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本主义”的思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论人的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少儿成长教练第九季12舱 , 小火的学习经历和体验之旅,作为未来“有用的资料”的真实记录。

几天来的学习、体验,感触深刻。想说的很多,即便是废话,也值得留下来,作为过程体验者的人生轨迹。

自从登上船长梁晓玲的心理学大船,小舢板、打渔船、邮轮,未来就应该是“航母”了吧?这种大团体学习的新体验,着实令人咂舌!

从7天吸引力提升、21天人本主义入门、21天行动力强化,穿插7天行动力公益、家长教育公益,到如今的“双证”之一的《少儿成长教练》——1月3号起航,31月1号起航《个人成长建构》,赠送的《社群运行》——1月6号起航。我现在是“迷离蒙登、入乡随俗”,是不是2019年将“渐入佳境”呢?

学过的内容中,“自信力提升”是“引子”,“人本主义入门”是“干面粉”,“行动力强化”是矿泉水,现在的“少儿成长教练”是个“发面盆”——我们要在这里发面,结营时应该变成“馒头”,能不能上桌,就看发面和蒸烤这个28天的过程和火候了。

“个人成长建构”应该算“蛋糕”吧?因为馒头是日常食品,家家必备,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父母和学校,离不开“思维导向”、“习惯培养”、“行为约束”。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期完全“散养”,那就会有无限种可能。如果是一味的管束,那就是压抑了孩子的天性。所以应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收与放,培养孩子遵从内心,遵从天性,在兴趣、爱好和敏感度好的方面去发展自己,“趋利避害”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孩子教育。

我们所看的书,影片、文章,都是参考,不是“标准答案”,“美好生活”、“幸福人生”,不过是一种过程体验和个人感受。无论你快乐不快乐,你都能找到自己的理由。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何不让自己快乐呢?

快乐是一生,不快乐也是一生,为何不让自己快乐呢?

痛苦是活着,幸福也是活着,为何不让自己多创造“幸福”的体验和感受呢?

不必在意别人的否定与怀疑,把事情做出来,让自己看到,让别人看到,用行动说话,用结果说话,用改变与效果说话。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能“日行千里”还是只能拉磨,上场子操练操练。行不行的,靠嘴不算,干出活来看!

 

不要活在别人的舌头上,而要活在自己脚下坚实的土地!

一周的“轮值小班”即将告一段落,我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了知道“小班”的工作内容、方式、过程、结果是怎么回事了。人与人相处,进退之间,合作之间,共赢之间,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决定整件事情的。内因不发挥作用,外因不过是个不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如何启动内心——利益、愿望、诉求,明白对方想要什么,“投其所好”,满足需求,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否则,石头里蹦出个孙悟空,不过是个神话。这也正是我报名双证,要加强学习的自己缺乏和急需补充修正处。

沟通,是相互的,单方面努力,无效。

作用,是相互的,单方面努力,无效。

学习、实践、体验,是一条龙的,缺少环节,纸上谈兵,无效。

“讲的很热闹”,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不能切实有效的改变思想、行为和结果,无效。

从内心出发,在具体事情上实践,用行动去改变想法与结果,是“重在过程,重在体验”的根本,也是船晓梁玲的心理学与别家不同之处。

缺乏实实在在做事的实践与体验,不过是纸上谈兵,空有理论的心理学,不可能会有落地的行为改变,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还是那句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我相信船长梁晓玲的心理学教程,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硬头货”,不是听着热闹、看着花哨的“花瓶”、摆设!

我相信我会在所学的内容与过程中,踏实应用,锻炼、成长与改变!

前段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忙于“公务”,忽略自己的个人成长,昨晚把喜马拉雅直播间继续录音建设布置,相信用不了太久,会越来越好用的!现在是V3,15分,几天就会V4的,一直升上去,会成为好用的工具。

从今天开始,把学习的书用直播间录音,自己听会一整段一整段的听,同时可以兼顾其他事。也可以为学习心理学的同行者或者后来人提供方便。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天下诸事,莫不如此。

这,算不算“人本主义教育”的一大收获与贡献呢?

日后是否履行诺言,敬请拭目以待!

2019年1月9号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