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水综合治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5
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水利建设的号召,新中国成立后,蕲春县委和县府对蕲河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规划和整治。他们根据历史经验,制定了全面的综合治理计划,包括上蓄、中灌、下排三个阶段。到上世纪80年代末,沿河两岸建起了151座水库,总容量达到55.5亿立方米,其中大同水库最大,蓄水量达到26.95亿立方米,控制着485.5平方公里的流域。这些水库的建设,使得大坝以下的蕲河干流长度缩减至90公里,大大提升了防洪能力。

在中游,通过建设以大同渠系和花元渠道为主的灌溉系统,包括1294条干支斗渠道,总长度2298公里,如六溪冲、油铺河等渠道和85座渡槽,以及146处隧洞和17处倒虹吸,实现了66.5万亩土地的自流灌溉。下游历史上四河分流,水系复杂,时常发生灾害。1950年至1956年间,修建了赤西堤和赤东大堤,将四河合并,解决了洪水灾害问题,提高了沿江地区防洪能力。同时,排灌闸和机电排灌站的建设,如101座排灌闸和180座机电站,有效防止了涝渍灾害,改善了沿岸地区的农业条件。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进,蕲河干流和支流开始进行裁弯取直,以增加耕地和改善冷浸田问题。据统计,仅磨石岭工程就缩短了河道10.9公里,其中磨石岭位于张塝和青石交界,因地形限制河流绕行,造成水流不畅。1976年至1978年,一万多名民工参与,开挖新河道,延长河堤,总计完成土石方283.4万立方米,投资125万元。磨石岭工程不仅减少了河流弯曲,改善了6500亩冷浸田,还通过利用原有河床扩大了3400亩耕地。这些改造工程显著提升了蕲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