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6-20
我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办法》虽然出台,但记者在走访中却发现真正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

  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办法》规定,学校不得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招收学生,不得以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招生入学的依据,不得附加条件接受或者拒绝接受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向初中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将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惟一标准。

  我省还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名义占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或者集体补课,不得要求或者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辅导、学科竞赛活动。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本省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教学时间,并按照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关于中小学学期、寒暑假和作息时间的规定,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挤进优质学校,中小学生不得不参加五花八门的学科竞赛;学校不顾禁令,想方设法组织学生集体补课……针对各种违背教育规律、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形,《办法》从多方面规定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具体措施。

  《办法》出台后果然受到很多家长的欢迎,但在减负问题上他们在欢迎的同时仍然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如果书包轻了、学习时间缩减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保证吗?我市一位姓吴的学生家长说:“我也想让孩子轻松一些,但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现在不吃苦,孩子将来怎么上好大学,找好工作?”在这种思想下,即便学校“减负”了,为孩子找家教、到书店抢购各种辅助教材的家长仍大有人在。“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哪些学校是重点,即便不给学校排名次,也无法阻止家长把孩子往所谓的重点学校‘塞’。”市民李女士说,即便有关部门取消了小学毕业统测,学校不再组织任何形式的初中招生考试,但孩子小学毕业,要想就读比较好的中学,仍然很困难。在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支持教育部门大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对于能否真正为学生减负,多数市民都持观望态度。

  我市一所中学的负责人表示,对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政策,各学校的管理层大多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他们不得不严格贯彻执行《办法》规定;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较高的升学率,又不敢有所放松。这位负责人向记者坦言,虽然减负已经“减”了好几年,但各个学校实际上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减负”停留在汇报上。

  教育部门规定节假日不得给学生补课,但部分学校采取让家长签字的方法,以家长要求补课为名,给学生补课。学生课业负担表面是减了,实际上应付各种考试、考核的精神压力和负担并没有真正改善。

  还有的老师直言,现在升学率是学校的生命线,一旦中考、高考升学率不高,学校评价将受很大影响,这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经济效益。“为保证升学率,学校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阳奉阴违’。”一位老师说。

  市教育局技术教育科科长刘振兴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减负不是单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能够完全解决的,现在的问题是,即便学校把各项减负措施落实到位,没有家长的支持,减负也只能“看上去很美”,即使学校少布置家庭作业,不为学生订辅导资料,家长也会为孩子买资料、请家教,加大学习强度,所以《办法》真正实施起来还是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