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执念,做减法人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8

如今的 社会 ,太多的欲望,太多的诱惑,让我们的心蠢蠢欲动。人生的种种苦恼,总混杂在我们对物质的追求和对物品的执着中。所有烦恼皆因欲望而起,一切都为庸人自扰。

作者山下英子,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杂物管理咨询师”。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理,而由此获得灵感,创造出了一套通过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灵环境的“断舍离”整理术——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几乎没有人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到释怀。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如何放手,才能坦然地接受烦恼,甚至衰老、病患和死亡。

生命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也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断舍离。

1、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是立足当下和自我,思考和物品之间的关系,并延伸到人际、婚恋、事业、家庭、时间等领域,强调的是一种自我,当下的生活方式。

它的概念非常简单,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丢弃,通过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浑浊,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实际价值并且仍在发挥作用的物品,其实只占所有物品的两成,而且,绝大多数时候光靠这20%的东西足以应付(80%)生活了。

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是在不断变化的。罗伯特.赖特在《洞见》文中就已经阐述过:人生的快乐稍纵即逝。我们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当缘尽了,就应潇洒地放手。不仅对物品,对其他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2、放下执念,有舍有得

断舍离说起来容易,但是实际践行起来是很难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而物品其实是物与感情的综合体。家里的一切东西都或多或少参杂着与主人有着千丝万缕的故事色彩,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

有很多东西不舍得丢,有很多东西不舍得忘。比如衣柜里多余的一件衣服是我们要处理的一件杂物,但是这件衣服也许是重要的人送给自己的,它的身上多多少少都会附带着主人的小故事。

对现在的自己来说,附着在物品上的沉重的“执念”是不需要的。怀着这种态度处理杂物,会让物品和内心产生更剧烈的联动性。当处理掉作为 情感 依附的物品后,上面附着的 情感 越是沉重,内心就越能感受到什么叫轻盈。从表面看,我们丢掉的是杂物,但是同时我们丢掉的还有看不见的世界——内心“多余的执念”。

有些事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所谓“舍”,就是佛语中的“施舍”之意;而“弃”,即“废弃”的“弃”。舍弃,或许就是人生的一种解脱,因为有舍才有得。

3、活在当下,减法人生

断舍离的禅意是一种减法的生活哲学,通过不断的断与舍,让生活变得简单、舒适、自在。当我们越是能够清楚认识自我,明白那个现在自己所处的位置,就会不再拘泥于现状,不再计较生活中那些琐碎的事情,不再纠结于生活中的苦难与不幸,也不再易受情绪的影响。

不管年龄如何,不管 健康 与否,明白了舍弃的辛苦,才会更慎重地对待获得,逐渐形成自己的主体性的生活方式。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的人,才能更有自信。

活在当下,不断深入断舍离,找回自由呼吸的美好空间,怡然自得地享受人生。人生的断舍离,化繁为简,方得内心淡然。我们拥有多少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物质的坚守中,能拥有多少快乐。回归简单的心灵,学会减法生活,心没有枷锁,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

4、结语

日常生活中必要的并不是“未来”,而是“当下”。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它没有彩排,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一次演出,便是最好的珍惜。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将自己的人生变得简单、淡然、从容,学会放下生活中不必要的包袱和累赘,去享受人生的奥秘,你会发现,人生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