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造富运动具体指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6-13
城镇化作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压轴关键词,可以说囊括了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在内的全部命题。
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大潜力所在。在现阶段,城镇化就是解放生产力、城镇化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央明确:中国的城镇化,要围绕提高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按照“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定调,我们认为,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旧城区的科学改造,二是科学规划打造新的城区——总体说来就是“造城”。并且从促进就业、提振周边以及保持生态等方面来看,打造新城区的综合效益要明显优于改造旧城区。但并不是说两者只能取一个,事实上这两者应该是一为主、一为辅,即以新城区打造为主、以旧城区改造为辅。
关于如何通过“造城”推动城镇化,我们在《未来十年“掘金路”系列》的第一篇中曾专门阐述过“文化旅游综合体”这种“后工业化时代城镇化”的实现路径。
总体上说,我国此前的城镇化道路,确切地说其实是“城市效率优先”原则下的城市化。主要思路是重点发展东部大城市,因为在当时的经济基础和宏观条件下,这些城市能够创造最大的价值,效益和回报也最为明显。所以那个时期的中国的“城镇化”主要发生在京沪穗深等一线大城市,这些城市后来都成为了拥有千万级别以上人口的“巨无霸”,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以及备受诟病的地价、房价畸形暴涨。
与此相比,“文化旅游综合体”的思路则有些“反其道而行”。它不再沿袭“城市效率优先”的传统原则去打造新的“巨无霸”,而是秉持一种“愉悦生活”的观念,着力营造一个生态、人文、经济、生活等各个要素均衡配置,大多数人买得起房子、并能在此享受舒适生活的“轻城市”。具体特点有三:
第一,不再是“中心城市中心开花”,而是选择在交通便利、风景宜人、距离核心城市不太远的区域作为“造城”的基地,政府指导、商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重视原有生态保护,以优异的生态环境带动核心产业、以核心产业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最终形成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赢,立足于稀缺自然资源的生态新城。
第二,不再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而是以高效益、无污染、发展可持续的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辐射核心,带动周边金融、零售、餐饮、娱乐等行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一个自然风光秀美、人文环境友善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形成区域经济模式全面协调发展,注重于生活品质提升的人文新城。
第三,不再是“中心城市工业延伸”,而是在毗邻工商业发达的中心城市、交通便利、有较好人文生态基础的周边地区,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战略相呼应,通过打造涵盖了文化娱乐、旅游度假、购物休闲等业态在内的文旅新城。
如位于辽宁大连的“万达大连金石国际度假区”,就是上述三种模式的完美结合体,一方面不但通过自身的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区域均衡城镇化,另一方面更为中心城市日益加大的人口、环境和资源压力进行分流减压,最终则可以依托该项目,带动生态与人文相结合,成就蕴含无限财富潜力,令人瞩目的全新城市。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实际上就是要通过更完善的城镇化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后顾之忧,只有他们面临的生活风险降低了,他们的消费欲望才能被释放,内需才可能被拉动。而众所周知,中国的一贯风格,是说到做到。
我们中国有13亿人,目前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而按照西方国家城镇化率70%~80%的标准来衡量,预计未来10年我国将有超过2亿农村人口要转化为城镇人口,而城镇化率每提高1%,居民消费需求就提高40%、带动投资提高50%。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2亿人转入城镇以后所产生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消费等基本需求,不是压力,而是巨大的财富机会。承载这个机会的基础,恰恰就是“万达大连金石国际度假区”这种以“造城”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文化旅游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