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策略与技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摘要】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管理。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心理的管理。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学策略与技巧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也是培养、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促进和保证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掌握心理学策略与技巧,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教育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班级管理。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某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我积极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来。以提高我的班级管理能力。

一、“破窗理论”策略及其技巧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的“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窗户的玻璃,而这扇窗户玻璃又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别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同样,在班级管理中,对班上出现的哪怕是个别的现象都要及时得到教育、帮助,直至得到改正。这需要班主任平时要善于观察,洞悉班上的情况,及时分析、总结,以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使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使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这需要正确地运用“破窗理论”以提高管理实效。

[if !supportLists]1.[endif]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氛围

正确的班级舆论氛围有利于防止“第一个打烂玻璃的人”的产生。在一种理性的、相对稳定,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中,容易形成一种遏制不良思想、不良行为产生的好环境,“打破玻璃”这种不良的行为也会随之减少,甚至不产生。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理中,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例如对积极好学,关心班集体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违反纪律,损坏公物等行为及时进行批评与教育。积极组织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等使学生沐浴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

[if !supportLists]2.[endif]全面了解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而不能只把了解学生当作一项任务敷衍了事。全面了解学生必须基于对学生的满腔热爱上,教师必须本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更好地培养教育学生这一原则去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要把了解学生和搞好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管学生原有基础如何,都不能轻视、歧视,而要对学生保持一颗爱心,一视同仁。这样,才有可能全面了解所有学生。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掌握学生的真实状况,为班级管理提供依据和帮助。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如个人谈话、走访家长、侧面询问、问卷调查等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多种方法。需要指出的是,采用个人谈话或走访家长的方法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或因势利导,或循循善诱,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爱,从而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而不是产生敌对心理。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除了专门地搜集信息、了解情况外,教师还可通过平时对学生的细心观察,了解学生在学习、工作、课外活动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因此,通过全面了解学生,就容易发现“第一个打破窗户的人”。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

[if !supportLists]3.[endif]改变学生的认识。

在班级管理中,要使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认知。作为班主任,应当想办法激发学生的热情探索热情和思考习惯,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如劳动、卫生、言谈和文明礼仪方面重视思想教育,重视启发教育、从而使学生形成的正确认知。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减少甚至杜绝“第一个打破窗户的人”的产生。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策略及其及技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人都有需要,只有满足需要,才能产生动机。 人类 需求像 阶梯 一样从低到高按 层次 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 自我实现 需求。 核心 观点是 个体 成长发展的内在 力量 是 动机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 性质 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 之间 ,有先后顺序与 高低 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 需要 与满足,将决定个体 人格 发展的 境界 或程度。班级管理者无疑要创造出能够满足学生满足个人成长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也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班级管理中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键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建设性的措施和策略。

首先要尊重社交的需要。当人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满足后,人们希望依附一定的社会群体。被群体所接纳,成为群体的一员。希望与他人交往,保持与他人的融洽关系,得到他人的关注、信任和友情。尤其是农村留守的初中生,他们对“社交的需要”表现得更为强烈。他们需要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认可自己的存在价值。积极地寻找朋友或是同类。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老师要提供同学们间社交往来机会,支持与赞许学生寻找及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班级集体活动,让每个班级成员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朋友,融入班集体。

三、期望理论策略及其技巧

维克托·弗鲁姆期望理论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正确运用期望理论,以提高管理实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if !supportLists]1.[endif]设置合理、科学的激励目标。

激励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班级的共同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目标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识情况。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if !supportLists]2.[endif]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

激励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需要。奖励什么要适合各种学生的不同需要,要考虑效价。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奖励,满足各种需要,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力,最有效的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有些学生可能喜欢老师的表扬,有的学生可能喜欢物质奖励,有的学生喜欢变现的机会。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内心需要,选择不同的激励形式,投其所好。

[if !supportLists]3.[endif]建立有效的奖赏机制。

在实现目标激励过程中,学生总是期望在达到预期目标后,能够得到适当的合理奖励。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建立相应的有效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来强化,如文具奖赏,表扬等,持续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if !supportLists]4.[endif]建立多种了解学生的渠道。

在实现目标激励过程中,学生的需要,期望,价效都会发生变化,教师要通过QQ、微信等网络聊天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经常对班上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进行不定期的非正式场合的个别谈话,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有效的家长联系工作,也是一个了解学生重要的途径。并将关爱及时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班级的管理之中,。心理学和班级的管理工作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而且还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者,心理健康的保护者,心理障碍的疏导者。因此班主任要认识学生个性的差异,并尊重个性的差异,才能帮助其成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问题,做好人性的教育,从而寻找合理解决问题的方式,才能够真正地做到辩证的“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 班级管理之我见 [J].庄笑月.低碳世界. 2014(21)

[2] 动机与人格[M].华夏出版社,马斯洛(Maslow,A.H.)著, 1987

[3]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M].朝华出版社,王来兴, 2009

ookN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