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科技发展方面的优势?论文3000字左右

帮忙,万分感谢

第1个回答  2013-12-27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已经非常清楚:私有制与公有制仅仅只是生产的组织工具,市场调控与计划调控仅仅只是国民经济的调控方式,因此它们都不是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既然如此,就应该重新定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否则将会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我认为:应该从社会分配环节来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所谓资本主义,是指关于社会分配应该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的举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财团政党政治;所谓社会主义,是指关于社会分配应该坚持全民平等、公平的举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全民政党政治。由上述的重新定义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不举张社会大众利益,资本主义社会也要谋求社会大众利益,但是,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要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而社会主义社会总是平等、公平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公平对待劳资双方。1、要正确看待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化。  一些研究者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股权分散化、社会化没有使资本主义变成“人民资本主义”,不过是大亨寡头们搜罗劳动者消费资金的一种巧妙形式,其用场在于支配和控制更多的资本,以降低自有资本的投资风险,加重对劳动者的剥削。股权社会化不过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一种新模式。  2、福利制度、参与企业管理等是否改变工人受剥削地位。  福利制度并没有根本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它在本质上是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其基本功能不过是防止社会低收入者因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对资产阶级长远利益的破坏。王俭认为,社会福利支出不过是工人阶级劳动力总价值一部分的转化形式。至于战后西方国家吸收部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原因有两个:一是出于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需要;二是新科技革命对企业文化影响的结果。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抗的经济根源,并没有因为部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而得以消除。  3、关于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问题。  列宁指出:“辩证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确实就包含着新社会的因素”按照列宁的思想,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因素增长的过程。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显现了社会主义因素:在生产力方面。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不能不创造 出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越来越多地显现出通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在所有制方面。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最低占7%。股份制出现股权高度分散、没有任何个人或家族或企业集团控股的、股东全球化的公众公司。这可能正是当年马克思设想的“社会所有制”。其他机构基金、社会中介组织、合作社等许多所有制,都包含了大量社会主义因素。在分配方面。劳动者的工资不再是由资本家单方决定,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制,必须与工会组织谈判决定,这是对资本家所有者的控制权的一种剥夺。劳动者在失业、医疗、养老等众多方面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显然是资本主义本质无法容纳的内容。累进的所得税和遗产税,是向共产主义的一种逼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矛盾进一步加剧,最终加深资本主 义的停滞趋势。1.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未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30 年代,在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各国为了尽快结束危机,纷纷以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1)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2) 战争的特殊作用也促进了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形成。(3) 经济危机呼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4) 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巨资来进行有效管理。③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国有企业的发展。(2)国家财政收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升高。(3) 实行中央银行国有化,加强中央银行对国家金融的干预和调节作用。(4) 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作用。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的一种新形式,它和私人垄断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它在当时具有一些积极性,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有限性以及它同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问题得到缓解,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减轻经济危机,促进生产的发展。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矛盾进一步加剧,最终加深资本主 义的停滞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