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小故事有什么

如题所述

阿基米德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古希腊是数学的故乡.古希腊人为数学的进步耗费了大量心血甚至生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个文明古国哺育了许多数学家,象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阿波罗尼斯、阿基米德、托勒密、海伦、丢番图等.希帕蒂娅(Hypatia)——这位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数学家也诞生在这里。
希帕蒂娅(又译海帕西娅)(Hypatia)(约370--415)。出生在埃及。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人称世界上第一位女数学家。这位聪慧的女性以她的才华和贡献跻身于古代世界最优秀的学者之列。而她的惨死实为一千古悲剧。野蛮、残忍的宗教狂徒们竟对她下了毒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上初三时,来了一位数学老师。他讲:“当今世界,世界列强都想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的危险迫在眉睫。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17岁,苏步青赴日留学。日本一个大学他去当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面对困境,他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心甘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追问

少一点

追答

.数学家高斯在高中时,每天晚上老师都会给他一两个比较难的题目让他去练,但他基本上都能很快解决,但是一天,老师给了一个题,他用了一个晚上才做出来,后来到学校一问老师,才知道,那个题目是老师不小心夹进去的,那是个世界上的数学难题,已经困扰了数学家100多年了

.数学家高斯在高中时,每天晚上老师都会给他一两个比较难的题目让他去练,但他基本上都能很快解决,但是一天,老师给了一个题,他用了一个晚上才做出来,后来到学校一问老师,才知道,那个题目是老师不小心夹进去的,那是个世界上的数学难题,已经困扰了数学家100多年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25
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的公式解到十六世纪才由意大利数学家给出,先用的三次公式叫卡丹公式,其实不是卡丹发现的,最早由塔尔塔里亚发现。
当时意大利盛行数学竞赛会,数学家们都竭力保持自己的发现秘密,以求在竞赛中击败别人而一鸣惊人。塔尔塔里亚估计对手弗罗雷都斯会提出关于三次方程求解的问题,他致力研究,在比赛前8天解决了800年为解决的三次方程求解公式问题。比赛在1525年威尼斯举行,塔尔塔里亚以2小时解决对手提出的30个问题而胜利。
不久,数学教授兼物理学教授的卡丹请求塔尔塔里亚传授秘诀,并保证严守秘诀。20年后卡丹在自己的《大法》一书中公开了三次方程的求解公式,所以该公式被误称为卡丹公式。
后来,卡丹的仆人费拉里发现了四次方程的求解公式。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22岁的挪威数学家阿贝尔(1802-1829年,只活了27岁,王勃也只活了27岁,天妒英才)于1824年证明了5次以及5次以上的方程不存在公式解。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数学家伽罗华(1811-1832年,只活了21岁)提出但是不能容忍的群论,彻底解决了方程公式解的问题。追问

少一点

追答

1.数学家高斯在高中时,每天晚上老师都会给他一两个比较难的题目让他去练,但他基本上都能很快解决,但是一天,老师给了一个题,他用了一个晚上才做出来,后来到学校一问老师,才知道,那个题目是老师不小心夹进去的,那是个世界上的数学难题,已经困扰了数学家100多年了。
2.还是高斯,小学时,老师为了惩罚学生,让他们计算1一直加到100,在别人都拼命加的时候,高斯采用数字首尾想家都等于101的方法很快算了出来。
3.冯卡门,小时候他在地上画画玩,他父亲为了刁难他,问他12X12等于几,冯卡门不假思索的就给出了答案,父亲又问33X56等于几,他依然不假思索的给出了答案,最后父亲有些气急败坏的问道256X123等于几,冯卡门也只是略微的想了一下就给出了答案。
好像多余20字,你稍微缩一缩应该就可以了

第2个回答  2014-01-25
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面第七位。证明了圆周率位于3.1415926和3.1415127之间。比欧洲人得到同样的结果早了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