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考过后的悲剧,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6

每年高考结束,总结诸多成功或不成功的案例,以下总结了八类在高考中容易折戟的同学,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下列情况需要警惕!

1、基础不扎实的同学

这种同学最典型的表现是小题丢分严重。主要原因就是复习时没有落实学习要求。比如老师要求必背的没有真的背下来,连符号都不会写;比如该掌握的没有真的掌握,老师反复强调还是出现错误。

2、惯性思维做题同学

这样的同学表现为喜欢说“这题我做过”,但是做完就错。因为这种同学会受以往熟题思维的影响,思考问题比较偏面,易受做过题的题干扰,导致解题出现偏差。甚至有的同学只是机械的记住了题目和答案,其实并未理解题目,掌握方法!

3、答题不规范的同学

这样的同学通常数学特别好,文科不好。比如在回答物理、化学实验题的时候答题语言不规范,用口头语言描述答案,导致实验部分频频失分。再比如的学生书写潦草,涂改随便,评卷教师看不清难给分,都是典型的表现。

4、不会审题的同学

这种同学通常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粗心,答题答非所问。比如语文,有些同学拿到文章,还没有完全读懂文章,甚至还没读完,就着急答题。由于找不出或找不全试题中的关键词,造成答题失误和缺漏点。还有很多所谓的“难题”,都是因为学生没有读题导致的。

5、缺乏考试技巧的同学

这样的同学最典型就是做不完试卷,还有就是在一道题上花大量时间,结果得不偿失,后面的题都没有解出来。当然,做不完试卷,也有可能是基础不扎实,不熟练造成的。

6、计算能力差的同学

数学、物理、化学三科都有计算题,计算能力弱的同学,在做演算类的试题时不能计算完整,计算结果总是出错,会导致三科都有计算性的失分加在一起相当可怕!

7、“眼高手低”的同学

这样的同学一般成绩在中等和中等偏下水平,有时候比较浮躁,复习中怕麻烦,解题过程过于简单化。复习走马观花,点到为止。

8、心理素质差的同学

不少同学每逢考试心理就紧张,更不要说是高考。走进考场面对试卷,头脑空白,手心出汗,就连很多平时非常熟悉的概念,公式定律也记不清楚,但一旦走出考场情况又恢复。

第2个回答  2017-12-26

桃源一中郭老头高考前写信寄语学子守护初心

又到一年高考季,站在命运选择的关口,让人又想起走过的高考岁月,高考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满天的试卷,埋头苦学,还有老师的良苦用心和铮铮铁语。今日,桃源一中郭老头亲自写下对学子的寄语,让我们来共同回味一下高考背后的辛苦与汗水,除了努力的学子,还有父母、老师……每个人都在参与这场“战斗”,我们值得纪念,值得回顾与感恩,原文如下:

各位同学

十二年漫长的守候,两天以后,你们就要走上高考考场,去跨越人生的第一道重要关隘。我相信,十二年的筑梦,十二年的不离不弃,不废不止,你们的跨越一定是轻松而信心满满的!

我是两年前走近你们的。两年的时间,我见证了你们的成长,而你们也带给我每天的新鲜与感动。在这宣告高中学习结束的典礼上,我有些话要对即将参加高考,走进大学的你们讲——算不上是心灵鸡汤。

三十六年前,我从桃源师范毕业,和一个同学分配到了一个边远的山乡初中教书,看着极其破旧的校舍,心有不甘的我们相约再次走进高考考场,想要改变一下自己。我的同学坚持了下来,两年后,他考取了湖南师范学院。他痴迷在他的数学王国里,大学二年级就在德国一个有着世界影响的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应用数学论文,再后来,他成了北京师大的研究生,又成了博士。九十年代初的博士很稀缺,毕业后他做了天津银行的高管,然后一路升迁,现在他是深圳某外资银行的行长。应该是很成功了。我给自己找了若干理由,也就没有和他一起走进考场,于是滞留在了教师队伍,庸庸碌碌地混到现在。我是一个思想大于行动的人,思想的包袱大了,就会成为累赘,就会磨蚀人的意志,以致一事无成。

还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你们有这样一位师姐。在学校里,她的学习成绩排名是很靠后的,在早些年升学率比较低的年代,她的两次高考都没能让她进入一个正规的二本。但她在上高中的时候,绝对是最刻苦的一个,最能坚持的一个,最乐观上进的一个。她在一个三本学校结束了学业,然后飘到了沿海的某个城市,成了众多售楼员中的一位。十多年过去,虽然她没有成为所谓的成功者,站在让人仰望的高度,但是,三十几岁的她,在房价奇高的城市里,拥有了两套大房子,还有车子和读书很用功的儿子。她告诉我,她基本上就是他们团队销售的月冠军,年度冠军,月收入超过四万。正是高中生活的磨砺,才让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坚持,对生活满怀乐观自信。当她把真诚的微笑带给每一位有需要的顾客,收获的便是一次次成功签售购房合同。人的智力有高低之别,人的眼界有长短之分,但人的精神绝对没有高下分别,记着初始目标,让自己的思想始终行走在路上,然后坚持下去,再坚持下去,一定会达成自己美好的愿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认识这样一位母亲,她为我们中的一位女儿准备早餐,高三的这一年,竟然没有一次落下;昨天是手擀面,今天是手抓饼,明天是米粉,后天一定是寿司……每天换一种花样,每一样配搭都特别讲究,每一样制作都特别精心,看一眼那颜色,特别的诱人,吸一下那香味,特别地宜人。最深入人骨子里的感动是,女孩儿很文静地品味,轻轻地撕咬,细细地吞咽;而母亲就站在旁边,微笑着,特别满足的,随着女儿的饮食节奏,她的嘴也伴有一种奇妙的律动。这个画面特别唯美。我想,当这个女儿挎上背包,走进大学,以至于若干年后,她最忘不了的应该是母亲早餐的味道。

有一天第八节课上课没多久,这时候,天正下着小雨。我从楼道里出来,走下台阶,看见樟树下站着一位父亲,他像树一样挺直,安静地站着,脸色特别平和。我见雨一时不得停住,就跟他提议说:“你去楼道里站一下,下课还有些时间呢。”他淡然的一笑说:“不要紧,莫影响他们上课了。在这里等,我也好看到他。”我开车走了,后视镜中,依稀还看得到那个安静而挺直的身影,直到现在还挥之不去。每个同学都会真切的感受到,不管是在身边、家里,还是奔波劳累在远方,这挺直的身子,正是自己这么多年来求学生活中的依靠。真的,同学们,你们紧张的高考复习一点都不乏味,这中间,添加了浓浓的家人的味道。

有这样一位老师,应该是去年的冬天,晚上七点多,教室里正安静的晚自习,正在辅导的她突然晕倒了。几个同事七手八脚手忙脚乱把她送到了人民医院,有些慌乱的教室又回归了平静。后续的故事是,第二天早晨,在跑操的队伍中,又看到了她和班上学生跑操的身影。有这样一位老师,那天,她正和同事们研究什么问题。突然眼前一片墨黑,然后似乎什么都看不清了。到医院检查,视网膜脱落。马上手术,没有多久,她又出现在教室里了。这时候她面临的风险是,视网膜有可能再次脱落,然后是永远失明。当然,后来恢复得还蛮好。我们祝福她。由于一些无解的原因,在高考复习特别紧忙的时候,老师严重出缺,有这样两个老师,她们都是生孩子刚30天,没有一点推拒就接过了高三的教学重担。有时候,她们来上课,要带着孩子和保姆,办公室有时候成了育婴室,这也算是一种别样的温馨。和教室相连的小隔间,本来是摆放卫生工具之类的杂物间,现在都一例的改成了办公室。这样的办公室里,除了作业本,备课本之类,应该还有你们的比较重要的物品。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班主任,他们一定会在工具室里。上课的时候,他们备课批改作业,课间就在教室里巡走,了解班上的情况,和同学们交流。这些老师,你们都知道他们的名和姓,而实际上,你们又会觉得,这些又都不限于特定的人。我知道,年纪大一点的女老师你们都叫妈,年纪大一点的男老师叫法五花八门,只是不好叫爸,我懂得这个缘由了。同学们,你们紧张的高考复习还会枯燥吗?老师们带给你们几多的安心。

与初见他(她)时相比,男孩子嘴唇的胡须要粗黑些了,脸上的棱角却更见分明;女孩子的身形越发高挑了些,而性子却又是更加娴静。可是很多时候,你们却表现了出奇的一致,让外面的人见到了我们的桃源一中学生。早晨跑操是一道绝美的风景,整齐的方队,整齐的校服,一例的嘴张到极致,一例的放声呐喊。坚定的脚步声,强劲的口号声,激活了整个校园。早读又是另外一类风景,大声的朗读,目不斜视,心无旁骛,读书声从窗户飘出,混着校园里的四季花香,格外的清新宜人。几千人跑向食堂的场面特别壮观,像潮水,急速地向前涌动,细细观察,还能看得到有几个身影在人潮中敏捷的避让、穿插,但是,所有的人来到食堂,一定会在每一个售卖窗口,迅速有序的接起长龙。课间轻声的讨论、争论,每一个问题都是智慧的启迪,情感的传递;回到寝室,共享零食,共享逃过老师眼睛的一点小调皮,从内到外都是那么的惬意和舒心……从早晨到晚上,再到入睡,生活就在这样的千篇一律中有序的轮转,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稍稍有点不同的是,有时候,也会有一种盘一盘她的长发的悸动,或是靠一靠他的肩膀的想象,但这些,都是绝味的纯真。亲爱的同学,你们紧张的高考复习绝不寂寞,你和你的同学一起,创造了学校的生动。

记着这些感动吧,人生的路再怎么漫长,这份感动会让你觉得,此生是多么的温暖和幸福。

高考之后,我们会迎来一个很长的暑假。大学开学,最早的要到八月中旬,最迟的要推到十月份。从紧张有序一下子变得无拘无束,有的会因此作息乱了,节奏乱了,饮食乱了,全都乱套了。无所事事的时候,有的会整天对着手机,或是迷上了打游戏,于是视力会急剧下降。有的会补偿式的胡吃海喝,体重便急剧增加。有的会赖在床上十几二十多个小时不起床,整天眉眼不抻,没得精神。我建议同学安排一个合理的作息,什么时候起床睡觉,什么时候运动健身,什么时候饮食美味,什么时候读书弹琴,什么时候电影电视,什么时候交友谈心……总之,要丰富多彩些,切莫让简单无聊霸占了自己。邀三五个好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走近自然,亲近自然,登高山而抒怀,对清流而赋诗,看日月之变化,吐心中之浊秽。

大学是进入社会的跳板,这一步会怎样迈出,很大程度决定于大学的准备。经历了高三炼狱般的生活,走进大学,同学们切记不能放松。大学自主时间要多些,自主空间要大些,我们就要做好科学统筹:多参加体育锻炼,养成强健的身体,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也积累一些社会经验等等。我特别建议同学们多读书,每天都要读一些书,读一些密切联系生活的书,深入人们心灵的书,读一些有用的书,也读当前还看不到什么应用的书,就是要让自己丰富充实些,就是要让自己有能耐些,今后走入社会,你读的这些书会为你敲开幸福之门。其实,读书也是与智者交流,和思想家沟通,在书中,你的思想和心灵,也会受到洗礼。

人生天地之间,总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还会有一些自己特别看不惯的现象产生。对此,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有几种情绪我们得特别警戒:嫉妒,看到别人强于自己,心里边有些难以接受,甚至愤愤不平;偏激,见到什么不平事,就放大事情的负面,并且非常愤激的批评;比较自我,看不起他人,有意地忽略别人的优点,不能很好的与人沟通,根本不愿意也不能融入团体。这些情绪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像毒蛇一样咬噬自己,从而迷失自己。我们要用智慧增强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努力消除一些负面的情绪,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美好的心看待一切,你也会发现社会到处都是美好……山水,书籍,美情,这些都是注入自己心中的清新剂,让人内心变得明净。守住这份明净吧,今后的人生我们才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啰啰嗦嗦说了这一些,其实我就说了三句话,守住自己的初心,守住内心的感动,守护心灵的明净!后天,你们就要考场作诗,然后去开拓自己的远方。送你们一首小诗:

天空中那颗闪闪的星星,正是你追梦的眼睛。你的梦想在辽阔的天宇,无论是明亮还是黯淡,你都在我的守望里。

我苍虬般的躯干,是岁月剥落后的旧影。我的根守在校园的泥土,承接着满天的星辉,心也在星辉里放飞。

你将会飞向更辽远的天空,然后更加闪耀;我将会把根儿扎得更深,直到枝叶落尽。这一动和一静哪,在无穷的时间和空间里,定会守护成别样的风景……

谢谢。我叫郭老头。

第3个回答  2017-12-27

案例背景:

学生进入高三年级,可以说是进入了整个基础教育过程中最为特殊、最为敏感的“异化阶段”。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内容,已不仅仅是遵守纪律、尊师勤学,更多的是在前途、理想、人格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实践证明,面临着高三阶段的严峻考验,他们有的对前途感到迷惘,甚至失去信心;有的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意识混浊;有的心态情绪处于极度脆弱、焦虑甚至恐慌的状态。进而造成自信心缺失,产生厌学情绪,或对家长、老师产生依赖。对此,作为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对学生作及时的有针对的教育,因势利导。在这个关键阶段的特殊情境中,有效的德育引领,既可以及时调节学生心理问题,又可以起到树立信心、奠定良好心理品质以及促进高考成绩的作用。

1:高三(7)班同学孟某。平时在班级有一定的优越感。复习备考时只做难题、偏题、怪题,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对老师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基础知识的问题一般直接问老师。这之后的复习中,还经历了几次类似的事件。我一直本着教材上有的内容,让他自己先查的原则。高三上学期中期的时候,他在复习基础知识的时候已经不再依赖老师,能够做到自主独立的复习。

案例2:高三(7)班同学吴某。通过高二下学期,高三上学期的几次考试体现出该同学具有良好的思维,但是学习稍显浮躁,课上注意力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因此成绩不稳定。分析原因,学生的兴趣并不在学习上,而是喜欢打篮球耽误了学习时间,我告诉他,锻炼身体很重要,但是同时还要把学习抓紧,不然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而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吴某同学的听课状态明显改善。而只要他上课溜号、聊天,我就挑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提问他。在他回答正确以后大肆褒奖。高三上学期末时,已经在吴某同学周围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小团体。

案例分析:

高三的学生就像即将离巢的雏鸟。教师担负的无疑就是亲鸟的角色。离巢的雏鸟无论叫的多凄惨,亲鸟也不能同情。一定要让他自己迈出离巢的第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不闻不问。让学生不依赖老师,就要先树立学生的自信。而与其给学生举一些高考状元少年成名的例子,不如在班级,在学生身边树立一个成功的典范。为学生树立一个触手可及的目标。这样,其他学生完成起来不会觉得遥遥无期,而对树立为模范的学生本身也是督促。

第4个回答  2017-12-27

由于今年高考试题,特别是理科试题难度普遍的大,高考成绩不理想着很多,这就催生了今年火爆的复读大军。可谓复读学生年年有,今年更比往年多。

作为多年高中班主任,我对高三学生复读一直持赞同的态度,原因也多次表达过。最近关于复读的话题,也一直是大家给我私信的主要内容。在2013—2014学年,我带过一个理科复读班,全班74人,本科上线68人,其中前十名大学考了4个,一本人数超过了一半,这在我们这种教育落后地区,在学校历史上已是最高。

在我的带班理念中,复读和高四有一定的区别,今天我想就此做一番分析。

我们知道,复读的学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成绩没有达到二本线且有潜力有决心者,另一类是成绩已经过线甚至超过一本线,但是要追求更高目标,比如非北大清华不上的牛人,几年前我的学生中就有这样的,那个男生复读两年,如愿考入北大,他叫宋君琦。

如果你属于第一类,那么,从备考策略上,你的复读应该叫高四。不过,我所说的高四和同学们戏谑时的高四不同。

之所以把复读的一年叫做高四,原因是:对于成绩没有达线的同学,普遍的原因是基础不够扎实,虽然时光将你推向了高三,可是你的准备却依然还在高二,你的能力还不能达到真正高三毕业进入大学的水平。那么,此时你再复读,其实就是要沿着前面的路往前走,也就是继续扎实基础,把别人在应届就完成的学习任务在下一年完成。

把你的复读当做高四,你的这一年拼尽全力要做的事就是夯实基础。

然而,对于复读生,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复读就必须要拔高,要追求高难度,不然还叫什么复读啊。不应该这样想,比起复读,我更愿叫补习,而补习的本质就是补差。对于非学霸,所有的差都和基础有关。因此,你选择复读,就意味着你要继续打好基础。

这个基础很明确,指的就是高考命题中的基础,高考题中有70%的试题是基础题,这些题承载这你的大学梦想。

高考所界定的基础,包括基本能力和基本技巧,不过通过应届一年的学习,你该深刻感受到,这个基础一点也不“基础”,它的难度很高。但是从备考策略上,务必要将你百分百的精力投入到这70%的基础上。

关于在高四如何强化基础,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1、课本不能丢,整体过一遍找到侧重点。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课本,而非某一本高大上的复习资料书。补基础课本不能丢,反而应该深层次复习,争取更大的收获。通过以最严苛的态度过课本,要找到知识盲区和薄弱点,对此要做标记,要有学习笔记,因为这就是你的提分点所在。对于已经早就掌握的内容,果断略过。一定要记住刚才的话,薄弱点就是增分点,所以有必要对课本中的难点、盲区反复巩固。别急着刷题,基础不牢固,刷题无意义。

就我所了解,有很多复读生都学了好长时间了,连课本上的一些基本原理、公式定理都搞不清,这的确是本末倒置之举。

2、慢一点培养思维能力,细一点养成好习惯。

高考基础题难,难就难在它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运算能力以及整合所学知识去解决全新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要靠大量的练习,但是你的练习的出发点一定要正确,那就是为了提高能力。因为有些学生是死做题,不总结,为了做题而做题。有时候你慢一点,做得少一点但思考的多一点,反而会比简单追求数量效果要好。

而细致严谨的习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但是这是关乎得分的大事。一个学生在考场得分,有两大渠道:一是考能力水平,这自不待说;另一个是减少失误,应得必得,这一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甚至大部分做不到。想想你那些不堪的低级失误,你就感受到了。

3、独立自主,进行高层次的总结概括。

现在的资料书过于方便,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实则危害不浅。昨天还有学生问我背学霸笔记有没有作用,我的回答很明确,基本没作用。

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就是因为人家有那样的笔记,如果等有一天你也有了那么高质量的笔记,你必定也是学霸。

作为高四生,你的一个努力,就是在重点学科上进行高层次的总结概括,必须是独立自主的。就一本书,一个笔记本,看你能够把知识挖掘到什么程度。

找准方向,拒绝虚假复习:不回避难点不忽视痛点,这才是高四生应有的担当。打好基础,需要的是真正的认真,本着迎接挑战,科学严谨,自信从容的精神,让你在这一年实现真正的强大,那时梦想定能成真。

(版权作品,所有权益受法律保护,严禁各类媒体转载或变相转载,违者必究。)

真心写作,甘苦自知,只为助力学子圆梦而尽力。如果本文对您有用,请1 元赞赏,您的支持是我继续下去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