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见过世面的人,更明白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3

个见过世面的人,更明白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见过世面的人,能心胸更加开阔,
用更广阔的思路去看待这个世界。

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及我们

按照正统的说法,一百多年前,别人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了我们的国门。这个说法基本等于胡扯。国门其实是早就开启著的,只不过是门内的人从来就没正眼向外面看上一眼而已,当别人船坚炮利了以后,我们的脖子被强制的扭曲了过去,身体还拧着劲想回到祖宗牌位前继续叩拜,牌位上大书“中央帝国”四个大字。而这个姿势造成了观察角度不同——强扭之后、落枕没治好以前,不会学会怎么正常看东西。 一直到最近一些年,这种总是扭着劲看待世界的方式终于有了一些改变。(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大型学术丛书《中国学者看世界》这套书,应该说是脖子好以后的第一份对外的观察。有人说,这是用“中国尺度、全球视野”来做观察的书,我看不尽然。无可否认,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还是有点丛林规则的意思。但同样无可否认的是,文明的发展也是逐渐把丛林规则进行抛弃的一种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在很多问题取得了共识。总有学者在强调的文化差异,在全球资讯自由流动的今天,已经没有那么显著了。从文化的角度看,其实所有能够生存到今天的文明,在基本的意识底层上都有其同质性。这倒未必是文化交流的结果,更可能我们人类作为非洲直立人的后代,本身在基因层面上就有着一种共性。加上文化的交流以后,所谓的“中国尺度、全球视野”其实是不存在的,既然接受了“全球视野”,就证明我们也是用同样的一套规则来衡量自己与这个世界。所以,这里没有什么“中国尺度”,只有“中国角度”。那么,什么是中国的角度?对于国际关系来说,利益与自身的国家形象就是自己的角度。从利益上来说,一直以来,中国是作为一个被强盗抢到只有一条 *** 的心理定位出现,不是在痛说革命家史,就是在一被损害的角色定位上说话。而自从中国经济起飞以来,这个角色定位已经是不准确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大概有60%依靠于外资的输入。国家自身形象的描述,在长期以来,因为意识形态的限制,总是自外于主流之外。这种主流之外的姿态与相辅相成的被损害的角色,曾长期成为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基本点——杨白劳式的。《中国学者看世界》这套书好就好在,终于能够用一种平等的、尽量不用意识形态与债主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我们应该在的位置。究其原因,除了作者大多数是中青年学者、在学术上更少禁忌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有人说是与国家本身的崛起是相关的。在这种思考模式下,很多人认为,学术的话语权与社会生活的话语权其实并无二至。在社会生活里,拥有社会资源多的人,其话语权也就大,也就更能在相对大的领域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这种话语权更平和、更客观、更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共识。学术上的话语权也是如此。但一个国家的实力崛起,未必能让其中的人更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位置,不论是二战前的德国还是日本都是很明显的例子。崛起以后,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穷人咋富的思考方式。崛起不是一个能让人理性思考的必要条件,最多是一种重要条件而已。在我看来,与其说把这套书的作者的理性思考归功于国家的崛起,不如把这个功劳归于一种接受的理性。这些学者所接受的理性,是一种在全球化之下的统一规则的理性思考,角度不同而规则则一。只有在这种承认了大家都基本承认的规则下的研究,才具有了现实的意义。所以,看到这样一套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脖子都舒服了许多。中国角度、全球视野的结果,是我们可以俯仰自如的看待整个世界与我们自身的位置,抛弃到杨白劳的造型与心理定位,说不定某天我们也能成为财主。

你们如何看待这个现实世界?

三部电影:老无所依,活着,撞车。看完就对世界有新的想法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春秋。如何看待这混沌世界,如何看待这世事难料?

佛语,你要用慈悲之心看待世界。另外自己要有坚定的心,不要随波逐流,不要被外界干扰,世界一直都是混沌的,平常心看待吧。

对话希阿荣博堪布: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三联生活周刊:如何训练心,如何训练慈悲心?到底幸福快乐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上? 希阿荣博堪布:心的训练可以从觉察开始,尽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言语、举动、感受、情绪、心念的生灭变化,久之,心会变得安静而敏锐,并且对苦、无常等生出切身的领悟。 另一项训练是专注,制心一处。上面这两项训练会增强洞察力和专注力,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在洞悉巨集观的同时不失对微观的专注,在专注的同时可以保持开放。 慈是希望对方快乐,通过友善、关爱、分享等来表现。悲是愿意分担乃至代受对方的苦,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温柔。观修慈悲心通常从亲近的人开始,因为你与他们的因缘很近,如果你愿意,你能更深切地理解、感受他们的苦乐、希惧,而理解是慈悲的基础。慈悲心具体可分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中,舍的意思是平等,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训练中,慈悲的物件从亲近的人开始,将逐步扩充套件到认识却不相干的人、陌生人、憎恶的人,及至所有众生。同时我们要记住,无论是分享还是分担,都应以自他平等之心去做,道德上、物质上不要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慈悲心的训练使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宽阔、柔软、坚强,这是幸福快乐的源泉。三联生活周刊:佛法的修行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希阿荣博堪布:其实,即使不求解脱,而只想今生来世过得顺利快乐一些,从佛法中也能得到很多启发和帮助。学佛能让你更喜悦、更有智慧地生活。 然而这里要提醒大家,佛法虽然能用来解决世俗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但这并不是佛法的全部,不要以为把佛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舒缓压力,帮助度过情感健康危机、工作困境,化解家庭纠纷,让生活更和谐、更称心如意,让我们对自己更满意等等,就是佛法的最大价值所在。 佛法更重要的是它出世间的一面。出世间,不是说一定要在形式上从社会中抽离出去,关键是内心放下对得失、利弊、称讥、赞毁的希望和恐惧,厌离这生死疲劳无尽回圈的游戏,为此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佛法中解脱道的教法——声缘乘和大乘(其中包括金刚乘),基础都是此出世心,或称出离心。舍出离心而谈佛法、学佛法,怕是只能触及到佛法的皮毛而已。 戒定慧是佛法修行的全部。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持戒是否现实可行,是否有意义?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戒律。戒律常被误解为束缚,其实不然,戒律指适当的行为,持戒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从而避免给自他带来伤害、痛苦。留意观察言行,我们会发现自己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地点做错误的事,像一只闯进瓷器店的大象,把周围弄得一团糟,自己也伤痕累累。佛陀慈悲地教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协调起来,不再因为笨拙而受苦。 我们可以把持戒理解为一种自律,自觉地检讨、克制那些会给自他带来痛苦的身心活动,这无论从个人修养还是从社会共建的角度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对大多数人而言,讲到戒律,也许主要涉及的是居士戒。居士五戒,戒的是杀盗淫妄酒。不杀,体现的是仁爱的精神。远离不予取的行为,不是自己理所应得的,不取,这是义。世人所说的不取不义之财便是这个道理。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诚信。饮酒会扰乱神智,让人失去控制力和觉察力,导致行为颠倒,言语失常,这是不智。由此可见,持居士戒也是在修身处世。如果能在出离心的摄持下持这些戒律,那么不仅积累了人天福报(养成贤善的人格,受人尊重信赖,受用丰足等等),而且还创造了解脱轮回、彻底止息痛苦的因缘。 有了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身心便会逐渐调达,这时才有定的可能。定指不为所动,这实在是现代社会的人很需要的一种素质。 如果一个社会里大多数成员都相信因果,去恶行善,有精神信仰,那么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会减少,整个社会的氛围会越来越安宁有序。三联生活周刊:你是如何看待痛苦的? 希阿荣博堪布: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如果你想摆脱痛苦,首先要知道痛苦是怎么一回事。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苦苦、变苦、行苦三大类。所谓苦苦,即是粗大明显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会把它们误认为是别的东西而想去追求、亲近。变苦指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因其本质为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仔细思量,人们生活中每一项快乐其实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行苦是一种更深刻也更细微的痛苦,它指陷于轮回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不圆满、局限。身心受到业力牵制,被重重烦恼束缚。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烦恼中来,到烦恼中去,全然不得自主的流转。 具体到人间的痛苦,又分为八种。无论贫富强弱,所有人都无可避免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除此以外,人们还在不同条件、情况下各自感受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的痛苦。 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观消极,实则不然。如果你把痛苦纯粹当作一种负面的经历,总在想方设法避免它,或者认为痛苦是一种失败的表现,要是自己能力足够就不会有痛苦,如果你这样想,毫无疑问,当问题、挫折出现时,你会分外感到压抑、焦虑和不公平。自艾自怜、指责抱怨或许能暂时缓解焦虑和恐惧,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缺乏对痛苦的包容和忍耐,令我们脆弱不堪。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样的人生真的变得很难忍受。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则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只会增加挫败感,却丝毫不能帮助我们富有建设性地应对生活的难题。 接受痛苦的客观存在后,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它的成因。某些情况下,我们能够通过破坏其形成的条件去阻止某个痛苦的结果生成,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知道,生活中很多局面不是我们所能控制,也不是事到临头能改变的,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动都无法阻止果报的显现。如果痛苦在所难免,我们最好让自己有所准备。这样做的好处是,虽然该面对的问题还得面对,该经历的痛还得经历,我们却不再那样感到苦,不必再承受额外的焦虑和恐惧。 痛苦普遍存在,生活不可能总是称心如意。由于这个见地,我们不再急于逃避和指责,甚至不再想尽办法化解,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有这个身体在,我们就必定经历衰老、病痛、死亡,只要心里还有贪执、嗔恨、困惑、傲慢,我们就必定感受痛苦。三联生活周刊:最近看到一些新闻,因为个人没有得到公平对待,报复社会滥杀无辜的举动时有发生。文明和法制,是人自律自爱的条件。可是如果没有文明和法制的保障,人丧失根本的信心,这些矛盾如何解决呢? 希阿荣博堪布:文明、法制和自律、自爱,两者是互为条件的。在一个大家都为所欲为、不顾后果、“我”总有理的社会里,建立法制很难,而没有法制的保障,人就会因为严重缺乏安全感而更加只顾眼前,试图用生硬和残忍来保护自己。这是一个恶性回圈。我不是社会问题专家,对此也没有深入的思考,不过我想,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从自己、从细微处着手,现在就开始,反省和改变,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虽然建立制度能更为高效地解决问题,但制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它需要很多人的觉醒和努力。在推动建立制度的同时,我们不要放弃个人层面的帮助、改变。很多极端的行为在爆发前,其实有无数的机会可以去改变它的缘起。这些机会在你我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