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峁人物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白春阳,男,1964年5月出生于武峁子村,2011.10月至今任靖边县委副书记。

            主要经历:

            1982.09—1985.07 榆林 林校造林专业学生;

           1985.07—1989.11定边县林站干事;

           1989.11—1990.11定边县体改委干事;

            1990.11—1994.08定边县政府办秘书;

            1994.08—1996.09定边县委办副主任;

            1996.09—1998.03定边县委保密办主任;

            1998.03—2002.12定边县委办主任(其间:1998.08—2000.12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党政专业学习);

            2002.12—2006.09佳县县委常委(其间:2001.09—2004.07参加陕西省委党校研究生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

            2006.09—2007.08佳县副县长;

             2007.08—2011.06佳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2011.06—2011.10定边县委常委、副县长;

             2011.10— 靖边县委副书记。

               任学友,  男,1965年10月生,定边县武峁子人,现任定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主要经历:1982年至1985年在榆林师范学校上学;

                 1985年至1990年在定边中学任教;

                 1990年3月至1995年10月在定边县委宣传部工作;

                 1995年10月至1998年3月任定边县纪畔乡乡长;

                 1998年3月至2005年1月任纪畔乡党委书记;

                  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任定边县人大办公室主任;

                   2007年11月调任定边县总工会主席;

                    2011年9月任定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任学宏,1971年出生,定边武峁子乡人。定边中学高89届学生,1993年苏州丝绸工学院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江南大学纺织工程系任教,1999年被评为讲师,同年考取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纺织化学研究生,2002年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被美国奥本大学研究生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资助,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加入奥本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的有机化学研究组,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出站后,持有美国政府授予的美国杰出科学人才签证,以产品开发科学家身份就职于一家抗菌生物材料公司。是美国化学协会、美国纺织化学和颜色家学会、美国纤维学会会员。

        男,汉族,1967年3月19日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武峁子沈口村。现任陕西省榆林市教育局局长。

        沈效功自幼聪明,中小学学习成绩优异。在那个高中录取率极低的80年代初,沈效功顺利地考取了定边中学高中部。

        1986年高考,沈效功被延安大学英语系录取,学期三年,三年之中,沈效功学习刻苦,英语水平突飞猛进,据说能同外国人流畅交流。1989年9月,沈效功大学毕业,被安排到定边中学任教;由于其专业水平过硬,又写得一手好文章,6年之后的1995年1月,调动到定边县政府办公室工作,先后担任文书、办公室副主任兼政府机关保卫科科长;2003年3月,担任定边县白泥井镇党委书记。

      在担任白泥井镇党委书记期间,榆林市政府一行到白泥井镇考察工作,因沈效功工作得力效果显著富有才华等原因,2007年4月被调至榆林市政府办公室,任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一科科长;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任榆林市政府新闻发言人;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任榆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任榆林市委副秘书长;2016年1月至今,担任榆林市教育局局长。

    沈效功喜欢书法。据听说还写的很好。2019年10月,沈局长在定边教育局人员陪同下,来到他家乡的学校视察。作为学校书法社团老师,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了我所见到的最大的官。狭小的书法教室里挂满了我所谓的“作品”。我从沈局长紧皱的眉头上,看到了我书法作品的糟糕程度。

                                                                              后记

      武峁,一个仅仅138户,共六百多人口,地处偏远的小山村,却孕育出了众多人物。当然,除了以上四位,武峁前后还涌现出了其他许多人物。由于本人不知道不认识或不便采访,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年轻时, 我没接触过什么人物,感觉他们很遥远;进入不惑之年,我终于成了一个尘埃般存在的普通人。到现在真正接触到人物以后,感觉他们更遥远。

    偶然机缘,我接触到了武峁人物沈效功,羡慕之余,敬佩之至。由于相差甚远,以上四位,我都不认识他们,对他们人生经历的具体细节和个中缘由并不知情。我将了解到他们的一些经历写出来,聊以自勉。

    12月份,沈局长母亲在杨井老家过世,阴差阳错的我被校长指使着去他老家帮忙。任务是写挽联和讣告。我深感小才大用。要知道,不要说榆林十二县,就是央央定边,在我之上的挥毫泼墨者何其多哉。

       借次机缘,牵丝带线,顺带着打听到其他三位人物,以彰显人杰地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