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中拥有“优しい”特质,为什么日本动漫非常推崇温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将日语中的“优しい”(yasashii)简单地翻译为“温柔”并不完全准确。日本动漫中逐渐刻板化的“优しい”,指的是态度上待人谦和可亲、观念上对他人包容兼蓄、人格上使他人安心和信任。简而言之, 日本动漫中拥有“优しい”特质的角色容易与他人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 。

“优しい”备受推崇的原因,追溯起来要从日本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讲起。

日本约75%的国土属于山地丘陵地带,适宜人类居住的小规模盆地或平原则零散地分布在国境内,这导致了古代日本各个居民点之间的人口交流非常困难。

由于水稻的耕作需要团队协作、频发的自然灾害要求人类互相依存,古代日本逐渐形成了以村落(或部落)为单位的生活圈与社交圈。

而出于方便管理的目的,为了强化以村落(或部落)为单位的生活圈,古代日本的幕藩政权出台了一系列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

在地缘、生活需求和政策的共同约束下,村落(或部落)中的居民牢牢依附于自身所在的生活圈。而试图脱离原本生活圈的流浪者,除了政策上不被允许,自身也很难被新的生活圈所接纳。

例如《火影忍者》的设定中,忍者这一群体在忍村建立之前以部落为单位、在忍村建立之后以村落为单位,都是古代日本这种小生活圈模式的再现。而脱离村落(或部落)的忍者被称为“叛忍”,对应于试图脱离原本生活圈的古代日本流浪者。

当这种小生活圈模式强化到一定程度时,集体的利益与和睦甚至可以凌驾于道德伦理之上。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日本村落(或部落)出现了“村八分”的约定俗成的制裁方式:对于严重违规违纪(例如破坏了集体的荣誉)的个体村民,全体村民联合起来对其执行“绝交”的制裁。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绝交”不单只是冷暴力,受制裁的居民在生活中必需的肥料、煤炭、水源等资源都将无从入手,也就是失去了在这个村落中生活的最低限度条件。

近现代之后“村八分”的制裁已逐渐在日本社会中消失,然而能够凌驾于道德伦理之上的集体主义文化仍潜移默化地存在于如今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

包括动漫在内的日本文化作品中,常常出现“羁绊”、“归宿”等主题,强调个体融入集体的必要性。反而言之,这种现象便是日本文化中潜在地对于“社会性死亡”的恐惧。动画作品《声之形》、《三月的狮子》所探讨的校园欺凌话题,便是这种对于“社会性死亡”的恐惧的集中体现。

回到日本动漫作品的视角。以死神火影海贼柯南为例的民工漫可以通过收视率和剧场版票房来实现商业上的盈收。但是,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动漫作品的盈收方式只能是碟片、手办、周边等动漫衍生产品的售卖,而这些衍生产品的实用价值远低于收藏价值。也就是说,大多数动漫作品为了存活下去,就必须讨好愿意为动漫衍生产品付费的群体。

而愿意为之付费的群体,通常与日本社会语境中的“宅”群体有较大的重合。

日本社会语境中所谓的“宅”群体,近似于中国社会语境中的“动漫厨”群体,指的是重度的亚文化痴迷者。仅仅是喜欢ACG作品的程度并不会在日本受到异样的目光,然而“宅”群体却会被日本主流社会所排斥和轻蔑。

这种排斥和轻蔑虽然不至于达到古代日本“村八分”制裁的程度,但也会对受排斥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与阴影。为此,日本的“宅”群体往往自我压抑地隐藏在人群之中,在ACG作品中寻找内心的藉慰和精神的依托。

总而言之, 愿意为动漫衍生作品付费的“宅”群体,潜在地对“与他人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有着精神上的渴求。

当拥有“优しい”特质的角色是一部动漫作品的主角时,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将自身代入于主角的角色扮演中,无需付出任何代价便能获得“与他人的牢固的人际关系”。

当拥有“优しい”特质的角色是一部动漫作品的配角时,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则能够将“现实中自己无法与他人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的事实,归咎于现实中的他人并不具备动漫配角那样的“优しい”特质。

久而久之,为了讨好这部分愿意为动漫衍生作品付费的观众,日本动漫形成了对“优しい”特质的推崇,而“优しい”也在刻意的推崇中逐渐刻板化。

动漫作品中也存在对这种刻板化“优しい”的反对,例如2015年播出的动画作品《吹响!上低音号》中有这么一段台词:

“优しい”这种词,是夸没有其他优点的人才用的吧?

《吹响!上低音号》第1季的主题包含了对于“为了融入集体而牺牲自己的个性”的反对、对凌驾于道德伦理之上的集体主义的批判,这一主题具体到设定层面,则是对在其他动漫作品中逐渐刻板化、同质化、泛滥化的“优しい”的否定。

当然,像《吹响!上低音号》这样冒着销量暴死的风险追求艺术表达的动画作品毕竟是少数。

归纳而言,大部分日本动漫对“优しい”特质的推崇,比较多地来自于日本历史文化中对于“社会性死亡”的恐惧。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作品承担着为观众提供内心的藉慰、精神的依托的社会要求,因此日本动漫推崇“优しい”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