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哈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4-18
走进哈密
哈密有“新疆门户”之称,是古代西域联系内地的咽喉要地,是新疆通往祖国内地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有“西域禁喉”之称,是丝绸之路中道、北道两条交通干道上的重要枢纽。区位优势显著,东与甘肃省酒泉相邻,西与吐鲁番、昌吉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地处亚欧腹部、中西亚经济圈范围内,既是新疆向内地开放的门户,又是我国向西开放的主要陆路通道和桥头堡。具有向东向西双向开放的地缘优势,是国家确定的新疆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如今哈密的交通枢纽功能日益完善,形成了以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综合网络。
了解哈密
文化哈密
哈密,因盛产享誉中外的“哈密瓜”“哈密大枣”“哈密奇石”而闻名于世,因哈密精神而广为人知。
哈密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底蕴厚重,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西域与中原文化的荟萃地和交汇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激荡、荟萃交融、和谐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密东天山文化。
生态哈密
雄伟的天山山脉横贯哈密全境,将哈密分为气候、地理环境迥然不同的两个区域,山北是雪山松林草原,山南是戈壁大漠绿洲,融大漠、绿洲、雪山、松林和草原于一体,集南北疆景色于一身,具有“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和“游哈密,走遍天山南北”的特征。
哈密城市规划区面积448.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6.8%,绿化覆盖率达42.7%。生活环境优美,功能健全,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是国家级园林城市之一,宜居宜业。
和谐哈密
哈密为新疆第三大地州,辖一市两县,总人口57.24万。有汉、维吾尔、哈萨克等31个民族,汉族人口占70%。辖区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吐哈油田公司等20多家中央、自治区单位,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优势资源开发,形成了高起点、大跨越的融合经济发展态势。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217.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052元。
地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放在民生之首,千方百计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获得了长足发展。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74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6所,在校中职生7911人。为进一步提升哈密地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走中高职并举的发展路子,现已向自治区提出申请, 2013年在目前哈密地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基础上挂牌成立地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地区始终坚持优先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现有各类医疗机构375个,卫生从业人员4073人,共有床位2309张。有试运行三级医院1所,地区级二级甲等医院1所,中医民族医院2所,县(市)级二级医院3所。各医院配备有核磁共振仪、螺旋CT扫描机等大型医疗设备。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取得更显著的发展。
资源哈密
哈密有“瓜乡、煤都、风库、光谷、枢纽”之称。能源矿产和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资源最为富集、组合优势明显的区域。目前已发现各类矿种76种,占新疆已发现矿种的65%,主要优势矿种煤、石油、天然气、铜、镍、铁、金、石材等,其中铁矿储量位居新疆第一位。铜镍矿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特别是煤炭资源尤其丰富,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占新疆预测资源量的31.7%。占全国预测资源量的12.5%。
“十二五”以来,新兴产业崛起和产业升级加快为地区发展增添了后劲、注入了活力。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加快,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招商引资规模迅速扩大,地区发展已经站在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跨越式发展平台上。
煤产业
煤炭
哈密已被确定为国家亿吨级煤炭生产外用基地。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多、易开采,具有低硫、低磷、低灰粉、高发热量“三低一高”的特点,是哈密各种资源中规模最大、最具开发潜力的第一优势矿种。煤田伴生丰富的煤层气,预测资源量5000亿立方米以上。到2020年,重点规划煤矿项目基本完工,形成煤炭产能2亿吨以上。
三塘湖煤田是全国最大的整装煤田,矿区含煤面积3926平方公里,查明煤炭资源量299亿吨、预测煤炭资源量286亿吨。。矿区含煤43层,可采煤层27层,煤层最大总厚度为106.11米,平均厚40.94米。煤种主要以长焰煤、不粘煤为主,发热量5800-7600大卡,是优良的火力发电和煤化工用煤,大部区域为水平、近水平煤层,适合大型机械化煤炭开采。
目前,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网能源、中电投、国投公司、保利集团、中煤能源、广汇集团、重庆能源、徐矿集团、葛洲坝、酒钢集团等三十多家大企业大集团已入驻哈密进行煤炭资源开发,其中国内五百强企业集团十八家。
煤电
哈密已被确定为国家千万千瓦级火电基地,是“疆电东送”的核心输出口和重要支撑电源。“十二五”期间,哈密地区煤电总装机容量将突破2000万千瓦,到2020年,规划煤电总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以上。根据《新疆电网2008-2015年远景目标网架规划报告》,在“十二五”末前后将建设哈密-郑州和哈密-重庆2条±800千伏直流线路,同时建成750千伏变电站4座,750千伏干线路8条,直流换流站2座。届时,哈密将通过4回750千伏线路与甘肃安西、敦煌联网,通过2回±800线路向郑州、重庆送电。
目前哈密地区先后有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网能源、中电投、国投公司、中煤能源等14家火电企业开展了项目前期或建设工作,设计项目19个,装机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随着这些大规模电网输出条件的形成,哈密将成为“疆电东送”的主要枢纽,为哈密大规模的电力上网外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目前哈密至甘肃瓜州市750KV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已正式投运,实现了新疆电网和西北电网全面联网。
煤化工
依托哈密丰富的煤炭资源,哈密地区煤化工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2015年,规划甲醇年生产规模240万吨、烯烃(MTO)年生产规模100万、二甲醚年生产规模160万吨、煤制天然气年生产规模30亿立方米、LNG(煤基)年生产规模18.5亿立方米、乙二醇年生产规模20万吨、聚甲醛,中油加氢年生产规模1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精细煤化工年生产规模12万吨、粗酚精制项目年生产规模2万吨。
目前新疆广汇、北大青鸟、陕西煤化等多家企业已进驻哈密进行煤化工项目建设。
风电产业
哈密已被确定为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地区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哈密市东南部、十三间房和三塘湖~淖毛湖三大风区,风功率密度≥150瓦/平方米,总面积为51569平方公里,占全疆风功率密度≥150瓦/平方米总面积的66.3%,技术开发量达7549.8万千瓦,约占全疆技术开发总量的62.9%,到2020年风电规划总装机容量达到1180万千瓦。
目前已进驻并陆续开展风能资源测量工作的企业已达31家,建设测风塔80多个,形成了以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团、中电投五大发电企业为首,金风科技、中广核、中国三峡、中节能等其他企业积极参与开发建设的良好局面。
光电产业
哈密已被确定为国家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试验基地,地区全年日照时数3170~3380小时,是全国日照时数非常充裕的地区之一。全年日照时数3300多小时以上,哈密多年平均太阳能总辐射量为6214.66兆焦/平方米,有效发电时数在1800小时以上,是理想的太阳能开发区域,按照规划,哈密地区2015年规划装机总量1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60万千瓦。
目前已有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网能源、中电投、中广核、国电集团等21家企业进驻哈密进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装备制造产业
哈密地区近年来重点和优先发展风电设备、光伏产品、煤机、矿山设备、工程机械、高低压配电及电器、超高压输电塔架等装备制造产业。目前金风科技、华锐风电、重庆海装、北车集团、中复联众等国内风电装备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纷纷进驻哈密,以风电机组、风电叶片、风电塔筒、风电法兰等产品为主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体系逐渐形成,哈密已成为全疆最大的风电设备装备生产基地。同时煤机、电力设备、光伏发电设备及组件加工制造等制造业也已形成强劲发展势头,目前已有特变电工、荣信股份、平煤神马、鑫涛硅业、弗光太阳能等企业进驻哈密进行光伏产品、电力设备、煤机制造项目建设。
黑色、有色金属产业
哈密有色、黑色金属资源十分丰富,主要优势金属矿种有铁、铜、镍、钼等。铁矿是哈密地区最具有优势的矿种之一,分布广、类型全、远景储量大、富矿比例较高;铜镍资源成矿条件优越,储量较大,东天山有色金属成矿带已被列入西部大开发十大重点开发带,围绕黑色、有色矿产资源优势,引进了八钢、酒钢和西宁特钢为主的26家黑色加工企业,重点支持新疆有色、陕西东为、中亚华金集团和红石矿业、西拓矿业、新疆凯迪公司等16家企业进行铜镍资源开发;河南铬钼矿业开发公司即将在哈密东戈壁进行钼矿资源开发,并形成采选能力3万吨/天,届时将成为中国第二大钼资源基地。
建材产业
随着国家对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疆电东送”,“疆煤东运”及“四大基地”的建设,铁路公路枢纽工程、富民安居工程建设相继展开,哈密地区建材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水泥生产规模450万吨/年、玻璃生产规模270万重箱/年;石材荒料开采规模2.6万立方米/年,石板材加工规模285万平方米/年。
特色农产品、食品加工业
哈密农副产品质量高、品质优,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主要农产品加工有棉纱、大枣汁、葡萄酒、植物油、饲料、乳制品、啤酒、肠衣、牛羊肉、麦芽、淀粉、哈密瓜酱菜等十几种加工产品。近年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各类涉农企业5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8家、地区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2家。

哈密欢迎您
未来的哈密,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希望的城市。哈密人民将敞开热情的怀抱,欢迎你们,在哈密这片神奇的沃土上,播撒知识的种子,展开生命新的征程,实现人生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信心满满地共同建设文化哈密、开放哈密、活力哈密,强而精、富而美的和谐哈密!
相关待遇
1.应聘人员一经录用,办理单位相应编制手续,享受国家规定的在职人员工资、津贴、福利、保险等各项待遇。(企业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执行)
2、应聘人员录用到行政单位,博士层次人员定职为副县级调研员,硕士层次人员定职为副主任科员,分别享受相应待遇。
3、应聘人员录用到事业单位,博士研究生工作一年期满,定职为副高级职称,符合正高级评审条件的,优先申报;硕士研究生工作一年期满,定职为中级职称,符合副高级评审条件的,优先申报。
4、应聘人员一经录用,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或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一次性补贴10万元;提供不少于120平方米住房一套,服务满10年,住房归个人所有,并办理房屋产权手续;具有全日制硕士学位人员一次性补贴6万元,提供不少于80平米的公租住房一套。所有引进人员优先享受单位集资建房政策。
5、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引进的人才,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配偶的工作由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参照其随调前工作单位和用工形式予以妥善安置。子女需转入本地区中小学校入学或幼儿园入托的,由教育部门按照优先照顾的原则,妥善安排。其配偶、子女从事“三产”经营活动,可以享受工商、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
6、符合引进条件人员,初步达成意向来哈考察,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费4000元。
7、引进到企业工作人员以企业引才待遇为准。

报名时间和方式
报名时间:2012年12月13日— 12月25日
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投递简历及现场面试两种形式,如下:
1.下载并填写《哈密地区人才招聘报名表》(见附件,后简称《报名表》),并以“报名表-姓名+学校+专业”命名。
2. 请以“简历-姓名+学校+专业”命名个人简历(附电子照片)。
3. 请将《报名表》和个人简历以附件的形式,发送至招聘邮箱[email protected],并以“姓名+学校+专业+应聘职位”命名邮件主题。
4、根据简历投送情况安排现场面试时间和地点,具体内容另行通知。
联系单位:哈密地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联系人:胡尔西旦 赵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