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究竟是才女,还是破坏别人家庭的绿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9

她是民国有名的才女,被世人评为“民国四大美女”之一。

她举止有度,谈吐从容,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充满了美感,充满了生命力,她便是林徽因,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奇女子。提起她,会想到《你是人间四月天》,会想到“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千古绝叹。

只可惜“自古红颜多薄命,不许人间见白头”,她一生的快乐与苦难,幸福和哀愁,都定格在了五十一岁的年华。从此,祸福轮换,任后人评说。

提到林徽因,我们自然会想到她的风华绝代,她的万古风情,以及她和徐志摩那一段离人愁绪的苦恋。

林徽因初次见到徐志摩时,只有十六岁的年纪,那时的徐志摩是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门下弟子。一场突如其来的舞会,让十六岁的林徽因闯进徐志摩的视野,也占据了整颗心。

此后,徐志摩常常找借口去探望林长民,看望林徽因。渐渐地,两个人因为对文学的热爱让灵魂发生了碰撞,徐志摩忘记了家里身怀六甲的妻子,和林徽因的感情急剧升温。

后来,林长民发觉二人之间的感情变化,女儿看向徐志摩的眼神中从原来的欣赏转变成了迷恋。为了及时遏制,林父带着女儿搬到了另一座城市。

林徽因自然明白这样的感情有悖常理,她不想因自己的感情而伤害另一个无辜的女人。于是她写信让徐志摩在自己和张幼仪之间做出抉择,不曾想这样的信却加剧了徐志摩要和她在一起的决心,并且果断的和已有身孕的张幼仪离婚。

离婚后的徐志摩偶然在香山再次遇见林徽因,这一次,他决定正式追求林徽因,并娶其为妻。可林徽因无法接受徐志摩抛妻弃子的行为,她写了一首《情愿》拒绝徐志摩,这是一封分手信,但二人始终藕断丝连。

1924年,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同前往美国留学,而且都选择了建筑学,四年后,两人在渥太华的中国总领事馆成婚。

但回国后,林徽因虽早已和梁思成结婚,却依旧和徐志摩保持着不清不楚的暧昧,二人一同成立新月诗社,一同出版诗集,一同接待泰戈尔,一同出演话剧,这样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男女之间的普通友情,也让身为丈夫的梁思成倍感尴尬。

时间久了,她和徐志摩之间的亲亲爱爱被传得沸沸扬扬,而林徽因也从昔日的才女沦为了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一个满腹心机的绿茶。就连钱钟书也评价说: 在一切有名的太太里面,她长相最好看,交友最广。并且,她的丈夫最驯良,最不碍事。 满句尽是嘲讽。

到了1931年,为了赶赴林徽因的演讲会,徐志摩乘坐的飞机遇难, 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徐志摩为此结束了他放浪不羁的一生。而伴随着徐志摩的逝世,林徽因的声誉也在一夜之间跌落谷底,她永远地成为了世人口中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

中国人向来对女性保持着严苛的审视态度,她们的行为作风要远高于她们所做出的成就。

对于林徽因的一生,是荣辱与共的一生。当我们在对她的情史大谈特谈时,也不应该忘记了她在文学和建筑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在文学方面,她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在建筑方面,她 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 ,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她也是 人民英雄纪念碑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正是因为有了她和梁思成对唐代和辽代古建筑群的考察和研究,才使如今的我们得以一窥昔日的大国辽阔。除此之外,在美军计划轰炸日本之前,美方还曾找到过林徽因夫妇,请他们做规划,林徽因夫妇并没有夹带私心,他们的眼界是宽阔的,因此他们对保护日本奈良古建筑,也是拼了命地努力,在他们的坚持下,成功保护了奈良的古建筑群,为保护世界建筑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林徽因对建筑事业的热爱是有目共睹的,这种热爱一直延续到了她生命的最后。她带病查阅史料,最终完成了纪念碑的设计。

五十年代中期,林徽因夫妇提出的保护北京古建筑方案被否决,顺应那个时代的发展,北京城拆除了大量古建筑,林徽因为此痛心不已。最终病情恶化,在1955年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一岁。

纵观林徽因的一生,她是民国时期上流 社会 优雅端庄的名媛,也曾因为自己的情史一夜跌入谷底。她的一生,悲也好,喜也罢,都曾轰轰烈烈地走过,后来黯淡退场,而如今的我们在谈起民国这一大美女时,除了她那世人皆知的情情爱爱,也莫忘了,她对我国文学和建筑方面的贡献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

她是我国的第一位女建筑学家,是她在身患顽疾时仍不忘对建筑领域的 探索 ,是她和梁思成一起,寻访世界各地古建筑,为保护它们而拼尽全力。

世人皆片面地认为林徽因是从小被养在温室的富家小姐,是一个只知道小说音乐,爱恨情仇的娇小姐,却忽视了,在北京古建筑要被拆除时,是她不顾劝阻勇敢地站了出来。

林徽因是个一直活在人间四月天的奇女子,生而灿烂,死也从容。 她因爱情而人人皆知,也会因为对中国文学和建筑方面的贡献而千古留名。

—END—

我是沐笙,一个有温度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