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活在当下,不念过去,不惧未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乱世佳人又名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米切尔唯一的长篇小说。它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从几位青年男女的角度描述了历尽战乱后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

这部小说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女主人公斯嘉丽和男主人公白瑞德之间缠绵至深却又充满了遗憾的爱情,但是我想说:它不仅仅只有爱情。

小说中,男女主角以及其他书中人物在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更是让人折服与敬佩。生命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换为更加具体的话就是:活在当下,不念过去,不惧未来。

                1永远与时俱进专注眼前

在小说中,斯嘉丽早已深深爱上瑞德,只是不自知罢了。因为他们本质上都是同一类人:那就是永远专注于眼前,永远地与时俱进。

在当时那个年代,南方是非常保守的,他们要求女人只能是男人的附属品。不管愿不愿意,她们在男人面前必须是小白兔般柔弱的、楚楚可怜的。只有这样她们才能找到一个心仪的男子结婚,然后安心做家庭主妇。

社会上的事情,经济也好、战争也罢,那都是不允许女人们掺和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南方女人大都顺从而软弱,也都满足于这样安逸不变的生活。

不止女人,男人们也都沉醉于这样田园式安逸的生活。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病态般地执着于庄园生活,当奴隶制度被废除、庄园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他们的世界就崩塌了,再也没法站起来。

如果没有战争,他们的生活也是足够美好的。但是历史前进的车轮是不会为谁而停留的,想要阻挡结果只能是被无情地碾压。

很幸运,斯嘉丽并不是执着于过去的人。她留恋却不沉迷,她明白生活永远是向前的,只有专注于眼前才能摆脱贫穷无依的生活。

曾经的斯嘉丽家里有着盛产棉花的塔拉庄园,有着豪爽能干的父亲,有着温柔值得依靠的母亲,也有着闻名全佐治亚州的美貌和数不尽的追求者。

战争前,她是父母宠爱的掌上明珠,是无数帅气追求者们眼中的公主;她有着数不尽的漂亮衣服和各种各样精美的食物,她天真烂漫、生活无忧无虑,从来不知人间疾苦。

可是战争来临后,这一切都毁了。无比依赖的母亲去世了,能干幽默的父亲疯了,家里的粮食和财产被洗劫一空。没有一丝预警她就就从天堂来到地狱,人间的艰难统统经历了个遍。

曾经衣食无忧的大小姐下地干农活,挨饿受冻是很平常的事情。她也无数次怀恋塔拉的美好生活,怀恋母亲和清醒着的父亲;她也在午夜一人时痛哭,在坍塌的废墟上倒地不起,也曾深深埋怨命运的不公。

那样的日子是她一生的梦魇,她曾经发誓再也不要过那样的日子。所以她专注眼下抓住一闪而过的机会,想尽一切办法挣钱。她来不及为逝去的庄园制度缅怀,也来不及为母亲的去世和父亲的疯癫过度颓靡。

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奋斗成功摆脱了挨饿受冻的日子,而这一切都在于她努力经营好现在的生活。

正所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所以在战败之初,即使社会上对于女性抛头露面的容忍度几乎为零,但是斯嘉丽仍旧是不惧别人诋毁与指点开始了自己的经商之路。

她知道社会已经变了,过去的一套不再适用。要想继续生活好那就必须做出改变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她活在当下不惧流言,义无反顾地走自己的路。

            2沉迷过往只能被社会抛弃

书中的另一个人物阿希礼则与斯嘉丽完全相反,他属于极其留恋逝去庄园生活的那一类人。所以在旧世界被毁灭新世界即将建立起来之时,他不愿意面对现实,依靠书本来麻醉自己。

他是勇敢的人,上战场时他毫不犹豫,哪怕死亡就在眼前他也毫不退缩。可是他也是软弱的,他没有勇气接受新生活与新世界。

在身边的伙伴们都在为生计忙碌,逐渐适应社会时,阿希礼仍沉迷于旧日的生活中。他在新社会里过着旧日的生活,以此来维持那一点点可怜的幻想。

他总是陷入窘迫的境地,本应该维持生计的钱财用于买各种书本和艺术品,妻子和孩子却跟着他挨饿只能四处借钱;让他去经营斯嘉丽的木材厂,从来就没有盈利过总是亏损;

妻子媚兰向斯嘉丽评价阿希礼:他不能干。我想这更多是一个妻子善意的维护,阿希礼无疑是优秀能干的。记得在最初,他的箭术、马术和管理才能在全佐治亚州都是数一数二的。

可是为什么他在新生活面前无所适从?我想不是不能而是不愿,他总是怀恋过去而拒绝活在当下。

他接受不了与市井上的商人谈论充满了利益往来的生意,他无法放下自己的自尊附和他人。他像个小孩子一样天真地认为世界应该是他理想中的样子,应该人人崇高、美好得没有丝毫瑕疵,欺诈与瞒骗是不存在的。

可是他不明白,理想和现实永远有差距。生活的美好也恰恰在于它的不完美,在于苦苦挣扎于其中的人们不时闪现出的人性的光辉。

他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意识到与他理想中的世界相去甚远。而这并没有让他努力面对,反而是把自己束缚在对旧日的怀恋中,不愿挣脱。

所以最终阿希礼放弃了融入新社会,而社会最终也抛弃了他。

              3 不惧未来就能遇见希望

媚兰是阿希礼的妻子,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女子。明明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却能够成为斯嘉丽这样无比坚强的人的精神支柱。

她的勇敢与坚定不是体现在外表,而是源于一种内心的丰盈和坚定。她饱读诗书,但是并不像阿希礼那样沉迷于过去,而是勇敢向前看。

正所谓乱我心者明日之日不可忧。她明白社会的变化与自身的处境,却不曾惊慌失措而是有条不紊地面对。

没有粮食钱财,那就努力干活,即使是生产后不久身体还很虚弱。她在大太阳底下摘棉花,悉心地照料养的小鸡,并不认为明天一片黑暗。

在斯嘉丽为明天而烦恼而迷惘之时,媚兰给予了她深深的安全感。在媚兰身上,斯嘉丽总是能够找到让她心安的感觉就像是以前妈妈带给她的那样。

是的,媚兰与斯嘉丽妈妈的共同点就在于:不管生活多么糟糕多么纷乱,她们也总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步调,一步一步走出希望。

即使遭遇了无数巨大的不幸,她们也并不为明天担忧。她们在乎的永远只是今天,在乎的永远是如何一步一步解决眼前的问题。

是如何解决吃穿问题?是怎么在游荡的北方士兵进来掠夺时守护好粮食财产?是怎么恢复庄园的生产,适应这如今的新世界?

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曾经提出过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是指当人经历了巨大众多的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所产生的无能为力消极逃避的状态。

我想对于明天过度担忧与紧张也是造成这样一个现象的原因之一,因为不自信总是害怕明天来临之际自己无法很好的面对。所以整日沉浸在焦虑与彷徨中,无法集中精力于当下,一步一步做好每一件事情。

殊不知,一件事情当你真正行动去做时,往往会发现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困难。之前的担忧与焦虑完全是杞人忧天,是自我设限的一种行为。

而媚兰由于内心的丰盈与坚定,她始终按着步调一步一步来,相信过好现在的时光,明天就一定会更好。毕竟明天也是由今天所堆积起来的,把握好了现在又何必去忧愁明天呢?

                4活在当下,勇往直前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仍旧热爱生活才是真正的英雄。在乱世佳人这部小说中,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选择,斯嘉丽和媚兰选择的是活在当下勇敢面对,而阿希礼则选择逃避到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所以他游离在社会之外,如果不是媚兰的呵护与斯嘉丽的接济,我想他没有办法在新世界活下去,更别提生活得有意义与价值了。

由这几人不同的选择我联想到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以前的锤子科技创始人、开办了牛博网也创办过培训学校的罗永浩在公司破产后,靠着直播带货挣钱还债。

罗永浩的选择与斯嘉丽和媚兰的选择何其一致。

而对于网友们纷纷表达惋惜的言论:直言罗永浩数次大起大落最后还是落得个这么样的下场,仿佛直播带货是罗永浩永远也无法爬起来的证明。

罗永浩也大方表示,这是自己正当挣钱的方法,没有什么值得羞愧的。现在自己很充实,相信自己以后能够再次创造辉煌。

我想面对生活困境,这才是应该有的态度。曾经的辉煌毕竟是过去时不必沉迷,明天还没有到来也无需担忧,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我想这句话放在今天仍旧适用。只有我们专注于当下勇敢面对,行动起来而不是沉湎于过去亦或是焦虑于未来,我们才能够一步一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把握好现在,用自己的奋斗去创造独属于我们自己的明天。曾经的美好光辉和对未来的期盼规划是带给我们力量的源泉而不是束缚我们前进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