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首章解读(1)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关于《中庸》首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解读。

  上天赋予人的自然禀赋就叫做性,顺着人的自然禀赋行事就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去修养就称做教。

  通行的解释都是这样的。这样解释也没有错,只是上天赋予的自然禀赋是什么?怎样做才称得是按道的原则去修养?却又不免让人费解与迷惑!

    人从基本粒子、夸克,无机物、有机物,植物、动物演化而来,必然也携带、遗传了它们的基因。既然无论草木禽兽,都努力求生存,或者不得己情况下,退而求其次,通过繁衍后代,保存自己基因,以求存在。既然存在求生感,就都有惧死之心。人也不例外,惧死之心,人人有之。这惧死之心,算得上天自然赋予的禀赋,是本性。

  当然,万物之所以相区别,就一定具有成为其物的内质,我们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所以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为瓜种豆种具有发芽生长为瓜为豆的内质。人所以别于草木禽兽,也具有这种内在本质。这是上天赋予的禀赋,也可称得上性。

  还有,有的人,生得高大英俊聪明睿智是男;有的人,生得矮小丑陋愚蠢是女,虽然有一定的后天影响,但更多的是"豆所以为豆、瓜所以成瓜”的天赋禀赋,这也算是性。

  除此三者,实在再无其他上天赋予的自然禀赋了。所以,所谓天命之谓性的性,就是惧死求生、人之所以成为人、人之所以别于他人的自然禀赋。

  至于这人性,是善是恶,这自然禀赋中,看不出任何端睨。所以,古今中外,关于人性是善或是恶的说法,实在不值一驳。所以,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大体是中肯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心学大家阳明先生也认识到了这点。至于他所认为的"良知之心,人皆有之”的这良知,也不是人天生就有的。其实这良知,只是个是非对错之心。而这是非之心,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在与周围社会环境互动时,受周围人的暗示丶引导,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什么是对的可以做的丶什么是错的不能做的是非判断观念。说白了,就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善恶无关。刚生下的婴儿,受人事环境影响不深,没有是非对错观念,所以他饿了,就寻奶吃,吃不到就哭。至于吮奶时,是否应该轻点,不要咬痛了母亲,他不会去考虑;再如有同胞兄弟抢他奶吃,他会去推去哭,也不会怜恤应该分一点给兄弟吃。这一点,与大多数动物没有太多区别,都只有个求生的本能之心,有个不能存活的恐惧之心。孟子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这话说对了一半,就是人皆有怵惕之心,至于恻隐之心,却不是人本有的,只是观察别人的遭遇后,联想到自己时产生的,是从怵惕之心生发出来的(所以,对自己都敢残忍的,你要小心了,别指望他会对你仁慈。竖刁自宫以求宠,所以敢让曾经的恩主齐桓公饿死宫中;王振自宫以求官,所以顾几十万大军生死不顾,只为一己衣锦还乡荣耀而在大雨中延迟时间,致有土木堡之变)。这是因为人作为主体,无法认识自己,只能通过认识客体,然后根据客体的反应,来认识自己(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笫一章)。这就如同我们看一座山,山是什么样的,眼睛本身无法认清,必须通过照射在山上的光线,反射到眼睛的感光体后,才能清楚山的模样。孟子认识不到人本只有怵惕之心,而恻隐丶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只是由怵惕之心生发,所以无法自圆其说,后面只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把个"怵惕之心”干脆舍了不提。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丶是非之心”不段,但这四心,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作为社会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如媒体报道的从小由狼喂大的"狼孩”,哪有什么"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丶是非之心”?再如,封建社会,可以一夫多妻,那时,谁会因为娶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而觉得不对而内疚?

  所谓善恶,只是人为观念区分而成的。于我或大多数人认可、有利的,就是善的,反之,则是恶的。《传习录》有段话:"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

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

侃未达。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从  这段话,可以看出,花本无善恶之分,于我有利有用、我需要时,就是善的,碍我妨我、不需要时,就是恶。人常说:没有无用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东西,与这一个意思。刀,用来斩荆棘开道路,它就是兽医的,用来砍人犯法,就是恶。所以说,善恶无定体,观念使成之。

  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上天赋予的自然禀赋,我们可以得知,《中庸》所谓的性,只是人物均具有的一种禀赋特质;也可以推导出,它所谓的人性,只是针对人的自然属性而言的。

  "率性之谓道”,什么是道?儒家道家说法不一,这里就不一一分别论说。但综合起来,两家说法本质上,简而言之,就是“道者,导也”。道,就是导向、引导。顺着自己自然禀赋这个导向,去引导去发展,就叫着道。违背了自然禀赋这个导向,就是违道。《中庸》说!“"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这句话意思,实际上就是说,鸢鸟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跳,界限分明,各有自己的活路,互不妨碍。鸢鸟按它能飞的本性,在天上飞,鱼儿按它离不开水的本性,在水里跳,你走你的阳光大道,我行我的独木小桥,各不相妨相害,这就是行了禽兽相处之“道”。《中庸》还引用《诗经》的话:"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使一家中,人人各安其分,各司其事,老婆和自己亲密配合,兄弟之间和和气气。家庭和睦,妻儿高兴。这就是行了家人相处之"道”。《中庸》还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天地万物,各按本性生长发育,互不妨害,这就是"天之道”。所以,道,其实就是一个导向,一种引导,使各成其性,各有所成。这时所谓的"道”,还是一种自然状况,还没增添社会因素在里面,这时的"率性”的人,还是一种按自然禀赋而自然行之状况的人,还是从人的自然性方面来讲的。

  “修道之谓教”,按照道的原则来修养,就称作教。什么是道的原则?就是各自按自然禀赋去生长发育、去生存生活,而互不妨害。为什么要"修道”?就只因人毕竟不同于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人有思想,知善恶,有主观能动性,有社会性的一面,如果一味按人的社会性一面去行事,有的人,就会损人利己,甚至害人害己。这一点,与草木禽兽不同,草木禽兽只要自己能生存下去,就满足了,所以禽兽,一般来说,只是饿了就吃,吃饱了就睡,很少吃饱了还去捕杀其他动物,害人不利己。既然人不同于禽兽草木,不按本性行事,不按"道”这个导向走,那就得修正,使其按道这个导向走,根据本性行事,而不妨害他人。这个修正的过程和行为,就称做为"教”。

  所以,当明白,《中庸》所称的“教”,不只是单纯的老师传授学生学问知识,更多的是指社会各方面引导人既按本性潜质去发展,同时又不妨碍他人按本性潜质去发展。我们说"道德”,道者,导也;德者,得也,合在一起,意思就是引导使各利其得,使各有所得。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已欲达,则达人”。《中庸》所说:"在上位而不凌下,在下位而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

  庄子说:"庸也者,用也”。所谓中庸,其实就是中道之用,而所谓中道,就是互不相害、互相成就、互利互助之道。《中庸》一书,无论是讲“凡为天下有九经”,还是讲"四达德,三达道”,都是教人"既成已,又成人,进而成物”这种互利的办法。而这种"成己成人成物的办法,无它,只是一个"诚”,所以,可以说,"中庸”之道,唯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