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事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3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素有“中国林都”、“红松故乡”、“恐龙故乡”、“森林氧吧”之美誉,纵贯小兴安岭山系,面对三江平原,背靠黑龙江,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49.5公里,行政区面积3.3万平方公里,地貌特征是“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是国家重要林业生产基地。

自然资源丰富,犹以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而闻名于世,林业经营总面积400万公顷,全市森林覆被率为83.8%(乃当代城区之最),现有活立木总蓄积2.1亿立方米(因此也是21世纪人类重要的低碳型城市)。

境内水系发达,共有没受到任何污染的河流702条;野生动物320多种,野生植物800余种。

特别是旅游资源不但丰富而且独具特色,世界三大旅游资源,伊春就拥有森林和冰雪两项。

伊春历史悠久,唐代以前是北疆少数民族劳动生息之地,唐、辽、元、金、明、清各代都在此实施管辖。

抗战时期是抗联三军、六军后方营地。

因林而生、因林而兴的伊春市1948年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1958年建市,现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总人口132万。

开发建设50多年来,共为国家提供木材2.4亿立方米,累计上缴利税、育林基金59.2亿元,贡献统配材差价300多亿元。

如果将2.4亿立方米木材装上火车,节节排列,可以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排到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如果按13亿人口平均,那么每个中国人可获得木材0.18立方米。

无论是70年代、80年代乃至90年代,在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伊春市的木材仍然源源不断地运往祖国各地;无论是支援全国解放、抗美援朝,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兴建北京的十大建筑、修缮天安门和故宫、支援唐山灾区重建、建设毛主席纪念堂等,伊春人民都无私地付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作为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伊春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在构建和谐城市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相继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中国十大改革创新案例、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被联合国有关组织授予“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绿色伊春” 荣誉称号,2007年伊春又在联合国第七届全球论坛上与巴黎和柏林一同被评为 “世界十佳和谐城市”。

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有自己重要的物质和文化依托,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地缘文化的城市所走的和谐发展道路也是不尽相同的。

伊春特有的优势,在于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森林文化,伊春在构建和谐城市方面总的目标,就是发挥这一优势,着力打造世界级的“森林城市”,让人们都生活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怀抱里,为此我们在构建和谐城市过程中,以“绿色和生态”作为城市发展的底蕴,选择科学理性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伊春市现在每立方厘米空气已达到2-7.5万个负氧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