动漫风,也有女生感兴趣的文艺风。部分“盲盒”上还印着“打开有惊喜”“内含隐藏款”的字眼。

此外,还有一些装有水笔、便签、笔记本的文具袋,也包装成“盲盒”的形态出售。在广州海珠区前进路小学附近,有学生说,购买“文具盲盒”,早已乐此不疲。店主也说,不少学生会过来重复购买同一个主题的“文具盲盒”。

有学生为了买“盲盒文具”,不惜向身边的同学借钱。对此,有心理专家认为,商家以盲盒的形式促销文具,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孩子在收集过程所获得的成就感。这让他们很容易沉迷其中,过度消费,需要加以引导。专注未成人保护的律师认为,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去限制盲盒这种营销手段,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监管部门应有所行动。

综合以上来看,盲盒作为一种文化,应该得到监管,尤其是在这种文化开始向校园渗透以后,希望有关的机构能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