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应如何用一些网络词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1. 在作文中该怎样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有优势:专家教你理性看待 就网络语言出现在中学生作文中的利弊,以及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问题,记者采访了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青海省语言学会会长王培基老师。

王教授告诉我们,网络语言从本质上来讲是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使用的基本词汇、语法都来源于现代汉语,对于网络语言的出现,语言学界一般持宽容的态度,因为网络语言的出现以及流行是大势所趋。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多中学生都对网络语言很感兴趣,他们愿意自己创造,也愿意使用。

而网络的普及,也使得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被网络语言影响。王培基教授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引导的态度,没必要过分忧虑,要看到这种现象有利的一面以及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在于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网络语言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利的一面在于如果不能正确运用网络语言,会给大家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但是网络语言有其特定的特征,就是言简意丰,因为是在虚拟网络中交流,所以隐匿了语境、忽略了网民自身的文化身份背景,在此时语言成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谐音、双关、比喻、符号以及英文或汉语拼音缩略词的运用,使得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但网民使用这些语言也是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规定的,比如缩略词通常是取英文或汉语拼音的头几个字母组成,“KK”就是“快快”,“JJ”是“姐姐”。关于难以理解可能主要在于网络语言对一些词汇的理性意义作了别解,刚开始人们觉得难以理解,“你是一个善良可爱有气质的MM”这句话,在网络中“善良可爱有气质”都不再是本来的意义,“善良”是“善变、没良心”、“可爱”是“可怜、没人爱”等等。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语言的一种变异现象,是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常规的语言现象、用法,这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利于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并且现代汉语有一种过滤的特质,一些不利于运用的会被自然淘汰,但这并非朝夕可以完成的,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语言的发展演化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中学生喜爱使用网络语言这一现象。

2. 在作文中该怎样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有优势:专家教你理性看待 就网络语言出现在中学生作文中的利弊,以及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问题,记者采访了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青海省语言学会会长王培基老师。

王教授告诉我们,网络语言从本质上来讲是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使用的基本词汇、语法都来源于现代汉语,对于网络语言的出现,语言学界一般持宽容的态度,因为网络语言的出现以及流行是大势所趋。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多中学生都对网络语言很感兴趣,他们愿意自己创造,也愿意使用。

而网络的普及,也使得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被网络语言影响。王培基教授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引导的态度,没必要过分忧虑,要看到这种现象有利的一面以及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在于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网络语言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利的一面在于如果不能正确运用网络语言,会给大家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但是网络语言有其特定的特征,就是言简意丰,因为是在虚拟网络中交流,所以隐匿了语境、忽略了网民自身的文化身份背景,在此时语言成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谐音、双关、比喻、符号以及英文或汉语拼音缩略词的运用,使得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但网民使用这些语言也是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规定的,比如缩略词通常是取英文或汉语拼音的头几个字母组成,“KK”就是“快快”,“JJ”是“姐姐”。关于难以理解可能主要在于网络语言对一些词汇的理性意义作了别解,刚开始人们觉得难以理解,“你是一个善良可爱有气质的MM”这句话,在网络中“善良可爱有气质”都不再是本来的意义,“善良”是“善变、没良心”、“可爱”是“可怜、没人爱”等等。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语言的一种变异现象,是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常规的语言现象、用法,这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利于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并且现代汉语有一种过滤的特质,一些不利于运用的会被自然淘汰,但这并非朝夕可以完成的,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语言的发展演化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中学生喜爱使用网络语言这一现象。

3. 写作文可以用网络语言吗

最好别用网络语言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

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

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

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

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

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

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

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

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

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

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

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

4. 写一篇以网络词语为主题写一篇说明文

如今的80后,90后,言语中都带有这“恐龙”“酷”等新兴词汇,尤其是我们这一代90后,在如今网络盛行的时代,网络语言甚至成了自己的座右铭,有的网络语言更是“屹立”在一些报刊头条上。

问问题不问“什么”,而是问“神马”。达到自己的目标或满足了自己以后,会说:“太给力了!''.有压力就会说成有“鸭梨”。网络词汇在我们身边简直无处不在,有一次,我问表弟一个题目,他不顾一屑的说:“这一类题目,对我来说,神马都是浮云!”我当时没有弄明白,而他却说:“这是网络新词汇,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的意思。

网络语言,它如同网络一样,也是一把“双刃剑',他的出现好像是一种必然,新文化运动时,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我们的文章进入了白话文的时代,很多新文字也沿用至今,所以说,网络语言的出现好像是一种必然,有些还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了几丝情趣.

但是,我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弊大于利,有事我挣得听不懂这些乱七八糟的词语和句子,用一句话说简直就是“雷人”!怪不得有些大人们无法接受,而有些人却很容易接受,而这一类人无非就是所谓的“时代先驱”和“潮流前线”,与之相反,有的人却落伍了,我从心底里想说:“我不想接受这些东西!”有些东西说好听一点是“恶搞”,而说难听一点,简直就是糟蹋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我觉得应该要有人站出来反对,不然的话,我们只能慢慢的去适应这股潮流,而再过几十年,那么未来汉语就是一些掺杂着字母与符号的一连串令人费解的语句,而所谓的中华文化,则会被“灰常杯具”(非常杯具)地被人们抛在脑后,想想那时候,我们可真的是“伤不起'了。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语言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人们的身边,我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应当阻止这股潮流,但是,能行吗?我们是应当阻止这股潮流,还是阻断扼杀呢?网络语言的存亡,还得看人们的思想了。

5. 作文里能否用网络用语

现在,不少学生张嘴就用“偶”、“晕”、“稀饭”、“强”、“顶”等网络语言交流,这些语言有时还会出现在日记、作文中。

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组教研组长杨雪珍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写有这样一句话:“上个星期天,我的GG带着他的‘恐龙’GF在100玩,GG的GF一个劲地对我PMP,那‘酱紫’就像我们认识很久……”看了之后,搞得老师一头雾水。碰到学生作文中出现网络语言,老师一般都会用红笔圈出来,旁边打上问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诸如GG(哥哥)、MM(妹妹)、偶(我)、美眉(女孩子)、拍砖(批评、点评)、菜鸟(新手)、油墨(幽默)、果酱(过奖)之类的网络语言太平常了,孩子们几乎是脱口而出。他们认为网络语言活泼生动,轻松有趣,和同学网上聊天、书信往来,都会用类似语言,有时顺手就会用在日记和作文中。

“如果现在的学生连网络语言都不懂,那就有点‘悲催’了。”杨雪珍开玩笑说,网络语言可以用在口语中或非正式书信中,但在正式考试中,还是不赞成使用网络语言的。

网络语言在作文中被灵活运用,有时候确实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高三宏志班语文教师王燕举例,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是一台286,内存不足,反应迟钝”。但王燕认为,在课堂上还是要提醒学生谨慎使用网络语言,因为网络语言会让阅卷老师觉得运用语言不规范,从而影响分数。

网络语言被允许在写作中使用需要符合两个标准:一是词语已经约定俗成、意思被公众熟知;二是必须符合语法和修辞规范。比如“给力”这种《人民日报》都已用过的词汇,适当的时候是可以使用的。但那些只是为了好玩,没有太大意义和价值的,一般不建议使用。

“网络语言是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语言样式,它新颖、幽默、有特点,满足了新一代青少年儿童对于个性的追求,但是他们对于正确使用这种语言的情境则缺乏明晰的判断标准。”郑州市回民中学高一(17)班的语文教师党蓉蓉说。

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印记明显的语言表达方式。从类属上看,它符合新词新语“产生时间短”的特点,从广泛意义上来看属于新词新语范畴。但是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新词新语,而能够经过实践检验,被人们广为流传、长期使用的却是很少一部分。

学生在生活中所使用的新词新语,常常是具有时新性的这一类。诸如前不久从台湾娱乐节目《大学生了没》流传出来的“hold住”,从咆哮体衍生而来的“有木有”。这类词语,虽然“新”,但并不能被社会大多数阶层所使用,其代表的,也只能是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而新词新语除了“时限性短”这个特点以外,还应具有普遍性大、兼容性强、层面性明确的特点。

显然这些时下流行的、被学生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在这几个特点上是欠缺的。严格说这类语言并不能纳入狭义上的新词新语范畴。在正规的场合,比如,中招、高招考试中,这类网络语言是禁止使用的。而在语言使用规范程度不高的场合可以使用。

郑州第八十一中语文教师张寒表示,教学中,老师会根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时,要规范用语,不允许使用网络用语,不允许出现英语单词等。

6. 以如何对待网络热词为话题写作文

这些个性化的网络用语颠覆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能够很恰当地表达调侃、戏谑、语塞、反讽、感叹等语义,还能为忙碌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用网络新词语有可能在瞬间营造‘你懂的’这样一个和谐默契的意境”。

“每个年代都有它的热词,比如我的父辈生活在上世纪60年代,提到铁娘子、大串联这样的词都会深有感触。”杭州清泰实验学校语文老师杨冰认为,现在网络发达,这些词语传到网上就成了网络热词。这些大家喜欢的热词,从某个角度看,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特色。

7. 写作文用网络语言好不好

“……在外太空偶终于看见了这个走召弓虽的sp,一见到偶他居然使出了久已失传的khbd,偶狂晕,kao,外星人也用这种x3l的招数,晕死了……”如果你可以顺利地读懂上面这段小学生作文,我会佩服得五体投地,还会颁发给你“网络超人”的名誉!把网络语言搬到作文里,这已经不再是新鲜的事情:“我”变成“偶”,“强”变成“弓虽”;不说看不懂,要说“晕”;不满叫“靠”;提意见叫“拍砖”;喜欢叫“稀饭”……这些新鲜而另类的词语或多或少都曾出现在我们的作文里。

现在,彤彤姐姐想知道大家的看法:写作文,用网络语言好不好?看看同学们的辩论吧!相信你读后会有自己的观点的!江苏省南通市师范二附小张洪涛老师江苏省海安县明道小学冒石宏老师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宋庄镇郑庄小学徐继立老师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刘金芳老师人是随着时代进步的,当然文明也是随时代变革的,其中也包括文字。

8. 2017网络用语作文

关于网络用语的作文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包括高中生在内,在网络这本百科全书中,汲取了各种各样的营养成分,包括“网络词语”.

每条“网络词语”的产生,都有一段众人皆知的故事.或催人奋进,或悲催无奈,或醒世育人.人们知其意迷其态,为“网络词语”的出现叫好.一个“正龙拍虎”,把人们从“叶公好龙”的远古拉回了现实.一句神马都是浮云,让人深知故事其后的深刻内涵.一个给力,解决了许多研究文字之人在某些句段里找不到恰当之词的困惑.

每条“网络词语”的作用,显然给力了文学的发展,推进了社会进步.相对创造力、好奇心都很强的高中生,接受并用上“网络词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高考作文中,用上几个或多个“网络词语”,无非想表达一下自己最真实最想表达的感受和判断.如果高考作文卷不能容忍“网络词语”,那就是否定了网络,否定了进步,否定了年轻人的创造力.

虽然上海语文阅卷的负责人已经明确否认上海今年高考语文作文出现“神马”等网络词语将被认定为错别字扣分,但他的“必要提醒”也充满让考生和家长恐慌的威胁:许多人包括阅卷教师都不明其意,用在作文中就有可能被定为错别字而扣分.

显然,连这位负责人心里也没底,不敢保证“网络词语”在高考作文卷中免遭封杀.这对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来说,心里可能满是疑惑、迷茫与不解.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做好叮嘱和引导,在“网络词语”不为认可的时候,还是告诉考生不要用了.

虽然负责人说的很委婉,叫谨慎使用.但万一遇到有些阅卷老师真被“网络词语”考住了,他的大笔一挥给个红叉,那可是决定考生前途命运的大事.所以,对负责人“谨慎使用”的劝告,我们应该理解为“绝对不用”,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

“网络词语”不被高考看好,貌似和“许多人包括阅卷教师都不明其意”没多大关系,不可太冤枉老师们不懂网络.主要还是某种制度的保护层太厚,一些“网络词语”上不得台面之嫌.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二者迟早会经过磨合而“合作共赢”,那是广大考生和老师的幸事,也是这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