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教育理念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1

1.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句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 而是移风易俗。体现社会本位论。

2、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

4、学而时习之——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学而》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

5、温故而知新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

原文为: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未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体现巩固性教学原则。

2. 课标中对文言文教学有怎样的建议,并分析其中所体现出的课程及教学

新课标必修部分对文言文的要求如下: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这两部分的内容有点矛盾,事实上,前面讲的是对内容的把握,后者则是对文言文的言的认识,前面要求较深,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度,而后面则要求很浅,只要求读懂而已。这样从语文的性质来看,工具性和人文性并没有形成有机统一,而是呈现出割裂的态势。

我认为如果照顾到初中已经积累大量的文言文素材的前提,应该以第一方面为基准,适当上调文言文对言的学习的深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3. 任末勤学体现什么样的学习理念

إإإإ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②,负笈③不远④险阻。每言人而⑤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⑥,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⑦,暗则缚⑧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⑨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10)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11)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12)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13)耳。”

إإ〔注释〕①任末:东汉人。②常师:固定的老师。③笈(jí):书箱。④不远:不怕路途遥远。⑤而:若,如果。⑥庵:小草屋。⑦映星望月:指在星月下读书。⑧缚:绑。⑨题:写。(10)门徒:指一同求学的人。(11)易:交换。又,《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否?”(12)夫:发语词,无义。(13)行尸走肉:活着的死人,比喻庸碌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