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城市生活真的没有出路么?——送给正在迷茫的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1.

曾经不止一个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在小城市生活和工作,未来真的没有出路么?如果有,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北漂,那么多人选择离家千万里的地方上班工作,他们舍弃了家庭的温暖,忍受着大公司里老板一次又一次的呼来唤去,究竟为的是什么?

我知道,很多即将同我一样步入社会的毕业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疑问,一方面想要陪在父母身边,一方面想去远离家乡的大城市发展,但是当踏入社会之路真正铺到你脚下时,你却胆怯地迈出一只脚,久久不肯落地。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但是哪个是熊掌,哪个是鱼,却傻傻分不清楚。

于是,在婚前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等一系列恐惧病症中,随即又产生了一种“毕业恐惧症”。

2.

高中时看过一个故事,两个在同一个县城出生的男孩儿毕业后选择了不同的路,一个选择去上海一家大公司工作,另一个选择考回到当地县城的银行做柜员。

毕业第一年,他们还联系密切,时常打电话,发短信。在电话里,去上海工作的男孩经常在电话里抱怨,说工作任务重,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周末也难得有时间休息,不过每次都在最后加上一句,在大城市工作就这样嘛,忍忍就好,等我当上了总经理就轻松了。

之后由于两个人的生活 、工作截然不同,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联系的越来越少。

再次见面是在毕业十周年的校友聚会上,在银行工作的男孩立刻认出了对方,两个人都很惊喜能再次见面。在问到去上海工作的男孩发展的如何时,他撇了撇嘴回答说:“唉,这几年仕途不顺,错过了好几次升职的机会,跳槽了几次,但每次老板都不怎么样,这不,这两天正打算再重新找份工作试试,明年升职肯定没问题。你呢,你还在那个落后的小县城?”

另一个男孩笑了笑说,是啊,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也没想过去别的地方发展,想着还是稳定一些比较好。

“你看这都毕业十年了,你怎么还和当初一样唯唯诺诺不敢尝试呢?现在还是在那个小银行当柜员?”

“啊,这几年学了一些知识,考了个注册会计师,现在在县城的分行做行长。”

后面的情节我不太记得了,但这段对话的内容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忆犹新。显然,在县城银行工作的男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尝试,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还一步一步的晋升为行长,而在上海工作的男孩因为不满工作环境和老板,换了很多工作,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成长,生活一如既往。

去大城市工作虽然会开阔眼界,增长阅历,但永远不要忽略掉最重要的一点,你未来会成为什么样更多的是取决于自身,而不是环境。

所以,我想回答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我认为在小城市生活依然会有出路,甚至有时自我成长花费的时间成本比在大城市工作还要低。

3.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的踏入大城市?

首先,不排除一些人随波逐流的心理,看着别人都匆匆涌进大城市,于是他们也拿起铁锹铁锤,去大城市挖掘好的工作机会。

其次,人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取决于他们性格本身,你是什么样的性格,也注定了你以后在哪里生活。我询问 过很多人他们对于未来的打算,那些打算去大城市发展的大多是性格外向、不安现状、有着远大理想的人,那些打算在小城市生活的往往是性格沉稳、对家庭有很大责任感的人。两种性格各有利弊,但并不能完全决定你未来的走向如何。

此外,还有一些人有另一些想法,他们打算先去大城市工作几年,感受一下那里的工作强度和氛围,在开阔了视野后再回到家乡过稳定的日子。这些想法我都无法评论谁好谁坏,因为每个人的起点、标准、价值观都不一样,我努力一生的终点可能仅仅是你从起点出发努力一个月就可以到达的地方。

4.

我们每个人 的处境不同,有的人家财万贯,从一出生便头戴金冠;有的人出身寒门,年仅十岁就要背负起赡养家人的重担。所以在哪里生活,生活的好与不好都是因人而异。既要避免随波逐流、亦步亦趋,又要防止好高骛远、急功近利,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

我们选择工作地点、生活方式,都是为了以后能够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也有能力接近优秀的人。人生的路很长,每一个阶段生活的方式、身边的人,都有所不同,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你也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既然你有自己的理由,那就别迷茫别烦恼,也别在意旁人的眼光,向前走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