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 有什么典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11-18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意思是指将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急作战,(胜败乃一瞬间之事,战机不可失)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如再请命,怕是贻误战机)。现代引申义为在职场中,由于特殊情况或突发状况,员工先自行应变处理善后,事后再请示汇报的情形。出自《孙子兵法·九变篇》。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指将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急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最早的记载,出自《孙子兵法·九变篇》,原话是“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而宋代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中,则有关于“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一完整的表述。

联系古书,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军在外作战,为了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可以不用事事请示君王、等待君王命令,对于千里之外不了解实际战局的君王,下达了错误命令可以不执行。

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既然皇帝的命令都可以不执行,那么上级的命令只要不合时宜,当然也可以不执行。

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一旦在外的将领“不受军令”,那么就必须用事实证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否则就要背上“大锅”。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典故

春秋时期,齐国人孙武写一部兵法献给吴王阖闾,阖闾十分高兴,就请他为吴国练兵,借以验证其兵法的可行性。孙武将吴王后宫妃嫔集合起来训练,这些娇妾们不听使唤,孙武下令斩杀两个队长,并对吴王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春秋·齐·孙武《孙子兵法·变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3回:“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