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登封,曾经的中原大地,才是古人心中真正的宇宙中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中华大地划分九州,这是天地之中。中州在哪?在这!中原在哪?在这,河南!",这是《万里走单骑》登封篇中的开篇词,明确揭示了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

河南作为中原地区的最主要板块,见证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政权更迭,也是华夏文明的集大成者。

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就有四个份额,占据半壁江山,分别是郑州、洛阳、安阳与开封。可谓是“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河南不仅多古都,世界遗产也不少。目前河南有五大世界遗产,分别是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以及丝绸之路河南段、大运河河南段。

河南方言一向很好辨识,作为人口大省,说河南话的人也很多,所以无论是在荧幕上,还是生活中,都能听到河南方言。而在河南方言中,“中”这个字用得非常频繁,“中不中”、“很中”等等,对于外地人来说,“中”几乎是河南方言的代表字。

听岳云鹏的相声时,就经常会听到他说方言,而“中”字就用得很多。河南人讲方言不带个“中”字,似乎就不正宗了,生怕别人听不出这是河南话。类似于东北人讲“嘎哈”,四川人讲“巴适”。当然这都是调侃,但也反映了方言的特色。在河南方言中,“中”的本意是行、好、赞等,一个“中”字既表述方便,也体现出了河南人的低调谦和与中庸之道。

那为何河南人爱讲“中”呢?

这其实源于中原地区的正统性,也可以称之为“中心论”,不仅体现在地理上,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也同样深受影响。

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一直是古代中国的中心,所以河南有“中州”这一古称,意为“国之中,华夏之中”。河南位于“母亲河”黄河中下游流域,是早期中国最繁荣的区域,曾有二十多个王朝在河南定都。早期的人类在此繁衍,夏商周诸侯国属地也分封在此,随着疆土的不断扩大,各姓氏族开始外迁,但是中原永远是百家姓的核心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和中心,这便是文化认同。

所以,有人戏说,正是因为河南人习惯说中,才有了“中国”一词。

有人说,只有了解河南,才能读懂中国。其实这句话并非无道理,毕竟华夏文明的根就在中原,就在河南!

而最好的了解河南,除了留存至今的文化典籍,便是那些饱经风霜的文物遗址。其中,河南的五大世界文化遗产当为典范。

而想走近河南,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磅礴,真正了解河南的“中心论”,那么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便是最好的选择。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听这名字就足显不凡,有着“傲视天下,唯我独尊”的霸气。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不同于其它世界遗产,它是由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所构成。

可能有人会轻视道,“这是打包申遗的吧?”但如果你深入了解其中的每一座建筑,就会发现任何一座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替代的,都是历史文化瑰宝,甚至部分建筑可以单独申遗,放在其它省份都可以称得上是“镇省之宝”!

“天地之中”一词既展现出了河南的“中心论”,也是古代中国宇宙观的真实体现。

那么,“天地之中”的概念究竟是什么?与历史建筑群有何关联?

天地之中是传统的宇宙观,而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正是以天地之中的观念所建起的。

以天地之中为关联,按照祭祀、科技、思想和文化等四个类型建造,才有了如今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在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的11座优秀历史建筑中,太室阙、少室阙和启母阙同属祭祀类建筑,并称为“中岳汉三阙”。

“阙”通“缺”,在建筑物中指没有横梁,分庙阙、墓阙、宫阙等种类,最早在西周出现,秦汉时期尤为盛行。

这三处阙中,太室阙尤为出名。太室阙,建于118年,原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在1961年3月4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序号为1号,足可见其价值非凡。

太室阙能够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在建筑历史类中名列第一位,主要是有三个原因。

第一,建造时间早。太室阙建于汉代,就连同为“中岳汉三阙”的少室阙和启母阙都比它要晚几年建成。

第二,考古价值高。太室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庙阙,是古代祭祀太室山神的重要实物见证,是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

第三,文学价值高。太室阙上的阳刻篆字和隶篆参半的铭文,是研究中国书法演变的重要实物。

这三座历史建筑属于祭祀类建筑,反映了古人的圣山崇拜,体现了天地之中的传统宇宙观。

天地之中的思想启蒙了科学,推动了科技发展。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便是最好的证明。

周公测景台,是中国最古老的道教建筑遗址,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周朝时,周公旦在这里建造测景台,用来测四时,验二十四节气。

那么为何建在这里呢?

作为当时鼎鼎有名的天文学家周公旦,他认为北极星是众星之王,号称“天帝之星”,位于天空的中央,所以测景台也必须建在地的中央。最后经测定,他认为如今的登封市告成镇为“天下之中”。

这便是“天地之中”的思想在影响着科技类建筑的发展,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古代统治阶级心中,中原才是正统,所以才一心想要问鼎中原。而完成统一大业后,统治者便希望传播自己的执政思想,所以中原地区就是最好的传播地区。

于是,在这里兴建起了许多寺庙。例如,当今中国最出名的寺庙--少林寺。

“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反映的正是少林寺的地理特征,这也与少林寺的名字由来有关。少林寺因坐落在嵩山腹地少室山的丛林中而得名。

在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少林寺建筑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三项,也是8处11项中大众最熟悉的建筑。

这自然得益于1983年李连杰主演的影视剧作品《少林寺》,“天下武功出少林”,所以大家一提少林寺,便想到了武术。

传说,禅宗达摩在闭关时创造了少林武术,成了武术始祖。而少林寺真正的地位并不是体现在武术上,作为佛教中的一员,它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统治者在中原兴建寺庙,传播自己的思想,巩固统治,也是在印证着只有得到中原人的支持,才能获得天下人的认同。

除了传播思想,统治者还得教化大众。中国三大教儒道佛,河南登封道教有中岳庙,佛教有少林寺,而儒教正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的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华夏文明的核心部分,为宋代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因天地之中的理念而坐落于此。

嵩阳书院大门挂着“嵩阳书院”的门额横匾,前面有一幅对联是清乾隆皇帝所写,描述了嵩阳书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四周形胜。

河南位于中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自古深受天地之中传统宇宙观影响,不仅是因为处在中国中央,也是夏商周等多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甚至可追溯到上古黄帝时期。

通过了解这些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原文化、了解华夏文明!

在探索世界遗产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遗产面临损坏或者已经损坏,有的是在古代便被盗窃破坏,有的是在近现代因为游客而遭到破坏,有的则是因为遗产本身年久失修,所以这也是在告诫我们不仅要从遗产中获取知识,也要守护我们共同的遗产。

遗产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只有守护好遗产,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

馥郁酒鬼,守护世遗。我们追随《万里走单骑》的脚步,领悟并守护我们华夏民族自己的遗产,让后代也能亲眼看看这些遗产,而不是只能在屏幕前一睹风采。

登封天地之中,就在我们心中!中不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