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村的乡村详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培田村总览平面图
来到培田村,沿着石板小道走进村口,一座巍峨的石牌坊屹立道口,石牌楼上光绪皇帝御赐的“恩荣”二字,似乎在昭示着这座古村落曾经“不论文官武将至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一律步行”的荣耀。据传是清光绪皇帝赐建给他的御前四品蓝翎侍卫吴拔祯的。它与村尾吴昌同得“圣旨”所立的“乐善好施”牌坊遥相呼应,显示着培田村文武竞秀、积善济人的辉煌历史。
过了“恩荣”石牌坊,路右边有一座“文武庙”,据传该庙始建于明初,当时叫关帝庙。仅为一层,是祀奉武帝关公的。乾隆年间(公元1779 年) 才改成今天的两层文武庙,也称文昌阁。
上庙祀文圣孔子。有对联曰: 万世师表 百方范仪
下庙祀武圣关公。有对联云:一生不负桃源义 千古长存蜀汉忠
这种文武同庙的建筑极为少见的,客家人崇文尚武的性格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走在培田,直接的感触是无处不在的水。那些纵横交错的水渠、水塘,构成培田发达的水系。
在培田,村中的排水系统主要由水圳、暗沟和水塘组成。在村中有二条水圳穿街过巷,贯穿全村,直通各户。
据村里的老年妇女回忆,当年沟水清澈见底。他们足不出户,就靠屋旁这条流动水沟洗涤生活用品。

培田村前有一洼池塘,种植了许多荷花,想必到了每年仲夏时节,荷花盛开时,一定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培田村现存有30多幢明清时期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和古建筑,一幢连着一幢,布局科学,紧密有序。其样式几乎囊括了所有常见的建筑模式。如围屋式的“双灼堂”、土楼式的“绳武楼”和“修竹楼”、日字式的“吴家大院”、田字式的“大夫第”、吊脚楼式的“天后宫”等等。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融和了北方四合院优点的九厅十八井典型建筑。它截然不同于以外御为特色的土楼和以内闭为特征的围屋。它没有围墙,没有炮眼,而到处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宇坪、照墙、鱼池、花圃,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休闲和养生的美丽庄园。
培田村的民居基本采用“九厅十八井”的合院建筑平面布局形式。 严格来讲,它应归类于闽、粤、赣一带的“三合天井式”民居建筑。 代表建筑有“官厅”、“继述堂”、和“双灼堂”等。 培田村中规模最大的“九厅十八井”合院建筑,当首推继述堂。继述堂也称大夫第,规模宏大。它远不止九厅十八井,而是有18 个厅堂24 个天井72 个房间,共占地6900 平方米。
继述堂前的广场当地人称外雨坪,坪边原有月塘和围墙,现已毁。坪中遗有一对石狮石鼓,两根纹龙旗杆。门前一副对联“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陇有田”,从联中可以感受到建筑周边环境之美和主人对耕读文化的追求。门楼上这幅“三台拱瑞”的匾额,已经挂了整整160多年。

过了大庭院来到挂有“大夫第”和“登科”牌匾的中厅,从这两个牌匾可以看出这家宅院祖先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过天井上台阶之后进入大厅。中厅大厅联成一体,雕梁画栋,场面浩大,这里主人宴客、会亲的场所。大厅两侧设主卧房,分成前后间。再过一个天井进入后厅,后厅是主人生活起居的内宅。与外厅大不相同的是,这里的装饰装修朴素典雅 ,空间尺度亲切宜人,后厅之后、围墙之前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栽有花卉盆景,这里的肃静与前厅的喧闹形成一个明显的反差。

大厅中雕刻精美的古朴家具。
继述堂最绝的一处,莫过于大厅中的地板了。曾有专家来此考察,看到继述堂大厅中独特的地板,非常不解地询问其主人,当初修建这幢房子,是先铺地板再盖房的吗?他们误以为这种类似于石材的地板,是用一整块的石板铺设上去的。其实不然,它是用砂、石子、泥浆等建筑材料混合而成,类似于今日的水泥砂浆,经过长年累月的碾压打磨,变得坚硬无比,形成今天所看到的这种像石板的地面。这种非同寻常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客家的聪明才干和高超的技艺。
在培田古建筑中,常用的建筑装饰手段如木雕、砖雕、石雕、灰塑、泥塑、彩画、漆画、剪瓦等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图案越精美复杂、工艺越精细, 就说明主人越有地位。 宣和是古汀州府通往连城、永安的交通要地,宣和乡的培田村就成为汀连官道的连接点。这里明清曾设驿站 ,驿站就设在今日的官厅里。官厅也是培田九厅十八井的代表建筑之一。该宅占地5900 平方米,为前塘后阁五进带横屋、中轴对称式布局。它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至今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官厅前设围墙、半月塘、外雨坪。宅子四周的青砖防火墙古朴厚重,门楼前两坪石狮石鼓危坐,石桅杆挺立,照墙圆围,月增清碧。
培田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 当年红军曾在培田的官厅召开重要军事会议。朱德总司令、彭德怀等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红军抗日先遣队走上了长征的道路。

门庐设有双重屏风,过门庐之后进入一个大庭院,又有一对石旗杆。进入书写有“斗山并峙”的内门后才是前厅,随后是中厅、大厅、后厅。中厅开学馆,左右厢房曾经藏书万册。后厅为两层楼阁,楼下厅为宗族议事厅,楼上厅为藏书阁。 培田村的村落中心是一条约2000米长的古街。街西有二十几座宗祠,街东有三十几座民居和驿站。曲折的古街与幽深的巷道勾通,把错落的民居建筑连为一体。千米古街最盛时有商铺37 间,今日仍保存完好的有23 间。
培田古街中部的三叉路口,因此处转角优美,遂成培田一大景观,是摄影爱好者到培田的必拍之景。间有此景拍成的作品,在影赛中获奖消息传来。 在培田古街中段,有一座不甚起眼的数椽瓦屋,大门上书一联,横批:“锄经别墅”,联曰:“半亩砚田余菽粟;数椽瓦屋课桑麻。”相对于“进士第”的高雅,这“锄经别墅”却来得草根一些。
大多人首先注意到了这“别墅”,不禁疑问,别墅不是现如今城市里有钱人家的专利吗?不是舶来品吗?国家不是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修建独栋别墅了吗?怎么在几百年前就出现在这僻壤乡村?
其实,别墅源于我国,在中国古已有之,古代称别业、别馆。指住宅之外用来享受生活的居所,是第二居所而非第一居所。在此须说明的是培田人务实而不奢华,这“锄经别墅”另辟蹊径,却是一所先前的“职业教育学院”,是学习耕作、种植技艺的启蒙理论和实践教育场所。 容膝居是培田古民居中最小巧玲珑的建筑。规模虽小,但文化内涵较深。有人说这是最早的女子学堂 。本族少女、少妇们在这里不但学习文化、礼仪和女红,而且“可谈风月”,也就是可以讲习与婚姻、生育有关的生理知识。写有“可谈风月”四个大字的匾额,嵌在举目可见的厅堂正面的青苔石壁上,古意盎然,引人遐想。

古村落中最漂亮的“都阃府”已焚于火海,只留其遗址犹现当年风采。而在“都阃府”左侧,有一座“衍庆堂”,是为培田吴家总宗祠,建于明正统年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扩建,距今600余年。它融中国民族建筑艺术和客家文化内涵于一体,是保存较完整的典型明代建筑。
衍庆堂的大门不正对大堂,而开在宅第的东南方,必须过一道内门,始见戏台、中厅及上厅。这种大门的结构与北京四合院相似。厅堂可容几百人拜祖餐饮。原挂有雕龙绘彩镶边功名匾额40多块和学位金牌,“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当“四旧”废去,现仅存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蛟腾凤起”牌匾。此外,厅内还存有光绪年间阳刻进士金匾一块(残块)、神龛、谱案、相匣、石香炉等,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衍庆堂及戏台是培田村民祭祖的重要活动场所,如果有幸赶上节庆时节,还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当地传统戏剧演出。若是平常周末里,在下午三点左右,也有一场专为游客所准备的当地客家山歌和舞蹈表演,时间不长,却也特别,不可错过喔。 吴家大院位于双灼堂左侧,是培田的中心区域。也是典型的九厅十八井结构的建筑类型。纵深六个院落。有接待能力,是培田住宿、吃饭休息的好去处。厅里还有泡茶的茶海、茶桌和木沙发等一应物品,晚上坐在厅里里喝茶、聊天一定挺有情调的。
吴家大院,原本不叫吴家大院的,叫灼其堂。始建于清末,民国初年主体落成。占地12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到2004年,已呈零落破败、摇摇欲坍之势。后来有位有远见卓识的商界人士出巨资,将其修缮一新。建造客舍、饭堂,用以接待来访的游客。 进士第是培田保存最完好的一幢民宅,是吴拔祯的祖屋。大门为三合门,寓“天时、地利、人和”之意。门厅后的庭院精致雅洁,颇具文人雅士品茶赏画,琴诗之风骨。正门额上高挂着“殿试三甲第八名武进士、钦点蓝翎侍卫”的《榜元》进士匾,屋里这块《榜元》的匾牌,是他高中武进士后挂上去的。 正厅匾额上书《务本堂》,几个大字端庄气派。大门门后有红军彭德怀部-东方军遗留标语一则,弥足珍贵。它也是对这段尘封历史的有力佐证。

望着培田这些一幢幢规模宏大的合院建筑,我们都赞叹不已,这真是个人才辈出、人杰地灵的地方啊。然而,最让我感兴趣、刻骨铭心,最使我感叹的,还是那些古巷。
培田的每座大宅院相临之处,都有留出一两米见宽的通道,这便是幽深的巷道。两旁厚实的高墙,如一线天的峡谷,望不到尽头。而那些青苔,那些横纹,那些斑点,记载着岁月的沧桑。地面,由密密匝匝的鹅卵石铺就,如一部厚重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