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经是什么意思(“少阴”“少阳”“老阳”分别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8

“少阴”“少阳”“老阳”分别是什么意思

少阴:[shǎoyīn]

一、释义:

1.指西方。亦指秋季。

2.《易》“四象”之一。

3.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阴经和足少阴经。手少阴经为心经,足少阴经为肾经。中医运气学说中亦以“少阴”指君火。

二、、造句:

1、下焦足少阴肾经不足,肾主骨生髓,髓海不充,头失所养,晕厥时起。

2、枢经概念的提出,及少阴枢与厥阴枢之争。

3、此系足太阳膀胱经末穴,从这里到达足少阴肾经。

4、分析讲解足太阳经,足少阴经的经脉循行。

5、掌握足太阳经,足少阴经的循行。

少阳:[shàoyáng]

一、释义:

1.东方。

2.东宫。太子所居。

3.后以指太子。

4.《易》“四象”之一,符号:(U+268E)。

5.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手少阳经为三焦经,足少阳经为胆经。

二、造句:

1、目的:探讨针刺足少阳胆经的下合穴对健康人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

2、柴胡、黄芩是古方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的核心药对.

3、经络多选用足少阳经、手足阳明经等,阴经涉及较少。

4、掌握手厥阴经,手少阳经的循行。

5、掌握足少阳经,足厥阴经的循行。

老阳:[lǎoyáng]

一、释义:

1.《易》四象之一。

2.方言。太阳。

二、造句:

周易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就是老阴老阳少阴少阳。

三不一末制是什么

意思是指党政正职“三个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制度。

一是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财务。确定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分管财务。坚持分管副职“一支笔”审批和审批额度管理,限额以内的开支由分管副职审批,超过限额的开支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2000元以上的公务消费支出,事先报纪委书记和单位“一把手”审核。

二是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人事工作坚持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主要负责人监督审核把关,凡涉及到本单位管理的干部选拔任用、人员调入及重要岗位人员变动等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三是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工程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坚持分管副职具体负责,涉及工程结算、招投标及竞价承包等重要事项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四是凡属重大决策、重要人事变动、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作出决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时,由具体事项分管领导提交讨论方案,局“一把手”不得首先表态或个人定调。

五是建立局党政正职任组长、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单位干部职工代表参加的监督小组,加强对分管副职履行职责的监督。

无明是什么意思

无明只有两个: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而一念无明,事实上也是因为无始无明才有的,但是无始无明我们先不去说它,那是成佛才能究竟断除,凡夫乃至二乘阿罗汉也不会跟无始无明相应到,毕竟在修行路上,只要能把一念无明断除,就可以取证小乘解脱道的阿罗汉果,与生死轮回说掰掰。

这个一念无明,是本来就有,并不是说有了第一个无明以後,後续又出生无量无边的无明,而是这些无明一直都有,陪著你每世生死轮回,但你只要把它断了,就不会再生死轮回了。略述如下:

我们先说一念无明是什麼,再说为什麼这一念无明本来就在。

第一目:何谓一念无明?

一念无明总括来说有四个:1.见一处住地无明;2.欲爱住地无明;3.色爱住地无明;4.有爱住地无明。但是根本还是见一处住地无明,这个无明简单来说就是我见,而我见的内涵就是把身体、感受、见闻觉知等六识心当成是真实不坏的自我。只要这个我见没断,永远会让众生起念,而不肯让自我永远死尽不再出生。

举例来说,无色界、色界的天人或人间有实证四禅八定的凡夫,他们禅定功夫很好,一入定可以很久很久都不出定,保持一念不生,但是,只要这我见还没断除,就会促使他在不知道哪个时节,意识生起了一念,也就是率尔初心,然後不久就退出禅定而无法保持住一念不生了。这就是说,只要我见还在,对自我的存在就不可能真的放舍,会执著自己、也就会造成他即便在最深的四禅、或是四空定中,突然就生起一念,想要来反观自我还存不存在,这就是我见还未断除。

那麼,这些有四禅八定的人或天人,哪一天他们要是听闻佛菩萨的开示而断除我见了,确认禅定境界虚妄无常、不可常保,而能入定的觉知心也一样虚妄不实,那麼他就当下取证阿罗汉,若他有四禅以上的功夫,当下就可以入四禅中,把自己的觉知心永灭,轮回下一世的动力就彻底灭除了,生死已尽、不受後有。

第二目:为何无明本来就有?

先直接开门的回答:无明是众生本有的真如佛心(有时在经典又称作如来藏、阿赖耶识等),他本来就含藏的种子中的其中一类。这众生本具的真如佛心,不只是无明种子,六道所有一切形形色色的身跟种子他都具足,正因为如此,你这辈子若是果报合该当男人,他就把男人身的种子拿出来用,若是女人,他一样有女人身的种子,甚至阴阳人一样有之;不仅如此,三恶道的种子、天界的种子都完整的具足,甚至,佛地功德的种子他也有,只要你有办法成佛,他一样把那些种子拿出来给你用。所以,大乘密严经就说了:

大乘密严经卷中:

「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诸仁者。一切众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阿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众生无始时界。诸业习气能自增长。亦能增长余之七识。

...世间诸众生染净等诸法,皆依於藏识为因而得生,...此因胜无比,证实者宣示,非与於能作自在等相似」

简单说,一切乾净与不乾净的种子,他全包了,贪嗔痴无明等通通一样不少,可是成佛种子也都具足。讲到这边,也许楼主听了会觉得奇怪,那为什麼阿赖耶识既然含藏一切种子,他为什麼不直接帮我们成佛,还让我们一直生死流转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深,必须先从第七识末那识,有时又称为意根,从这个心开始讲起,这个末那识从无始以来就一直与阿赖耶识存在,只有末那识是直接由阿赖耶识所出生,不需要假藉任何缘,而这个末那识,实际上他才是众生真正的自我,可是这个心的了别功能很差,对於六尘几乎是不知不见的,那个心的境界,说穿了就是我们睡著无梦的那个境界---暗无觉知。

但是呢,这末那识与无明相应,也就是他一直都与我见相应,所以当他无法接触六尘境界时,一定会想要确定---自我是否还存在,因此我们才能在睡著後,意识断灭以後又重新出生而醒来。乃至死亡後也是如此,我们死亡後,前六识、包含清清楚楚的这个意识心也灭了,但是末那识只要我见还在,他一定会促使阿赖耶识出生中阴身,想尽办法保持清楚觉知的功能,才有自我存在的感觉。一直等到投胎後,末那识带著阿赖耶识入胎,在全新的大脑还没成形前,就像睡著无梦一般,在胚胎中住著,等到这一世的大脑初步形成後,全新的意识出生了,又继续开始新的人生了。

所以,阿罗汉就是因为把这个我见断乾净了,末那识经由意识确认前六识、身体、种种感受、喜怒哀乐爱恨欲等等都是无常、苦、空,愿意彻底否定自我、舍弃自我,那麼,阿赖耶识就会依於我见的断除之缘故,永远不再入胎、不再出生新的身体、不再出生新的六识心,连末那识也收回,让他不再现行运作。这就是无馀涅槃。有经为证:

《本事经》:

「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已舍重担。...,彼於今时。一切所受。无引因故。不复希望。皆永尽灭。毕竟寂静。」

有几个重要关键字:1.无引因故;2.不复希望;3.皆永尽灭。

无引因就是因为我见这个无明彻底断除了,那麼,随後不久,末那识无始以来一直带著阿赖耶识受生三界轮回的动力,也就彻底止息了,这就是不复希望;那麼,这最後的一生死後,连末那识自己也灭尽不现,就只剩下阿赖耶识独存,可是阿赖耶识他又没有见闻觉知、此心无形无色无相,他更不会反观自己存不存在,他虽然有无明种子乃至各类种子,但不会被束缚,本来就解脱,只是对他而言,他连解脱是什麼也不知道,所以也没有解脱可说。是故,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觉知学地时,随顺直道进,

精进勤方便,善自护其心,

如自知生尽,无碍道已知,

以知解脱已,最後得无知,

不动意解脱,一切有能尽,

诸根悉具足,乐於根寂静,

持於最後身,降伏众魔怨。」

所以,二乘解脱道断除无明後的解脱境界,就是佛所说的"最後得无知",因为,自我都尚且永灭了,又是谁知解脱?谁得解脱?

5月末是什么季节

5月末是夏季,5月5号已经立夏了。

生日说:直觉很强的5月出生的人最容易成功的职业有:作曲家、音乐家、歌手、舞蹈家、编舞家、摄影师、作家、政治家、艺术品收藏家、艺术团体的赞助者等。不管任何职业,敏锐而世俗的今天生的人,都有实务的才能,不管多么困难的状况,他都可以导出最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