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7-10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扬州一梦,十里春风,多少人想在此温柔乡薮一掷千金。
可问题来了:古代人将钱放在腰间,怎么放?
查遍了知乎百度,不是不靠谱,就是没说清。
史书没写,钱该怎样往腰间揣,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明代《西游记》,给了个腰间缠钱的办法,可以一试。第89回,“二十两银子,著一条搭包儿打在腰间裙带上。”
呵呵,不过是将银子装条形包中,系到腰间。上厕所都不用解,外面衣裳一盖,安全啊!
不过,这种带银子的方式,在明代《金瓶梅》中的西门庆老板看来:土狍子一个,最多也就算是个现金会计。
“腰缠十万贯”,显然是穷人想出来的豪奢梦,带钱方式就露了马脚。
那么,明代人要付款什么的, 从哪儿拿钱?难道是钱包吗???
告诉你:与今天一样,还真是“钱包”。
只不过,这个钱包在大明朝,不叫钱包,俗气!叫茄袋,顺袋、银包儿。
茄袋是钱袋的形状,像是茄子下大上小。顺袋,也是方便的别称。
《金》书第3回,西门庆道:“小人也见不到这里,有银子在此。”便向茄袋里取出来,约有一两一块,递与王婆,交备办酒食。
这茄袋如同荷包,有带子系在腰间,是有身份人才配戴的,在长袍子的里面,外面是看不见的。
《金》书第19回,西门庆“在马上搂起衣底,顺袋中还有四五两碎银子”。
看看这个细节,“搂起衣底”。这显然是在外衣的里面。
西门老板钱包里就不带零钱。万历时一钱银子,是一个人一天工资。以银子为货币,只有大明朝如此。
23回,与西门庆乱搞的来旺媳妇宋惠莲,向西门庆要钱买首饰。西门庆道:“我茄袋内还有一二两,你拿去。”说著,西门庆要解她裤子⋯⋯
呵呵,有钱任性啊。
西门庆的钱包叫作茄袋、顺袋,有时也叫“银包儿”。第15回,“西门庆吩咐收了瓜子儿,打开银包儿,捏一两一块银子掠在地下。于春儿接了”。
看西门老板牛逼劲儿,赏钱给下人都扔地上。
但别以为钱包只有男人有,女人也一样。西门家女眷也配戴这样的钱包。
《金》书第23回:“妇人(宋惠莲)便向腰间葫芦儿顺袋里,取出三四分银子来,递与玳安”,道:“累你替我拿大碗,汤两个合汁来我吃。”
注意,小宋的钱包,不是茄袋,是葫芦形状的女包,系在腰间。后面78回,写吴月娘的钱包是“紫遍地金八条穗子的荷包”。
这个小宋,虽说是仆人,可搭上西门老板后,穿著打扮,基本按老板通房大丫环标准看齐。
她拿腔作调花钱大方的浪劲,最让潘金莲忌恨。
《金》书23回,(宋惠莲)叫傅大郎:“我拜你拜,替我门首看着买粉的。”那傅伙计老成,便精心儿替她门首看着,等买胭粉的过来,妇人买了两对髩花大翠、两方紫绫闪色销金汗巾儿,共七钱五分银子。“妇人向腰里摸出半侧银子儿来,央及贲四替他凿,称七钱五分与他⋯⋯别的还塞在腰里。”
许多时候,古人将钱写塞在腰里,只是种简略的说法,给咱后人留下多少困惑,以为古人是袋鼠呢。
小结:
有人可能会问:古人的衣袖是怎么回事?常见古装影视剧从衣䄂中掏银子啊!
的确,古代人衣䄂中是有衣袋的。但决不是所有的衣服都有。只是那种宽袖衣才有。
窄小的袖子,想在袖子里摸钱,连手都伸不进去。
《金》书第四回,“西门庆便向袖中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来,递与王婆。”
第15回,“西门庆向袖中掏出三两银子来”,递与桂卿:“大节间,我请众朋友。”桂卿不肯接,递与老妈。
在《金瓶梅》书中,十两银子是从衣袖里拿的最大面值。
古代衣服袖子,宽宽大大,里面还有内衣,在内衣袖子的内侧缝制一个口袋,袋口朝斜上方,只固定袋口,袋底不固定。
盛物后,无论胳膊怎样动,口袋自然下垂,东西不掉出来。
但是,这可决不是古人的钱包啊!缝在衣袖上的囗袋,若放不少银子,非把口袋轮掉了不可。
这个是比顺袋、茄袋更贴身的口袋,所以,放的是更贴心的轻东西,放钱那也只是顺便。
我们看看西门老板的袖袋装了些什么。《金》书第11回,西门庆“便向袖中取出汗巾连挑牙与香茶盒儿,递与桂姐。”
只是手绢、字条、口香糖以及牙签之类的小物件
第57回,西门庆“袖中取出一包香茶桂花饼儿递与他。那爱月儿不信,还伸手往他袖子里掏,又掏出个紫绉纱汗巾儿,上拴著一副拣金挑牙儿,拿在手中观看,甚是可爱。”
这䄂袋与顺袋的区别是极其微妙的。袖袋的感觉是更贴身,更具安全感。
《金》书中,西门老板妓院包的女人桂姐,与家里小妾潘金莲争风吃醋。桂姐要西门庆剪小潘一缕头发,证明西门庆更爱她。
这段描写极细腻。第12回,“西门庆拿剪刀,按妇人顶上,齐臻臻剪下一大缕来,用纸包放在顺袋内。”小潘痛哭不已。
等西门庆到了妓院,桂姐便问:“你剪的她头发在那里?”西门庆“便向茄袋内取出,递与桂姐。打开看,果然黑油也一般好头发,就收在袖中。”
西门庆轻视小潘,剪她的发放入笳袋,桂姐要用这发做蛊压镇金莲,头发很重要,所以,她是放在䄂中。
这样的微妙,79回时再现。
79回,西门老板的情人,王六儿送来了礼物。“西门庆打开纸包儿,却是老婆(王六儿)剪下的一缕黑臻臻、光油油的青丝,用五色绒缠就了一个同心结托儿,用两根锦带儿拴著,做的十分细巧。又一件是两个口的鸳鸯紫遍地金顺袋儿,里边盛著瓜穰儿。西门庆观玩良久,满心欢喜,遂把顺袋放在书厨内,锦托褪于䄂中。”
不愧是老司机,将最珍贵的青丝编的同心结,放入袖中。这东西落到别的女人手中,那还了得。
小结:
前面说了,袖子与钱包都是贴身之物,大小有限,放不了多少钱!
更何况,大明帝国中期以后,银子成为生活中的主要货币,形成了以白银为主、铜钱为铺的货币流通制度。
虽说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八年发行“大明通行宝钞”,由于措施不当,纸钞不断贬值,到明中期,已名存实亡。
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税收力役都要折算为白银缴纳。白银更是大行其道。
影视剧中,让古代土豪腰缠上百两银子,分明要累死这个二货!这想像力,真难为编剧导演了!
其实, 顺袋装不下十几两甚至几十两银子,在明代还有更大的包,叫书袋、直袋。
这种包虽然能装大钱,也不是由老板背着的,没几个仆人跟着背包,还出来混啥?丢人!
《金》书31回,西门庆家新来了仆人。“改唤了名字叫作书童儿。与他做了一身衣服,新鞋新帽,不教他跟马,教他专管书房,收礼帖,拿花园门钥匙。祝实念又举保了一个十四岁小厮来答应,亦改名棋童,每日派定和琴童儿两个背书袋、夹拜帖匣跟马。”
这书袋可不光装书扎啊,那是老板的钱包。《金》书11回,“西门庆呼玳安书袋内取两封赏赐,每人二钱。”
这看是小包的银子,可架不住多。
也是11回,西门庆要梳笼(包用)桂姐,那院中老鸨精明,早已看破了八九分。她姐桂卿在旁吹风:“我家桂姐从小儿养得娇,生得靦腆,不肯对人胡乱便唱。”
“于是西门庆便叫玳安书袋内取出五两一锭银子来,放在桌上”,说道:“这些不当什么,权与桂姐为脂粉之需,改日另送几套织金衣服。”
这钱不少了,明季妓女包月费用一般月20~30两,县长年薪才40两银子。
第68回,“西门庆就起身。一面令玳安向书袋内取出大小十一包赏赐来:四个妓女每人三钱,厨役赏了五钱,吴惠、郑春、郑奉每人三钱,撺掇打茶的每人二钱,丫头桃花儿也与了他三钱。”
小结:
那么,装银子,拿银子,在大明朝最高级的逼格是用啥?用拜匣。
捧着拿来,恭敬之极、顶礼之极。
《金》书第1回,“只见一个才留头(15岁)的小厮儿,手里拿着个描金退光拜匣,走将进来,向西门庆磕了一个头儿,立起来站在旁边说道:“俺是花家,俺爹多拜上西门爹。⋯⋯特使小的先送这些分资来。”
西门庆拿起封袋一看,签上写着“分资一两”。
排场就是气场。有钱就是不一样,一两银子让下人这么捧着拜匣拿过来,要的就是这个谱。
当然,西门庆也一样。西门庆要娶寡妇孟玉楼,孟玉楼前夫的姑姑,向西门庆要“棺材本”。
《金》书第7回,西门庆笑道:“你老人家放心,所说的话,我小人都知道了。只要你老人家主张得定,休说一个棺材本,就是十个,小人也来得起。”说著,便叫小厮拿过拜匣来,取出六锭三十两雪花官银,放在面前。”
钱是砸人的东西,可这东西要是加了外包装。,砸人效果翻番!
拜匣里拿出的银子,感觉都增重了。第57回,“西门庆听了薛姑子的话头,不觉又动了一片善心,就叫玳安拿拜匣,取出一封银子,准准三十两,便交付薛姑子与王姑子”,说“即便同去经坊里,与我印下五千卷经。”
拜匣,在明代,本来是装拜帖的名片盒。
可大明的腐败,拜匣成为上层社会送礼的钱盒子。第55回,西门庆“叫玳安封下许多赏封,做一拜匣盛了,跟随著四个小厮,复乘轿望太师府来。”
这个拜匣封的银子不是给太师送礼的,是赏太师府仆人的。
看下去就会知道,远赴东京送的大礼是牛皮匣。是明朝官员用于盛放文件银子等物的一种拱顶鼓腹的朱漆便携式官用皮匣。
西门老板最讲究器物与场合搭配。谒太师府,这样的官皮匣最合适。
56回,“西门庆叫书童去对取皮匣内一包碎银来,书童取了一包银子递与西门庆”。西门庆说:“这一包碎银子,是那日东京太师府赏封剩下的十二两”。
这种皮匣是用生牛皮蒙在木模上用皮条线缝制,牛皮干硬后取出模型多次髹漆而成,轻便防雨宜携带。
明代长途运军晌,就是这种皮具。两个搭在牲口背上,绝对不会出现硌伤。
当然,能放银子的东西多了,只要你能想到。比如,食盒,李瓶儿的三千两银子就是用食盒抬到西门家的。
钱包是一个时代的时尚,每种时尚都有自己的传承和变化。
但归根结底,钱这东西放哪儿,放钱包里还是缝内裤上,你自己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