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畸形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4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巨输尿管
      3.1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1 拼音

shū niào guǎn jī xíng

2 概述

输尿管缺如和发育不全 胚胎期一侧输尿管芽不发育或发育不全,表现为输尿管腔隙细小或闭锁,形成一纤维索。有的管腔间断性狭窄,输尿管盲端扩大为囊肿。

如对侧的孤立肾功能正常,输尿管缺如不易发现,仅于发育不全的输尿管有囊肿时,才偶被注意。有的是于静脉尿路造影时意外发现病侧上尿路不显影,而对侧孤立肾有代偿性增生。膀胱镜检可见膀胱三角区不对称,一侧输尿管嵴平坦,管口缺如。如为输尿管发育不全,管口可于正常位置发现,试插输尿管导管受阻,作逆行性肾盂造影,才能明确诊断。

输尿管缺如或发育不全,一般无需处理,仅有局部囊肿形成或继发感染,才行手术探查或切除。

3 巨输尿管

病因不清楚,可能是末段输尿管壁的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引起局部功能性阻塞,不能传送蠕动波,尿液郁积,导致上尿路扩张积水,输尿管本身不伸长,无曲折,无梗阻,输尿管口松弛。约半数病人的膀胱伴有神经肌结构不良,形成扩张的无张力性膀胱,继发膀胱输管逆流。继发性巨输尿管多因远端梗阻引起,如有输尿管异位开口,开口处有狭窄。

少数病人可无任何症状,常见症状有脓尿、尿频、血尿,腰部或膀胱区疼痛等,这些症状可单独或同时出现。随肾损害加重,将发生肾功能衰竭。静脉尿路造影可发现扩大的输尿管,经膀胱镜和插入输尿管导管,证明并无梗阻性病变。

如输尿管轻度扩大,肾功能尚好,可采用保守疗法,主要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定期尿路造影进行观察。病变局限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时,切除不能传送蠕动波的输尿管段,将近侧断端移植于膀胱;如输尿管明显扩张,同时作输尿管整形修复术。无张力性膀胱合并膀胱输尿管逆流,施行经尿道膀胱颈部分切除或膀胱造瘘术,有时可获一定疗效。如有肾萎缩则作肾输尿管切除。

3.1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右侧输尿管于第三、四腰椎平面,从下腔静脉后经主动脉和下腔静脉间绕向前,再回到外侧的正常途径进入膀胱,系因下腔静脉发育异常所造成。于胚胎期,后肾从骨盆上升至腰部,穿过由静脉干和分支构成的静脉环,如位于静脉环前面的右侧后主静脉不萎缩,静脉血持续循此静脉回流,使其形成下腔静脉,输尿管即异位于下腔静脉后面。

下腔静脉压迫输尿管使尿流郁滞,易致肾盂、输尿管积水和感染,引起持续或间断的中腹部或胁部疼痛。继发结石者常出现血尿。静脉尿路造影发现右肾积水,同侧输尿管呈“S”状或镰状弯曲,内侧弯至脊柱前面。对疑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经膀胱镜通过右侧输尿管插入导管;必要时同时经大隐静脉,将导管插至下腔静脉,摄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右输尿管和下腔静脉的解剖关系,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