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阳明心学(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昨日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位大学教授发了一篇讲阳明心学的文章,迫不及待关注了他的公众号。

我与他简单聊了两句,发现我们对阳明心学的看法上是一致的。

阳明心学就是明代王阳明创立的学说。曾听樊登老师说起过(他也是读书知道的),中国历史上称之为两个半完人的其中之一就是王阳明。

《左传》有云:太上有 立德 ,其次有 立功 ,其次有 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立德就是德行高尚,为世人范;立功就是对国家有所贡献,建立功绩;立言就是著书立说,影响后人。有此三者,且影响深远者乃为完(圣)人。

除去王阳明,另一个半完(圣)人分别是孔子和曾国藩(半个完人)。这两人不是本文重点不再述说。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大家都称他为阳明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因得罪宦官刘瑾,王阳明被贬至蛮荒之地,途中躲过追杀,并于龙场悟道,参透出“心即理”的观点,后被朝廷重用平叛匪患。

在得知宁王朱宸濠叛乱后,未有一兵一卒的情况下,王阳明临时召集士兵去抵抗宁王的精兵并最终获胜。

之后创立阳明书院,发扬他的心学,其学说影响了中外多个国家。

对他最初的印象来自于音频版的《明朝那些事儿》。那时我还不怎么读书,听到他的事迹的时候,“心学”两个字给我留下了奇特的印象。

在我十几年的学校生涯中,从没听过这个词。也不知道当时是没认真听讲,还是没有这块教学内容。

前年,听樊登老师讲了《王阳明大传》,甚感兴趣。这正好与我对“心学”的印象结合了起来。于是我主动阅读了度阴山先生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前三本书(那时还没有第四本)。

醍醐灌顶,是我能找到最符合当时心境的一个成语。可以说,现在的我,天天日更,积累素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心学的影响。

如果说 时间管理是我学习的启蒙与开始,那么心学就是我一生践行的行为准则 。

我对于心学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脑中来来回回只是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 和阳明先生晚年集一生精华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以我的理解,心学不应局限于道德层面;心学应该是弹性的,能屈能伸,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心学应该拥有海纳百川的能力,能将一切学科纳为己有。

“ 致良知 ”和四句教在很多人看来,有儒家道德准绳在里面。在流传下来的《传习录》中,也多是关于思想修为的问答。

因此,很多人将他的思想固化为针对道德的一番理论,认为他的思想是旧社会,旧时代的产物。

在一期逻辑思维节目中,谈到王阳明,谈到儒学,罗胖是这么说的:“儒学是什么?我就想表达两个观点。第一,儒学本质上是追求一种人格成果,跟现世的功利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找儒学要成功学,问道于盲,你走错路了;反过来说,如果你对一套理论抱有坚定的信心,真的走到了成功那一步,也没什么奇怪的。”

我不知道罗胖是否真的读过所有儒学书籍,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读透了,但从他的这两句话,我能看出他的言行和行动是不一致的。

罗胖我是敬佩的,我是他的粉丝,我一直在追他的罗辑思维。他每年都会坚持跨年演讲,我也都会去听。

在每次演讲的开头,罗胖都是宣布这是他倒数第xx次跨年演讲。他立誓坚持20年,最近的一次已经是第5次了,我会一直跟随下去。

从他所作所为来看,他正是践行了“知行合一”的理念。无论他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是哗众取宠,还是标榜自身,是在倒逼自己,还是为了商业利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听从自己的内心,说到做到,他的知与行是统一的。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将他的行为硬套上一个词语,有些张冠李戴了。这一点,我只想说,任何理论都是人生的总结,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哲学。王阳明用简单的四个字“知行合一”解释了思想和行为的关系,为什么不能用呢?

我不去批判我国的儒学思想,一是因为我不是这方面的人才,还不够格,批判应该是由那些大学教授去做;二是因为,若是按照儒学思想一板一眼地去实践,那么王阳明也就不能做出那样的丰功伟绩。试问,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你去与他讲儒家的仁义道德,他会听吗?这样做只能是作死,是迂腐。

所以心学不应局限于道德层面,它还要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它可以是我们人生的一种信仰。

王阳明曾说他的心学只可口口相传而不是成为文字记录下来,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心学的作用。

《传习录》是他的门人弟子将他的言行和信件进行编撰整理出来的一本书,这已经脱离了王阳明的初衷。但不记录,后人便无从知晓他的思想,而记录成文字又将思想写死了,可谓两难。

王阳明生活的年代,还处于封建社会,社会主流思想还是宋明理学。他的思想基础是儒学,是从宋明理学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但心学不止是儒学,还包括释道两家学说。

有人说,明代真正可以做到“知行合一”的就是海瑞。什么王阳明,张居正,徐阶,这些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人都不是“知行合一”。

海瑞其人,我多少是了解一些的。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曾被民众称之为海青天。

海瑞严于律己,刚直不阿,胆敢写奏章骂皇上,为了心中的儒之道德,敢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统治阶层。他是一个好人,然而他只是一个没大用的好人。

大家知道他是一个楷模,但其人不懂变通,在那样的时代,也只能做个地方官断断案,不受重用。

知行合一讲究变通,为了心中的理想(也即是良知)能屈能伸,才算领悟心学真谛。

王阳明当善则善,当恶则恶。比如对于匪患能招降则招降,无法招降只能对其绳之以法,以绝后患。

其实, 社会变了,人心却是不变的,无论什么时代,心学的根是不变的,我们还是要“致良知” 。

一切理论都是源于内心,"心即理"。

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们没有墨守成规,敢于与传统科学分庭抗礼,这不就是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心即理”吗?

关于 知行合一 ,我还记得王阳明先生说过:“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世人习惯于先知后行,那是因为多半世人无法理解知和行是一体的,所以要提出先知后行。比如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再比如一个人要学钢琴,要先找个老师学习弹琴的技巧,再不断练习,才能弹好钢琴。

朱熹的理论“ 格物致知 ”曾经被中国社会和大部分文人推崇。他认为要先格物再获得知识。

比如要学会弹吉他,就先去研究吉他是什么,吉他是怎么弹的,弹吉他的技法有哪些,这些属于格物。等你全部掌握了也就会弹吉他了,也就是致知了。

但其实,说朱熹老先生是从外物中去求知就错了。还是要听从内心,因为心即理。

世上知识多了去了,每一个都去学,都去求知,穷尽一生也无法完成。

所以我们要有选择地学习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来学习,这就是遵从了内心。

再来说知行合一。学钢琴,读书,写作都是知行一体的。

你学钢琴是因为你的心想学,你去读书是因为心想阅读,你去写作是因为心要去写作。

当你想的时候,其实也在做了。因为你的思维带动着你去学钢琴,读书和写作。

心学好比是树的根,我们现在的各种学科,各种知识体系,好比是树的枝叶,要先对根进行栽培,叶子才会茂盛。

就拿写作来说,你要询问自己,你的初心是什么。是想写小说,还是写议论文,还是想写诗。如果你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每天浑浑噩噩,这个也写那个也写,没有重点,那你是坚持不下去的。

综上所述,心学的核心理论应该是不变的,因为人心不变。几千年前父慈子孝是对的,如今也一样正确。

心学是基于传统道德的。我们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无论经历怎样的变故,我们都能在短时间强大起来,就像如今的中国。

但心学不可止步于道德层面,他本身也是一门应用学科。无论什么学科,以心学作为基础,或是作为一种信仰,都是可以指导你前进的。

诚然,心学也有一定的弊端,它的门槛比较高,有一些思想不合时宜。如《传习录》中多是一些对旧文献,旧思想的答疑解惑。

在现阶段,应该将心学思想发扬光大,建立现代心学,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