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都市圈 南昌如何作出省会城市应有的贡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27

开篇语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都市圈”的概念。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出台50条举措全力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

本报今起推出“崛起·南昌的大都市圈机遇”系列报道,从多方面探寻南昌如何地把握机遇,更好地打造“大都市圈”,切实发挥“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作用。

江西出台50条举措全力支持“大南昌都市圈”的发展,对于南昌来说,机遇已至。南昌如何充分发挥构建“大南昌都市圈”的核心引领作用,作出省会城市应有的贡献,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值得期待。

现状

作为省会城市南昌首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年2月,江西各地GDP陆续发榜。根据公开数据,南昌GDP增量为271亿元,九江286亿元的增量位居全省第一,赣州283亿元的增量位居全省第二。不过,南昌的基础更为牢固,GDP总量在5000亿元以上,赣州和九江尚未突破3000亿元。

首位度可以比较好地衡量一个省会城市在省内的强势程度。

江西省委党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郭金丰告诉记者:“南昌市的首位度2015年为2.02,2016年为1.98,2017年为1.98,2018年为1.94。武汉市和湖北省省内第二大城市宜昌市的GDP比值、长沙市和湖南省内第二大城市岳阳市的GDP比值都在3左右。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南昌的首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力

江西出台“50条” 全力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

去年7月,江西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打造“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设融合一体的大南昌都市圈。

今年,“大南昌都市圈”写入我省政府工作报告后,引发网友关注。

3月,江西印发《关于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从建立协调工作推进机制、完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体系等9个方面出台50条措施。俗称“50条”。

“50条”一推出,也让外省媒体关注,《每日经济新闻》用了这样一个标题来报道此事:“‘小透明’南昌的大野心”。

郭金丰认为,南昌要担当省会使命,发挥省会优势,把南昌这个江西经济龙头扬起来,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大开放的力度。省里正在准备出台大南昌都市圈“1+5”规划及相关支持政策,大力推进大南昌都市圈建设,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南昌省会城市的引领作用,坚持高标定位,强化首位担当。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各种支持优惠政策,真正发挥政策应有作用。

释疑

“都市圈”和“都市区”有什么不同?

细心的网友发现,两年前不是提出过“南昌大都市区”吗?“大南昌都市圈”和“南昌大都市区”有何不同?

2015年4月,南昌大都市区概念正式在《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中被提出;2016年8月,由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南昌市政府组织编制的《南昌大都市区规划(2015-2030)》正式对外公示。

记者了解到,南昌大都市区面积2.3万平方公里。南昌大都市区包括南昌市域,抚州市的临川区、东乡县,宜春市的高安市、丰城市、樟树市、奉新县、靖安县,上饶市的余干县和九江市的永修县,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

而“大南昌都市圈”范围明显大了很多!

江西省发改委地区经济处副处长付桂生告诉记者:“大南昌都市圈包括了南昌和九江全域,赣江新区全域,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奉新、靖安、东乡、临川区,鄱阳、余干、万年。相关政策上述地区都可以享受,接下来还在编制‘规划’,也就是总体规划,另外还会编制专项规划,综合交通、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空间布局(国土)、城镇规划。大都市区是以南昌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周边小范围,包括丰樟高、永修。都市区概念小,都市圈辐射范围更大,会辐射周边县城。”

“都市圈”是经济概念还是区划概念?

付桂生表示,“本次‘50条’里提的大南昌都市圈实质是经济功能区的概念,不涉及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是有一定的发展规律的,如果它本身有这样的内在联系,政府就要进行引导。我们的(初衷)就是想怎么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硬性调整行政规划”。

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说,中心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集聚的过程,吸收区域内资源做大做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中心城市会产生溢出效应,对周边城市发展产生辐射作用。中心城市被期待在实现自身做大做强之后带动区域发展。

很显然,提高南昌的首位度成了全省的共识!

据悉,江西已经建立高位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成立都市圈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都市圈发展工作。同时,南昌市和相关设区市建立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采取轮值制每年举行工作会商会。

让都市圈“市民”最兴奋的是被“赋予更大的自主发展权”。“50条”透露,除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不能下放或委托的事项外,省级审批权限原则上均下放到都市圈设区市政府。鼓励都市圈市县先行先试,国家和省在土地、金融、财税、投融资、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开放型经济等领域部署的各项改革优先在都市圈试点。支持都市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