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父母偏心的瞬间,父母都喜欢欺负最老实的那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养育之恩,山高水深,明明没有什么能和给予生命相比较的恩情,但有些子女,在有些时候,会难以控制的回想父母所给予自己的种种,即便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的生命是他们给予的,努力回想父母的对自己的恩情,但往往只要想到父母那些偏心的言语和行为就沉默难过。近日,微博出现了一条名叫“感受到父母偏心的瞬间”的话题,从网友分享出来的案例文字中就能感受到那种一次次希望又一次次失望的难过,还有人认为父母都喜欢欺负最老实的那个孩子。

有时候会觉得父母也应该设置一个考题,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做父母。小时只觉父母不喜自己,长大后思想开阔了,明明心里一直对自己说不比瑾瑾于怀,但往年的记忆却更加清晰,夹杂现如今的每一刻,每次想起都会在夜晚默默的哭,成了一种自我折磨。对于“ 感受到父母偏心的瞬间 ”,不少网友分享出自己亲身经历或所看所闻的故事。

“十岁生日,用木棍在地上给自己画了个生日蛋糕,然后抱着狗狗哭了很久,擦干眼泪装作自己也不记得了的样子回家吃晚饭。然后弟弟的十周岁,一大家子人特地聚到一起,切蛋糕唱歌,我又偷偷跑出去哭了一场。我不太记事也不记仇,可是还记得弟弟的生日礼物是个书包。十六年过去了,每次看到相关问题,心里还是会因为这件事又蒙上一层阴影。我很懂事也很孝顺,小时候大家都觉得我是不计较,傻乎乎的,其实我只是在内心深处时时告诫自己,不要随意期待而已。”

“我说一个我看到的吧。有次我坐车,旁边是一家人,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弟弟大概四五岁姐姐十三四岁,弟弟要喝酸奶,那种小盒子的酸奶,妈妈掏出一盒,然后对姐姐说:“弟弟喝不了,剩下的给你喝。姐姐没吭声。弟弟果然没喝了,妈妈就把剩下的给姐姐了姐姐接了,没说话,像拿垃圾那样拿着。过了一会儿,弟弟要吃桃。妈妈拿出一个桃,对姐姐说:“弟弟吃不了,剩下的给你。"弟弟果然啃了几口就不吃了,妈妈又把剩下的桃给了姐姐,这次姐姐没接。全程,姐姐都拒绝和家人交流,一句话都不说,甚至不愿意看家人一眼。”

大家深知爱是难以均等,但真正令孩子害怕的是父母打心里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误,反而觉得是孩子人品问题。有人说,父母始终是父母,因父母的偏心而选择远离反而可能会造成问题严重化,父母对孩子的偏见也会越来越深。

可是,推心置腹的沟通真的有效吗?长大了,深刻了,当自己尝试真诚客观地与父母讨论,在讲到一半的时候,父母开口的一句话却让人瞬间感觉枯燥无味。“白养”、“记仇”、“不知感恩”等话语从父母口中说出,接下来的沟通交流都没意思了,父母的偏见与偏心是那么根深蒂固。最后有多少被父母偏心对待的子女只能默默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看着房间的某一处脑袋空空的发呆。

有些父母是重男轻女,也有些父母是重大小,忽视中间。

有网友分享,“想起请回答1988里的德善,作为家里的老二,荷包蛋没有她的,鸡腿也是只给姐姐弟弟吃,过生日只能在姐姐过完后,蛋糕上拔掉三只蜡烛继续过,她说过要过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总是敷衍说明年明年,德善忍不住委屈大哭,爸爸道歉说我也不是生来的爸爸,专门为德善过了生日,感到以后应该一视同仁了,但是后来家里煤气泄漏,爸爸妈妈只记得把姐姐弟弟背出家门,却忘记了还有德善在屋里。德善自己一个人爬出门,弹幕里有个人说如果是我就不出来了。我觉得最可怕的不是明显的重男轻女,而是心底里爸爸妈妈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偏心。”

父母都喜欢欺负最老实的那个吗?大概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吧。家里嘴甜粘人的孩子往往会比老实做事,实话实说的孩子受宠。对于家里多个兄弟姐妹的家庭,老大是父母第一个孩子,父母的第一份关心给老大,随着老二老三的出现,父母端水就难以平衡了。老大年纪稍长,在学习或工作上,但作为第一个孩子父母关心总是虽迟但到。老三最是年幼,可能是因为老三的年幼,好动调皮的性子使父母的注意力大部分都在最小的孩子身上,而夹在中间的老二,最后父母剩下的关心能得到多少?

通过一些在家是老二的网友分享出来的故事,我了解到,养育多个子女的父母心里大多会认为其他两个孩子作为兄长、姐姐礼让年幼的弟妹是应该的。如果老二像老三那样撒泼耍赖来争取父母的注意力,往往会得到“弟弟/妹妹已经让妈妈/爸爸很累,你为什么就不能像哥哥/姐姐那样懂事点呢?”因为年幼弟弟/妹妹需要父母更多的照顾,哥哥/姐姐懂事,所有作为二姐/二哥的自己应该乖巧懂事。时间久了,次数多了,老二也就变“懂事”了。

父母偏心的瞬间寒了孩子的心,但要知道,这并不是孩子的错。很多父母会认为孩子是自己亲身的,不管怎么对待孩子都会原谅自己,因为自己生她养她。但作为经历过父母偏心的孩子,如果很难做到释怀,那么首先可以学会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包括经济、决定权等。学会给予爱和吸收别人的爱,让自己更强大。如果父母始终保持固持己见,对孩子的倾诉不在乎甚至冷嘲热讽,那么,不期待不失望,过好自己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