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钫的成就荣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张钫,生于河南新安铁门镇,1911年10月参与策划并领导西安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 “第二枪”;张钫不仅是一位精于文韬武略、果敢勇猛的战将,还是一位不断追求进步的革命者,他曾四处奔走讨袁护国,也曾在抗战时期大开粮库救济灾民。解放战争后期,他毅然率部起义,和人民一道迎来新中国的黎明。
张钫戎马一生,后来又做了大官,但是他很少摆官架子,且轻财好义,所到之处对父老乡亲多平易近人;遇有贫苦,慷慨解囊;见到争执,即予调解。回归故里,不骑马,不坐车,见到乡亲,必先问侯;对无力求学者,给予资助。
新安张志平等多人留学日本,都靠张钫供给;新安县铁门镇小学为张钫创办,县、镇两家图书馆各藏《万有文库》一部,也为张钫捐赠。
张钫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占地4200平方米,有房屋120余间,是一座布局严谨、独具特色的民国民居建筑群。纪念馆按照张钫的人生阶段,被分为12个展厅;张钫后人捐赠的数百件张钫遗物,被分散摆放在多个展厅。张钫印鉴、抗战胜利纪念章及张钫手书的《孙子兵法》、穿过的大棉袄、家传的象牙筷等旧物带着历史的味道,真实还原了张钫的一生。
5号展厅是“核心”,记录的是张钫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事迹。展厅内,悬挂着张钫在1913年任陕军第二师师长时的戎装照,英姿飒爽、威风凛凛。墙上还有一篇张钫于1912年写的《辛亥革命一周年抒怀》:“秦中起义,于今一载。最可惨而不能忘者友人刘粹轩、钱定三……皆磊落光明,有死无降。与当世英雄豪杰再作一番事业,以造福于万姓慰己死之友,吾无憾矣!”
张钫平素爱好书法,搜罗古今名人字画法帖;他自已在戎马倥偬中坚持临池,曾为不少机关、团体、商店、个人书写匾额,其工楷遒劲沉励。
张钫酷爱志石,自号友石主人,常和章太炎、于右任等名人学者交往,一同鉴赏古玩。周济他人很大方,而自己的用度却十分节俭,这为他后来创建“千唐志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
张钫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开始搜集唐代墓志,全国各地凡有唐代墓志者,他不惜重金购买,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收藏唐代墓志一千多件,成为首屈一指的收藏大家,“千唐志斋”便是在此基础上修建起来的。
“千唐志斋”所藏除唐代墓志一千多件以外,尚有北魏、西晋、五代以及宋、元、明、清志石,上下纵横一千多年,犹如一部志石历吏,也称得上一座独一无二的墓志博物馆,其中不乏名家高手的墨迹,如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宰相狄仁杰撰写的《相州刺史袁公瑜墓志铭》和赵孟頫书写的《宜武将军达鲁花赤珊竹公神道碑》等,还有一些无名氏撰写,志主为勋臣贵戚且史书有传的珍贵史料,以及足以代表书法流派,从中可以寻绎出唐代书法源流规迹的珍贵文献,还有被称为近代书法艺术三绝的章太炎撰文、于右任书丹、吴昌硕篆刻的张钫父亲《张子温墓志铭》等,都足以为后人法。
书画部分中也是珍品琳琅满目。书有清代王子弘所书行草条幅,北宋米芾所书行草对联,明代董其昌所书行草横披,清代孟津王铎所书行草中堂,刘镛所书草字条幅,陈鸿寿所书汉隶对联,邵瑛所书狂草条幅,以及韩东篱、张人杰、靳志、刘承烈、许震等所书的对联、楹联、条幅、横幅、单幅等等,还有蒋介石撰文、贺耀祖书写的隶体《张母王太夫人寿序》长篇。画有清代大画家、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画并题咏的风、雨、阴、晴竹枝四态一组屏扇和名为《醒》的竹幅写竹,有王纯谦手指画的兰草和题咏,还有汉画线刻佛经故事与汉武帝梦境浮雕等等。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唐人墓志共出土三千五百多件,千唐志斋占有三分之一还要多,更为可贵的是千唐志斋收藏的书画中有许多稀世珍宝,如堪称国宝的武则天造字十九个,狄仁杰的《袁公墓志铭》是迄今能看到的唯一的狄氏手迹。
千唐志斋收藏的唐代墓志,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这些文献资料,补充了史书之所缺,其中一些墓志又为研究书法艺术和书法源流提供了第一手的善本,所有这些都是张钫先生为祖国做出的重要贡献。
张钫先生的故居,坐落在新安县铁门镇西后街路北,与千唐志斋一路相隔;张钫故居规模庞大,坐北朝南,房舍绝大多数为砖木结构,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特别是主体部分,为三进的四合院连环结构,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但有别于传统的,是它的门窗和内部装修,其采用的是西式风格,尤其是大量采用了在当时需要进口的水泥、玻璃等建材,使得整座宅院呈现出中西结合的典型特色。
此外,张钫在开封的旧居尚有三处:1、乐观街,现开封市草制品厂,原来的建筑已被拆除,1948年开封解放初期,中共开封市委就设在这里;2、开封山货店街原19号院,现鼓楼新天地;3、曹门里朝阳胡同(亦称火神庙后)路北19号,唯一现存;铁塔知止亭今日尚存,亭北侧立有《知止亭碑记》一方,系张钫所撰,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