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人说「你们好就好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4

「我都已经做成这样了,你到底要我怎样?」   「那算什么,你只会忙公事,假日一动也不动像死人一样」   「假日本来就要休息,干嘛要勉强我?」   太太说什么他什么都还算配合,但就这点不行。   繁忙的公事让他经历耗尽,假日就想休

「我都已经做成这样了,你到底要我怎样?」   「那算什么,你只会忙公事,假日一动也不动像死人一样」   「假日本来就要休息,干嘛要勉强我?」   太太说什么他什么都还算配合,但就这点不行。   繁忙的公事让他经历耗尽,假日就想休息,出入人群中陪笑让他感到格格不入,假日休息时间被剥夺,又不能一直装忙!他跟太太说,我给你钱,你跟同事自己去玩,惹的太太不高兴,他也不情愿。婚前为这事吵架,婚后也为这个吵架。 但他离不开,他虽然讨厌太太,但他也依赖她。只要太太不在,他觉得孤单,但太太在,他也觉得不满。   这种矛盾的感觉,让他很苦恼,却也很熟悉。他越无法沟通,就越无法消化这种心境,当别人问起他太太,他反而很难说自己不满的心境,因为「被强迫,这是足以不满的理由吗?」   渐渐地,他将不满的心情隐藏起来,一旦别人问起家人和他的生活,他反而会说「我太太,她很好啊!」「我家人,他们都很好啊」「我的生活,很好啊!」。有了这种矛盾冲突的落差,让他更觉得自己像个圣人,每一次他讲反话,在心中就默默地认为:「你看我多爱家人,多为他们着想」   他卑微的只希望别人能领略他的用心,顾到他的一点感受就好。可事实上又没这么简单,他想要的是大家都知道他是个思维缜密,同时具备风度和雅量,所以不随意出招的聪明人!   表面上他说「我只希望身边的每个人都开心,不要吵架,不要争执,家和万事兴」但越是这样,他的心态就越不平衡「你们应该要感谢我」的愿望就越深。他留一线的做法,内心正上演着「施舍与感恩」的小剧场。   他无法启齿的是,他想要全部的人都尊敬他,他是有容乃大的圣人,因为唯有圣人才能施恩,他很聪明,也很懂得别人有甚么需要!他就像京剧变脸的演员,在嗅到别人有需求的时候,压抑著自己真实的感受,见缝插针想获得赞美!   每一句「你们好就好!」「你们好,我就开心了!」其实是在表达「我有话要说…」「你们开心,那我的开心呢?」但他维持了牺牲奉献的形象,却是心里充满最多不满的人!   我们在父母婚姻里受的伤:   「我都没为自己好好活过!」你听过家人之间这样的抱怨吗?   当一个人持续背叛自己的心声,只会持续消耗生命能量在跟自己对抗,甚至对生命绝望!对他们来说,比自己心声更重要的价值建立在「小心翼翼侦测家人的需求」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也是大人下意识塞给他们从小照顾大人的任务,这类的孩子常常很乖顺,噤不作声却内心孤寂!他们尽心尽力侍奉著身边的人,善尽讨好的职责,却也默默的害怕自己不重要、害怕不被珍惜、不被爱甚至被抛弃,于是,他们吸引到的也会指派他们做事的伴侣,或者他们会先端出好处,告诉伴侣”我会帮你服务,所以你好好爱我没问题”因为渴求爱,而让对方也有机会压榨他们!   而这一类型的人,他们有一对为自己事情摆不平的父母,因为他们疲于奔命于自己的烦恼,就看不到小孩需求,期望孩子能帮父母分担、从小就担起照顾父母的角色。   他们从小感到自己得被父母依赖,因而对自己有依赖的「软弱心态」感到可耻,常活在自己怎么可以有需要的自我贬抑里面,努力侍奉身边的大人,并期待自己赶快长大,赶快获得权力,赶快付出爱。 每个「赶快长大」的愿望,都无法接受那个年龄可能有的脆弱无助,需要被帮助的状态!   儿童心理的英国知名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曾提出「 亲子角色倒错 」的概念,当父母以铤而走险或控制的手段,希望能够获得孩子的顺服,借此希望得到内心的平静或生活得稳定。希望孩子最好不要提出什么要求,又可以照顾他、称赞他、爱他,接受他等等,当孩子和父母得角色倒过来,变成父母依赖的对象,就容易想要变得「有用」「听话」「服从」借此获得被爱, 他们真实的情绪无法被认可,要了解父母今天的情绪风向球,他们才能好好活下去!   于是,他们学会用假我的方式才能活下去,自我实现变成要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不然不会被满意。   而这一类的父母因为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更会强化孩子的假面(乖顺、听话、好掌握),他们不会管孩子的自我贬义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多大的打击,活者活得不够好!他们只在乎孩子是否听话、不出错,孩子们永远感受到假若,当他们不符合期待,父母就有会弃之不顾”的恐惧。他们的心里面充满矛盾,一方面想让父母满意,一方面却得牺牲自己的真实感受,但他们也做出抉择,以父母和身边的人为主!   这种人非常在意家人的评价,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尽力侍奉让身边的人开心满意,自己却带着隐藏性的敌意过日子,他们感到莫名的不安,常常要找自己的小确幸或生活目标,否则自我会干涸而死。   用自我牺牲来交换他人认可的人,常常有情感饥渴的问题,他们反向的说讨厌的家人「很好」,希望被感恩和珍惜,但一方面却对他们充满敌意。在他们付出和给予的过程,其实是乞讨对方给予更多认可的代币,于是他一直倚靠自己很行,很顺从这些劳务,想要换得父母眼里的一席之地,这种你来我往的紧密关系,往往有种「我们家人间很相亲相爱」的错觉,但其实如果有新的对象表现得更好,他将会被取而代之,而他仰赖父母的眼光更紧,表现得更好,就是因为他也感受到这种隐微的被抛弃的恐惧,于是就陷得越深!   佛洛姆曾说「服从和敌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当他们习于顺服对方,却也抱怨对方,就变成隐性的敌意,夹杂在不可说的冲突里头。他们让自己变得很有能力、很有毅力、很有肩膀,需要家人的认可,都不是基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出发,而是基于恐惧出发的,他们需要讨好身边的人,否则随时都会被取代!所以,他们活的扭扭曲曲的,被许多框架绑住,却渴望自由,但依照这样的情势来说,要获得自由,仅止于他们的空想罢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过好自己,唯有真心诚意地将自己交送出去,才能够领略被回馈 、被爱的感受,在给爱和收爱之间,取得平衡点,否则一味付出的爱,最终干涸的是个人的内心,干涸之处,空荡荡的感觉,就会让人想紧抓家庭其他成员,害怕被抛弃、害怕不重要,这些想法就让家人间的关系更纠结难解!   *图片授权自李昌周摄影师,版权归拍摄者所有


*本文同步发布于blog: 跨界。强悍且温柔地出走


*更多请看粉丝专页:  黄之盈心理师的暖心园地


(@黄老师作品「 从此,不再复制父母婚姻:35种练习,挥别婚姻地雷,找回幸福 」)

《本文为合作之严选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