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不通手脚麻?打通血路对症治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8

日常生活中预防血管不畅通的药膳饮食,多以活血祛瘀、舒利通络为原则,因此,在食材的挑选上,可多吃活血养血、化瘀散结、疏通经络和养阴理气的食物。

现代上班族久坐办公室、运动量少,再加上炎炎夏日多待在冷气房里,常会出现手麻脚麻的情形,这种气血运行不畅的状况,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血路不通」。传统中医论及血路不通,多半与血瘀体质相关,但你可能不知道,许多心血管疾病如脑中风管等,很可能是因血瘀而起。

中医谈论血路不通,主要论及血瘀证候,凡离开经脉的血液,若不能及时排出或者消散,而滞留于人体内的血液,或因为血液运行不畅,而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器官之内的血液,都称为瘀血。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症,则称为「血瘀证」。台湾基层中医师协会理事长陈潮宗指出,气血循行不畅或是瘀血内阻,就容易产生血瘀体质。

一般而言,轻度血瘀体质的患者,常有瘀斑、疼痛的症状,通常形体消瘦、毛发容易脱落,肌肤干涩或出现皮肤粗糙、干燥、角化,外观皮肤呈褐色,女性多见痛经、面色晦暗等征状出现。至于血瘀体质情况严重者,则容易成为血栓、出血、脑中风、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的高危险群。然而,造成血路不通的原因有很多种,陈潮宗归纳出以下几个类别:

血路不通的原因

◆ 外力因素:如外伤、跌倒等损伤造成体内出血,未能及时排出或消散,蓄积在体内形成瘀血。

◆血气停滞:由于体内气滞,进而导致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

◆寒冷体质:因为体内血寒,导致血脉凝滞受阻。

◆燥热体质:主要是因为体内血热,以致血液壅聚、血液受煎熬浓缩所形成的瘀血。

◆气虚体质:气虚则体内气血运行推动无力,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而形成瘀血。

打通血路对症治疗

中医治疗血路不通问题,会根据致病的原因,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分别如下:

◆活血化瘀法:活血和化瘀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活血主要是解决血液流速的异常,而化瘀则主要是解决血液黏稠度的异常。治疗上,则以活血为主,用于上列外力因素之血瘀证。

◆行气活血法:这个疗法,主要是用于上列血气停滞之血瘀证。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血凝日久则为血瘀。意思是说,气行在先、血流在后,乃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说明了血瘀的形成与气滞关系的病理机制,因此,活血化瘀必须深刻理解行气是活血先导的内涵,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运用活血化瘀疗法的时候,常常需要选用一些理气的药材。

◆散寒宣瘀法:对于上列寒冷体质的血瘀证,必须使用散寒宣瘀法来加以治疗。所谓散寒宣瘀乃是温通散寒药与活血祛瘀药合用的治疗方法,用于血瘀证兼有表寒者。表寒外袭、腠理闭塞,日久致肌肤血行不畅,凝而为瘀。治疗当以散寒宣瘀为主,寒邪一散、腠理疏通、血液畅流,瘀血随之宣散。

◆清热行瘀法:临床上,毒热血瘀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肌肤受血热、毒热与湿热之邪,气血运行受阻而形成血瘀证;二是肌肤气血凝滞,郁久化热而成。所以,治法宜清热行瘀,以活血药与清热药合用为治疗方法。清热行瘀法,主要是用于上列燥热体质之血瘀证的治疗。

◆益气活血法:形成气虚血瘀证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外卫不固、风寒湿邪侵袭,郁于肌肤,血行不畅,凝而为瘀;二是气为血之帅,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结而为瘀。治疗当以益气活血为法,以补气药为治疗方法,此法多用于上列气虚体质血瘀证之治疗。

完整内容,请见【常春月刊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