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接孩子放学的几种方式,容易让老师厌恶,孩子可能也跟着遭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5

每逢孩子放学前,校门口总是堆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这些家长为了孩子上学读书,起早贪黑地忙碌等待着。往往都感叹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时,有多么不容易和辛苦,但很少反思: 接孩子放学时的行为,有没有哪些不妥当的地方?

楼下的小胡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前段时间和她聊天,小胡吐槽: “有些家长平时对老师恭恭敬敬,但到了接孩子的时候,很多行为真的是令人厌恶。”语气里充满了无奈和嫌弃。

(1)校门口秩序的“破坏者”,喊着抢着接孩子的家长

有一些特别没素质的家长,嗓门贼大,一看见孩子们排队出来,他们就蜂拥而至抢着接孩子,仿佛自己不抢孩子就会被别人抢走,嘴里还不停大声呼喊着“儿子,妈妈在这呢!快过来。”“宝贝,看到奶奶没?”

家长一天未见孩子的思念之情、怕孩子乱跑走丢的担忧之情,这都可以理解,但就差这么一会儿吗?孩子放学是有秩序讲文明的, 家长的呼喊和争抢行为,无疑会让校门口的秩序“乱套”,可能发生碰撞等意外情况,给老师的工作添麻烦。

如此没素质的学生家长,让老师打心底里厌恶, 老师对孩子的印象和态度自然也好不到哪去,让孩子跟着遭殃。


(2)放学前“夺命连环call”,询问和催促老师的家长

孩子的放学时间,每天都是固定不变的,但有些家长如果提前到了校门口,就一个劲儿地给老师打电话、发微信,询问“老师,孩子放学没?”,或者催促“老师,家长们等着挺冷的,早点放学吧。”

如果家里有特殊情况,家长就应该提前和老师打好招呼,把孩子从学校接走,这也是情理之中。但明明距离放学时间没几分钟了, 家长的询问和催促,只会引得老师的厌烦,给老师的工作增加负担,老师对孩子也会十分不耐烦。

(3)对孩子“不上心”,总迟到甚至忘接的家长

孩子上学这件事虽然重要,但不可能所有家长都能整天“随时待命”,每天都按时按点接孩子。家长偶尔迟到,老师也能理解,毕竟谁家都有个紧急情况。

但是一周五天几乎天天迟到,一迟就是几个小时,甚至还忘接孩子,这样的家长让老师非常反感。 家长迟迟未到,老师就需要一直陪着孩子等,无法按时下班。

身为家长,总是怕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差别对待,可能会费尽心思地讨好老师,其实大可不必。不想让老师厌恶学生和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方式这件小事上做好,就可事半功倍。

如果家里有什么突发的急事,不能按时接孩子放学, 家长最好提前打好招呼, 老师能有充足的时间把孩子安排妥当,不至于在放学的紧急又短暂的时间,慌慌张张地一顿忙活。

另外,对于家长早接或晚接孩子的行为,一般情况下老师都能给予充分的理解,但与此同时, 家长也需要设身处地考虑一下老师的情况和感受。

一个幼儿园老师,可能要管几十个孩子,经常是处于“顾头不顾尾”的状态,一个家长打电话催促,两个家长打电话迟到,其他人都如此效仿,老师安排孩子放学的工作还如何开展呢?老师也有自己正常的生活,家长的这些行为 ,给老师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不小的麻烦。

家长们最好不要“搞特殊”,严格遵守学校和老师的规定接孩子放学,尽量克服困难,如果自己实在抽不开时间,让家里人帮着接一下也未尝不可。

说到底,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家长多理解、配合老师的工作,老师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不满,对孩子的当然会多上心。

讨论话题:各位,关于“接孩子放学的方式”你们有什么看法吗?你们觉得会引起老师的厌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