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读《幼儿园课程评价》第二版虞永平著6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第6章  幼儿园课程管理评价

课程管理是系统的处理编制技法和人物条件的相关关系,以教育目标为准绳加以组织的一连串活动的总称。就幼儿园课程来说,课程管理是指在一定法规和政策背景下,各级政府或学前教育机构对课程建设和实践过程进行规范引导和帮助,其根本目的是提升课程的成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促进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幼儿园课程管理分两类别,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的课程管理和教育机构自身的管理。

第1节  班级课程管理评价

一、班级课程管理

(一)班级课程管理内容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班级儿童经验基础选择,生成适合他们需要的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实施计划,有效组织一日活动创设与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对课程实施进行评价。此外根据班级的计划和常规,教师保育员还需管理自己的课程实施行为,促进课程有效运作,促进教师,儿童的发展。

(二)班级课程管理的意义

1.促使课程计划的落实。(首要任务制定课程计划,跟去总的教育目标,本班级儿童的经验及本源,课程特色,制定适应的计划,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落实检查和反思,帮助管理者更好的分析其是否合理与适宜促进班级课程计划的有效落实。)

2.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紧密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的为幼儿园的发展创造条件。

3.监控课程实施的过程。需要来自教师园长的监督和控制。园长依据课程总目标及本源课程特点,不同教师班级现状,立足常规对教师在课程中撰写的文本,一日活动组织的效益,班级儿童发展现状进展,家长等各资源利用进行指导,监控有效的协调帮助教师在计划实施课程方案时统筹与生发,真正的做到以幼儿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为最终目标。

(三)班级课程管理的指导思想

1.关注班级管理的目标指向。使课程管理具有方向性,计划性,可操作性。

2.关注班级管理的合理性。是否围绕总目标,是否切实可行,重视过程中教师的行为,措施是否遵循规律,立足园本,班本,切实有效,重视评价,不断反思,检查,管理的成效。

3.关注班级课程管理的成效。教师幼儿的发展状态,采取一定措施向管理要质量。采用字画的手段分析有价值的结果,包括教育反思幼儿个体教育案例,等多角度关注管理成效。

二、班级课程管理的评价

(一)班级课程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

1.课程计划的拟定与调整

要体现《规程》《纲要》的精神,课程实施计划和保教计划具有落实每个学期每个月中,重视保教结合,提高整体质量。

课程计划是否以《纲要》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考虑学期月主题,周计划等各类计划,逐步分解目标提出下一阶段要求体现连续性和渐进性。

计划的内容是否包含了影响课程实施一切因素,例如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要求,教师组织策略,个别幼儿的教育环境创设,各类资源整合与利用,在统一目标下做到教育内容手段相互渗透,日常生活与教学游戏相结合。

计划中重视分析幼儿身心特点经验基础,在此基础上选择教学策略,并进行反思改进策略和方法,处理好师生关系

制定确保课程实施班级保教工作有效开展的工作计划,以原工作计划课程总计划为指导,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班级计划。

2.课程环境的创设与管理

(1)物质环境

各类活动设施符合年龄特点,安全卫生,充足的玩具材料。

各类材料暗含课程目标内容有开放性,方便儿童取放。

活动室,区角墙面布置考虑儿童特点反映课程,进城幼儿参与过程资料。

各区角划分合理,便于幼儿交往操作,有利于教师观察和指导。

(2)心理环境

教师的言行亲切,温和与幼儿交谈,为幼儿树立榜样。

一日活动组织中给幼儿充分的自主自由活动时间,避免中高度控制与放任自流的现象。

与幼儿有效沟通,如微笑点头抚摸积极的眼光蹲下来与要说话等。

以宽容,鼓励的态度引导幼儿对事物的探究,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与行为。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家庭资源,幼儿园自身的教育资源。

评价内容应包括:

充分挖掘与利用幼儿园内外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材料为幼儿学习游戏,提供可操作的教玩具。

重视社区资源的开发,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和途径,挖掘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传统,为课程服务,利用附近的小学资源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等。

关注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家长建立合作平等的关系。

开发与利用班级自身课程资源,班级环境布置聚焦安排与儿童特点,课程特色相一致。在墙面多展示幼儿的作品。

4.课程实施过程的调控

根据课程目标,将课程内容有计划,有重点的落实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各项目标做到相互整合,各类活动做到相互渗透,有针对性的做出调整策略。

对儿童观察与评价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班级的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需要采用集体小组个别形式调动幼儿多种感官主动操作与交往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根据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对儿童操作感知过程,材料的提供满足不同儿童的兴趣需要具有层次性和趣味性。

善于观察,发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及时分析处理,促进课程生发和随机教育的良好契机。

关注课程过程中对课程的成效评价,采取途径方法进行对课程活动的开发课程发展水平的评价。

(二)教师对班级课程管理的评价

1.对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思考是否达成教育目标,是否适宜本班幼儿特点,是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否通过不同的内容手段达成等。

2.对过程实施的评价。包括对课程内容选择是否在儿童经验基础之上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否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评价方法是否有利于课程的发展,所生成的课程内容是否是此时期幼儿需要的等。

3.对环境设置的评价。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合理有层次幼儿对材料是否感兴趣,通过操作获得有益的经验。

4.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刚药只出,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教育过程等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对自己课程实施中的行为积极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

(三)园长对班级课程管理的评价

1.对教师文本的评价。教师文本包括各类计划,教育笔记,主题过程资料以及课程效果与反思等。

2.对一日活动组织的评价。关注教师是否将一日活动各个环节落实课程计划内容的重要途径,注重相互渗透,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各班级之间对半日活动相互观摩研讨,达成共识,分享经验,找出差距,共同提高。园长还可以利用案例剖析,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法进行评价。

3.对班级儿童发展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结合《纲要》对评价有关要求:运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建立起课程相适应,对幼儿发展进行全面与专项评价的体系,其中全面评价是了解课程实施是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包括社会认知,情感,动作发展的测试的量化评价,也有情境中对幼儿现场行为的观察实录分析。另一方面,园长对教师采取班级儿童发展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提供指导与帮助,帮助教师正确的掌握《纲要》的精神,全面客观的评价幼儿的发展。

4.对资源利用效果的评价。园长对教师资源利用效果评价是对班级课程实施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要看是否合理,根据课程内容组织手段需要来选择支援类型,其次要看是否有效所利用开发的资源,确实为教育过程服务,利于目标实现,再就是看资源开发是否有特色,考虑到班级现有的资源特点,有效的整合的利用。

第二节  园级课程管理评价

一、园级管理概述

(一)园级课程管理的内涵

是指园长根据教育目标,教育法规,对园级课程的选择运用进行有效的监控,指导,以促进课程实施主体的共同发展。

(二)园级课程管理的重要性

1.调整课程管理的目标。依据制定课程的相关政策选择管理策略是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

2.修正管理者的行为。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直接影响幼儿园教师课程实施的成效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所以课程管理者通过对课程过程中的目标制定策略选择效果评价的动态关注,可以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真正起到指导,服务的作用。作为园长,要思考管理是否促进班级保教质量的提高,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否为不同教师,幼儿提供适合发展的环境与机会,是否为班级课程的建构与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3.了解管理的成效。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指导,了解所选择生成的课程是否适合本园各班级的实际,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凸显反映本园特色。

(三)园级课程管理的指导思想

1.重视园级课程管理的适宜性。《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执行。

2.重视园级课程管理的有效性。在管理过程中要克服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主观,轻客观反馈的倾向。

3.重视园级课程管理的决策性。管理的决策性有助于幼儿园根据条件的变化经常检查和修改课程决策,有助于教师,家长社区和幼儿参与课程决策过程。

二、园级课程管理评价

(一)园级课程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

1.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选择与调整

根据《纲要》的基础上,允许本原本地去制定园本特色和培养重点,指向幼儿某一领域发展的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目标应根据国家,地区总课程目标制定,层层分解,延伸,构建一个层层细化的目标网络。

依据课程目标选择适合本园的课程内容,及涉及各领域相互渗透,力求整合,遵循幼儿学习特点突出生活化,情景化,注重感知与操作,重视育儿经验教育过程允许地区园本特色设计和生成内容。

在实施课程内容中立足教师,幼儿的实际,重视随机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不偏离教育目标,根据幼儿兴趣调整和生发课程内容。

2.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控与指导

重视实施过程中幼儿课程指导的计划性,适宜性。

在园所范围内形成研究共同体,针对本园课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专题研究,以此指导课程深入实施。

3.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挖掘和开辟幼儿园内的自然环境,为课程中教师教学,幼儿探索感知创造条件。

重视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了解社区中资源的分布和种类分析,对课程实施价值所在并经常去一些场所签订合作协议。

整个利用家长资源,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家长参与到课程实施管理中来。

关注园内班级资源协调与利用,善于发现各班资源特色与优势,在课程实施中提供信息,实现班与班之间,特别是平行班之间教育资源一定程度的共享,交流开发与利用。

教育部门要了解各园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的优势,加大整合放大。

4.课程实施评价的多元化与发展性

遵循《纲要》的精神,采取多元化,并有助于课程,教师,幼儿的发展。

重视主体的多元化,园长,教师,家长,幼儿,教研员,行政人员,同行等,都应该成为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课程管理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

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针对园级课程管理的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分析每个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的范围和限度,进行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

(二)园长对园级课程管理的评价

1.对课程管理目标达成的评价。可结合对教师的撰写计划,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和活动反思的指导进行,也可结合对本园选择的课程原本化的实施效果,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建设情况,检查目标达成。

2.对课程管理进程适宜性的评价

关注所运用的策略所采取的方法,是否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有效的促进课程目标内容完成,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与专业水平的提高,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动作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家长对课程实施关注度与配合意识的增强等。

3.对课程管理有效的评价

管理是否促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实现,园内所选择的有关课程实施,各项研究内容所采取的指导策略,是否顾及到不同教师的实际有效的帮助,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教师队,活动过程的组织能力是否有增强,对幼儿发展是否考虑多种形式,评价标准是否根据对象的实际制定,是否有计划的利用资源为课程服务。

(三)上一级行政部门对园级课程管理的评价

1.对幼儿园贯彻政策法规的评价

幼儿园所制定的课程目标与所选择的课程内容,是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宗旨。教育过程的组织与管理的方式,是否尊重每一位幼儿教师人格与权益,实现他们的共同发展,课程管理中园长,教师的职责是否遵循《规程》中的要求,是否依据本地区的课程标准选择发什么法符合本园实际的课程,是否有效的促进课程资源的整合,发挥最大效益为家长社区服务。

2.对幼儿园课程管理计划与过程的评价可以直接关注管理者的行为,更真实客观地把握元及课程管理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幼儿管理的效率提高。包括幼儿园总体计划,执行具体步骤的实施策略病人依据政策法规和国家地区课程标准的课程以及幼儿园基本状况的对过程的评价要看计划的落实是否有步骤,有重点采取刑事措施,解决课程实施中关注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帮助教师提高对课程进程的调控,对幼儿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对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时求救外援,获得同行与专家的指导。

3.对幼儿园课程管理绩效的评价

幼儿园研究氛围是否积极开放民主,合作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和研究是否影响并采取的实效。园长教师是否合作融合,一起担当课程主体角色,并各自专业能力在不断提高。是否建立对教师幼儿发展课程实施的科学的全面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与标准。是否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有效,相互牵制,保证资源有效利用与整合等。

第3节  行政部门课程管理评价

一、行政部门课程管理概述

(一)行政部门课程管理的内涵

我国颁布的《规程》、《纲要》等政府制定的国家课程政策,每一级教育部门都在此政策下指导,制定适合各地区课程标准,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帮助各层级课程管理有效的推进。

(二)行政部门课程管理的意义

1.更有效的措施法规的贯彻。

2.有利于各级管理效益的提高。

3.关注各层课程管理的研究。

(三)行政部门课程管理的指导思想

1.行政部门课程管理的政策性。

2.行政部门课程管理的开放性。

二、行政部门课程管理的评价

(一)行政部门课程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1.对制定的相应的政策法规可形性的评价。(从我国国情出发,各地实际出发,从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践问题出发,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政策)。重点考虑4四点:一是,地方政策法规以国家课程决策为指导,体现地方政策,课程管理的目标与要求;二是,上级决策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管理的需要调整与补充,不断完善以适应本地区现状,确保课程管理的成效;三是,下一级政策法规规定应体现具体化,可操作性,项目与内容制定也应反映地区课程的特点,指导要求,应不同管理者的基础留有可创造性的空间;四是,面对各种纷繁多变复杂的各种课程教材,政府部门应考虑建立课程准入制,协同专家制定有关准入方案,克服课程严重偏向的倾向,为广大幼儿园选择适合的课程提供指导和参照依据。

2.对课程指导研究的评价

各省,市,自治区制定地区课程政策的基础上,对课程开发有着较大的自主权。需注意几点问题:首先,课程理念不能偏。不能忽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课程目标和内容不能偏。要让孩子感知,体验和思考中学习,最后,课程评价不能偏。评价为了什么?谁来评?如何评?此外,在课程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对课园本课程和园本特色认识的误区。。。因此对地方课程指导研究评价意义重大,可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依据国家课程政策发布宣传制定课程准入制,地方地区行政教研部门对适合本地区的课程进行有计划的推进和实施;二是,教研部门协同专家在地区范围内,组成一线教师,园长参与的教研共同体,来解决各种问题,提升教师实施课程的水平;三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地区幼儿园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鼓励园本,班本课程的建设和研究。

3.对课程管理成效的评价

一是,各级各类课程管理人员在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研讨中,了解管理的规章政策,掌握课程管理的策略与方法,了解世界幼儿园课程与管理的发展趋势,学习本地及省外同行的有益经验管理经验,不断的提升管理水平;二是,面对各管理层,急的需要行政部门有计划地指导指导课程管理人员对政策法规的执行,课程内容实施和课程效果的评价,使得教育部门行政部门,教育机构产生较大的社会深得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拥戴;三是在教研实践中形成行政领导班子,专家教授等参与的指导机构,引导教育机构找到准发展的增长点。

个人感悟,本章节通过,班级课程管理评价,园级课程管理评价,行政部门课程管理评价这三大块内容,让我学习了相关的名词概念,通过多个表格,案例等说明,教会我如何看待班级课程管理评价?更加明确了园长怎样进行课程管理评价?更清晰行政部门如何指导幼儿园进行课程管理评价。对我的日常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非常值得借鉴。

通过这6天的学习,我在两年内读完了第2本关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书籍,让我更清晰“幼儿园课程评价”对我们实践工作中重要性和指导性了,感谢陈园长的大爱分享,感谢各位园长们六天以来的大力支持,我们共同阅读、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