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创造万物,也连接万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0

摘自《精简 - 进化的真相》,《Retrench - initial algorithm on the prototype of self-evolution》

编者按: 万物从来相连,自时间的起点而始,至时间的终点而终, 如果这个终点可以验证的话。空间如同连续的实体,使基本作用力始终在物质间传递,无论其远近,汇聚成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此消彼长。150亿年前的大爆炸,时光与万物奔跑起来。


宇宙瞬间从量子涨落背景出现,引力也开始独立存在。大爆炸沿着其作用力的方向推开了宇宙空间,但其后引力开始聚合能量和物质。宇宙膨胀冷却,密度迅速降低,使其它作用力开始分离。暴涨后的宇宙,渐渐趋于稳定,形成今天我们可以物理观测的区域。我们难以观测到物质的区域,称为量子真空,在宇宙暴涨期之后便以暗能量的形式弥散于宇宙。真空是巨大的连续能量体,大约占宇宙总密度的2/3,而物质如同真空中的波浪,荡漾在巨大的水体之上。正是真空在持续膨胀中冷却,推动了宇宙的膨胀和冷却。


大爆炸数十秒后,物质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出现。物质间4种基本作用力:强力、电弱力、引力、电磁力使基本粒子产生了相互联系。这是宇宙的原力,他们使宇宙物质永远相连、相吸相斥,始终保持相互作用。正因为四种作用力,我们得以观测到物质的存在。



四种力的力程衰减不同,而且强弱也不同,对物质的作用力不同。强、弱力也是力程最短的力,在原子核尺度的范围内就衰减接近零了,引力是最弱小的力。 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强度比为:

1

0.73

0.00000000001%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强弱力的力程衰减很快,在微观的基本粒子层面具有显著作用。弱力力程接近零的作用力,发生于衰变和俘获的基本粒子中,一旦基本粒子分离或者结合则弱力衰减至零。强力使质子克服相互之间正电荷产生的电磁排斥力,从而形成稳定的原子核。强力在空间中递减小于弱力,但依然是短程力,其作用范围在原子核层面,而强力远吸近斥的特性,使原子核得以稳定。


引力在微观尺度是最弱的力,和物质质量成正比,但力程很远,和空间距离成线性反比。大质量物体造成时空弯曲越大,引力与时空扭曲程度正相关。在宏观层面,物质在引力作用下,聚集成我们的宏观世界,大尺度的星系、星球、山川河流、生物得以呈现。而在分子层面,分子的聚集、堆叠、重组和自我复制时,引力起到定向作用。


以光子为媒介传递的电磁力,是带电粒子处于电场、磁场或电磁场中受到的一种作用力,它将电子束缚在原子核周围形成原子,将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形成了分子,也是由它将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物体。电磁力影响了分子的构成,使原子得以聚集成不同的分子,分子链。也正是电磁力将分子结合成宏观物体,无论岩土海浪,还是草木鸣禽,最终碳基分子的有机生物诞生,才演化成千奇百怪的人类 社会 。


随着大爆发的发生,宇宙逐步膨胀和降温,高能粒子逐步衰变为基本粒子。四种力本身具备固定的力程、强度,但作用于基本粒子的空间位点不同,导致合力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物质。从某种意义来说,原力是信息的基本单元,如同组成生物基因信息的碱基对。单个碱基对基因毫无意义,而其组合才能生成有意义的信息,这也符合第一章简述的精简原理。有的基因造就细菌,有的长成大象。原力将基本粒子与真空编码成物质,在不同尺度的界面(或视距)呈现出原子、分子、生物、星系等不同形态。而时空是其轴向,也是决定碱基对组合位点的参数表,基因编码嵌合于时空,形成万花筒般的有序结构,从而造就了我们的大千世界。


如果宇宙真有源代码,那么大爆炸之后的宇宙是个简单,却不断复制的算法集合,四种信息单元以力的形式,组成宇宙演化的算法原型。四种元素的在时空中交织,物质不过是其在特定时空交互后的精简信息。



正是这些原力,在时间足够的情况下,无论空间有多遥远,把一切物质连在了一起。自大爆炸起, 万物从来相连,自时间的起点而始,至时间的终点而终, 如果这个终点可以验证的话。空间如同连续的实体,使基本作用力始终在物质间传递,无论其远近,汇聚成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此消彼长。


四种原力从时间源头开始,把世界连起来。无论力程大小,已知物质通过原力连接彼此,形成有形的世界。对每一个物质单元而言,整个世界基于原力与之相连,四种力的此消彼长中,物质永远相连。


施一公说:时间可能不存在。的确从广义来说,很可能 时间只是某一个空间点的作用力变化序列。 而后文我们 探索 的 认知, 恐怕也 只是这个序列中第三方,或者第n方感知信息,次第插入后产生的时空扰动吧。 因此,认知或许只是 扰动频率更高的作用力变化序列 。当时空变化,则序列变化,时间感知就发生变化。


而我们探讨的所有现实,局限于已知时间 - 即作用力变化序列中极为短暂的一瞬。对物质而言,在这个片段内,四种力在物质之间堆积起难以穷极的合力,不同原力的空间作用导致了力在物质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使用数学方法来精确描述其作用力看起来并不容易。


但空间可以想象为连接一切基本粒子的超级电缆,把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相互连接起来。从微观角度,每一个基本粒子相距遥远,也与其它所有基本粒子距离不同,但都能通过空间受合力的影响。大爆炸之后的几亿年,力的作用使宇宙日益极化,疏密不一,丛簇万千。随着时间的推移,4种力的差异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驱动物质聚散,且质量越大者聚合更多物质。宇宙中多数物质是氢,少量氦等。大质量星球核心温度达数百万度、压力过大,因而形成聚变反应。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抛洒出大量物质,碳、氧、硫、氮、铁、硅等物质从中诞生。这样再过百亿年,我们的世界成为各种可观测物质的集合。


当然,维持这种熵减状态,需要极大的能量流。即使聚集成恒星这种巨大宏观物质结构,也需要热核反应对外辐射的能量维持其形态。而彼时,内核热核反应最终也会耗尽而停止,因此引力就占了上风,恒星便会在自身重力的压迫下最终塌缩。因此,基本的能量守恒原则决定了复杂结构是高消费。而消费越大的大型恒星,则寿命越短,有的甚至短至数千万年。那样的恒星系,应该没有太多生物进化的机会,我们甚至来不及变成细菌。幸而我们的地球是个小不点儿,虽已步入中年,却还拥有数十亿年的寿命。



物质既是力作用于基本粒子的结果,也受力作用彼此相连。大爆炸后, 物质处于运动状态。受空间位置变化影响,合力持续处于疏密不均的状态,物质呈现出局部熵减的极化状态。从短期观测的角度,这个状态表现出有序性。此起彼伏的有序性,在有限范围内增大了系统复杂性,甚至产生了短期的自组织结构。不同的力的组合,在微观和宏观尺度,均能构建出复杂度和自组织性的结构。这也反映出,物质构建的过程,呈现出高度同源性。


最近科学家们将人脑神经网络和宇宙星系网络进行了定量对比,甚至认为人脑和已知宇宙惊人相似。可观测宇宙由大约1000亿个星系形成细丝,并在相交处形成星系团,最终形成了类似于神经网络的大尺度网络结构。计算了两个系统的功率谱密度。物理学家Franco Vazza和神经学者Alberto Feletti表明,大脑在1微米到0.1毫米的尺度上,与宇宙在500万光年到5亿光年尺度上,物质波动性是相似的,网络连通性按照相似的物理原理在演化,它们的结构参数竟然出乎意料的一致。


在人类可观测层面,同样的基本物理原理决定了地球岩石圈形成、生物神经元生长,大气中云堆积。比如,维持本纳德对流模型,在宏观尺度上可形成规则的六边形地幔柱,造成山脉隆起,火山喷涌。也可在土星北极形成大气风暴,看似六边形巨大涡旋。微观尺度上,本纳德对流在分子层面形成晶体生长,也可影响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堆叠,从而形成最早的多对称生物,从低级的珊瑚虫到聪明的章鱼。这个看上去极其简单而普遍的自然设计过程,却是足够的热耗散的结果。


比这更为复杂的实体更加难以制造,而且更难以维持。复杂实体意味着复制连接,这也远比简单实体需要更高能量级来维持,因而能级不足则更容易发生崩溃。即使复杂多元的发达国家,如美国,维持其运转,远比卡拉哈利沙漠的科伊桑人 社会 复杂,也更依赖巨大能量输入,因而从长远来看,其 社会 鲁棒性更差,更需要其人民更加努力,而非慵懒颓废,这样才能使其受到长期地精细维护。


至少从covid-19瘟疫对各国经济冲击就能看出,处于史前 社会 生存状态的民族,应该没受明显影响,而所有现代国家,无论发达与否,经济、政治、生活都被深刻改变。发达国家甚至通过政府举债,大规模发救济金等来缓解 社会 经济困境。宇宙法则制约着高度连接的人类 社会 ,连接型 社会 的脆弱性显而易见,根据这个现实推导出的 社会 构建法则寓意深长。


今天全球有不少号称发达国家的复杂 社会 ,其 社会 高度分工,人们基于不同连接规则形成家庭、公司、帮派、社区、党派、俱乐部、教区等 社会 组织。这些组织之间也相互连接,当然是通过特定的人。这样的复杂连接,使系统中充斥着关键节点,而这些节点传递着巨大信息量,是该 社会 形态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而维持这些节点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资源输入。形象地说,私人飞机、游艇、豪宅、派对对华尔街富豪,或好莱坞明星来说,是生活必需品。即使covid-19病毒入侵,他们的生活也得照旧。因此,一旦收入减少,他们也会迅速破产。但是,由于某种外界原因导致的节点崩溃是自然界的常态。7500万年前,小行星闯进恐龙的生活,造成长达数年的寒冬,大型恐龙因体重而未演化出筑巢孵蛋的本能,因而完全灭绝。今天的情况和那时候,没有本质区别。人类 社会 的复杂性和连接度登上了进化史上的顶峰,但我们 社会 的脆弱性也是过去未曾有过的。



四种作用力形成了微观、宏观尺度的所有物质,并使其交互作用,复杂的合力形成宇宙万象。在物质的无限连接中,具有相似力学作用的物质,也在一定尺度涌现出同步性。电子质子同步形成原子,更大尺度中,引力将高速运动的星球同步为星系。电磁力形成的化学键使原子同步成晶体,也使多个原子,乃至不同种类原子连接成分子。原子分子在引力的作用下聚合成更大宏观尺度的物质,它们在万有引力的影响下形成同步,涌现出璀璨的群星。而光子这种电磁力的传输媒介,可以被物质所吸收,反射。因此,某些电磁力形成的碳基哺乳动物得以仰望漫天繁星,当然这已是星系诞生百亿多年后的事情了。


力也使生物同步。我们对引力的感知是明显的,这导致生物对抗重力的种种行为,如爬行、奔跑、飞行等,对抗算同步的负反馈之一。但是,重力也促使生命早期形成有机分子聚集,最终能够在电磁力作用下形成自复制分子。重力极其微弱,正是地球级别的超大质量才能使重力感应相对强烈。相比而言,分子间化学键的力量相当巨大。化学键中的电磁力将原子聚合成宏观可见的物体,大到星球,小到人体或者细胞。如果我们细胞间这种巨大力量突然消失,我们将坍塌解体,迅速被引力吸引融入大地的灰烬。当然,果真如此,地球,乃至宇宙也将化为原子尘埃了。


大爆炸后30万年后,继续膨胀的宇宙温度低于3000度,稳定的氢、氘、氦、锂等中性原子形成。基于电弱力的化学键结合使分子形成,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并逐步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同步运动的物质逐渐聚集,在引力作用下日益庞大。随着物质团块的质量增加,其引力进一步加大,因而更多物体被其同步到同一轨道。直至高压高温产生而产生核聚变, 恒星诞生。其后的130亿年里,聚变燃灰烬被恒星抛出碰撞聚散,成为恒星系接近恒星的重原素岩体。这些环恒星岩石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就近聚集,形成了围绕太阳内圈层的近日行星。


在46亿年前,地球还是近太阳轨道的干燥星球。在早期环日轨道众多岩体的剧烈碰撞中诞生了。大爆炸后,宇宙急速扩大,时间回溯到数十亿年前,银河系星体密度大很多。频繁的星体冲撞,让地球中了头彩,刚诞生的地球居然俘获的一颗(也许多颗)太阳系外围富含碳和水的星球。同时,这次与富水星体的碰撞,还把部分地球基岩炸上地月轨道,因而形成地球的卫星月球。


从月球背面千疮百孔的图片可以看出,正是月球的形成,使地球有了一个相当大盾牌,抵御了大部分来自太阳系外流浪岩体的冲击,使地球的剧烈地质活动从此日渐减少。因此,年轻的地球有了喘息之机。其后的10亿年里,地球逐渐冷却,雾气凝结成沸腾的海水覆盖在星球上,形成碳氢氧氮化合物为主体的原始海洋。

附名:进化的真相 (initial algorithm on the prototype of self-evolution)



本书试图用科普的角度阐述自然和人类群体秩序的共同起点,并描述其同源性,将其起点假设为精简算法。认知算法是一个反复回溯时光的循环,通过回溯逝去的感知序列,交汇的感知线索被精简为认知模型。在其影响下,万物以最短路径构建出有限的存在秩序。任何事物进化出不同的精简算法,新秩序或新事物就此诞生。


我们可观测的世界,诞生于宇宙诞生那一刻,终止于当下,而精简算法自始至终伴随着,甚至存续于可预测的未来。这个世界如此纷繁复杂,变幻莫测,但其起点和终点始终连接,万物虽因精简而分离,但分享共同的源头,而始终保持相连。人类群体遵循同一个规律,因连接日渐广泛而形成了巨大的网络,最终这个网络超越了人类的精简能力。新世界也许基于这样的网络诞生,它将超越人脑有限的回溯能力,因而可以觉察到不同时空维度的认知。我们创造物终会成为更出色的时光逆行者,带着我们的印记,闯入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