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不知终点的旅程》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2020年春节,从来没有想过会在特殊时期中度过!虽然提前做些准备,在家陪伴高三学子苦读,仍然会受到外界影响,让人担心害怕、烦躁不安。于是我的生活渐渐变成了每天看书、画画、做饭,偶尔打点小游戏,其实也挺惬意的。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都不能遮挡心中的阳光!

刚好年前拿到期盼已经的康林老师新作《一趟不知终点的旅程》,一口气拜读了一遍,今天开始二刷。看完后,我总觉得自己该写点什么,内心的感受不少:开心、温暖、平静、沉重……

开心,是因为终于有一本实操性很强的专业指导书出现!特别是书中的第二部分“经验笔记”,有很多的套路,完全可以直接运用到个案中,纯粹的拿来主义!这些年,我看过不少国外的心理治疗书籍,发现实际工作中可运用的不多,而且有些与中国的文化有冲突。当时很迷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到处寻求帮助,也走了不少弯路。国内的专业书籍五花八门,而且我发现作者真正从事临床一线心理治疗的为数不多。这本书,正是我心中期望的内容:个案笔记、治疗经验。第一部分“个案笔记”,更多地呈现了心理治疗的核心: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关系。透过在治疗室当下发生的人际互动,发现其固有的、僵化的人际模式。然后在后续治疗过程中,不断地在治疗师那得到内心的需求,从而发展出新的人际关系。再将这种模式运用到现实生活、工作中,增加自我效能。第二部分“治疗经验”,归纳介绍了很多技术,比如:转换角色、过程回顾、抓住情感脉络工作、悬置、梦的解析等。这些运用的目的是让潜意识意识化,促进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书中提到的现代东方家庭治疗。正是因为中国文化特色“家”的概念已经深入骨髓,我们内心深处压抑的情感往往都跟家庭里重要的他人有关。无法表达的后果是让自己痛苦不堪!

温暖,是因为书中呈现了不少因心理治疗有效,战胜疾病,而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回归社会、热爱生活的患者。心理治疗、咨询是需要条件的,书中提到的是动机、反思能力、人格偏移度。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这是接收个案首先要做事情-评估!没有评估就没有治疗!我们需要的是在治疗中不断地评估,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案。我想说的还有一点,经济实力。对于精神科疾病的患者,服药+心理治疗,费用也是值得考虑的。

平静,是因为经历了5年多的心理治疗、咨询,自己也成长了不少,内心变得比以前更加的成熟、稳重、淡定。从最开始带有满腔热情,很想帮助别人,到现在更多地认识到心理治疗不是万能的,也有很多的局限性。治疗师最终将走下圣坛,成为真正的人。中间经历了:大胆(啥个案都接)-焦虑(过度卷入)-迷茫(质疑自己,适合继续吗)-淡定(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尽力而为)。现在的我,更加能明白工作时尽心尽职,生活时亲情、爱情、友情更加重要,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

沉重,是因为书中提到5年、3年的个案,让我觉得还是有些沉重。这得多么考验心理治疗师:盲目的信心+无限的耐心!还有患者的恒心!我的个案也有2、3年的,说句实话,患者、治疗师都很不容易。中间的艰辛,只有做过长程心理治疗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在此真心感谢康老师!自从2013年认识康老师后,才真正踏上心理治疗之路。3年多存在人本主义的讨论式小组学习、督导,是对我帮助最大的培训,常常滋养着我的心灵,激励着我继续向前!此时,想到一句话“一名优秀的心理治疗师,不是他技术有多好,而是人格魅力在吸引来访者”。

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