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出门千里不拿针”是什么意思?放到现在还有用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1-25

在中国俗语是非常多的,很多讲得都挺有道理。今天就来说说“出门千里不拿针”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就是说出门去远地方不要拿针。那么为什么不能够拿针呢?拿了又会怎么样呢?

针在古代是缝补衣服的工具,很小,每家必备,是寻常之物;这里不一定指的是针,而是指无关紧要的物品。因为针本身是一种很微小的东西,远途跋涉,很容易丢失;又很平常,随处可见,也不值钱。需要用的时候随时可以买到,或借来使用,所以也没有必要带针。

第二个原因是,千里无轻载。在古代,出远门的人是需要携带很多东西的,如衣服,食物,雨伞这类这些物品品,长途跋涉,是非常辛苦的,而携带东西的多少,决定了他们辛苦的程度;人在疲惫的时候,即便是很小的东西都会成为极大的负担。

所以古人告诫出远门的人除了必用品外,不要携带可有可无的东西,即便很小,也不要携带。“出门千里不拿针”这个俗语在古时候,很有道理。因为那时候交通不发达,都是靠步行东西带多了会很累。

而放在现在就没有意义了。出门一般靠的是飞机,火车等多种交通工具,即便携带很多东西,也不会怎么辛苦。更不要说针之类的细小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