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作品的深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在和朋友聊天时聊到一个话题:论文学作品的深刻。

朋友喜欢看曹文轩的书,因此也拍了其书的序言给我,书上谈道:我们看到全世家的文学,绝大部分都在往阴暗里去,往恶毒里去,往垃圾上去,往乱伦上去,往自虑、嗜血、暴力、兽奸、窥视、舔脚丫子等诸多变态行为上去。因为这些东西里才能挖掘到深刻的东西,才有写作的资源和无边无际的风景。

在作者眼里:“我们的生活本来就已经很糟糕了,看完了那些作品,就只能更加觉得糟糕。我们的日子过得本就很压抑了,看完那些作品,就只能更加觉得压抑。”由此可见,作者认为深刻并不是一味的揭露丑恶,而应该弘扬更多的真善美,而人们评判深刻的标准似乎也应该以真善美为主流。

于是就会有读者产生疑惑,产生系列思考:我们费时费神地阅读文学,就是为了获得这世界竟是如此丑陋和肮脏的阅读效果吗?难道我们也与那些文学一样喜欢阴沟与苍蝇、喜欢各种各样的变态情趣吗?

我们当然不喜欢丑恶,喜欢善良而不喜欢凶恶,但是世界往往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处处满经济,路路是泥泞。主流之所以以悲剧作品为评判深刻的标准,当然是有其道理。因为悲剧往往能让人记住。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对美的毁灭,越美的东西被毁,其悲剧性就越强。譬如罢!我们每对别人生气的时候,往往是没有想到他曾经对我们的种种好,而是想起他对自己的种种坏,所以越想越生气。正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世界原来有如此多的肮脏和不堪,才会更加的鞭策自己,不要总沉浸在乌托邦的美梦之中。悲剧往往能令人发省,让人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人生并不完美,总是需要有些悲剧才算圆满。我们之所以在看到一对很般配的情侣最后却分道扬镳的结局后,眼泪会不由自主的流下来,就是因为这东西美的让人心碎,可结果却毁灭了,所以心痛。所以我们会把教训记在心里,以此避免犯更大的错误。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东西又有谁能改变呢?凡事越美就越越容易失去,因此古代会有红颜薄命这一说法。

可以说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我们生下来会受许多方面的干扰,不能一帆风顺的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会做出许多违心的事情来,我们的生是为了离死亡更近,看着自己越变越老。可是即便如此,没有一个正常人会想一死了之,免去尘世纷纷扰扰的痛苦。仍然有人在尽力去寻梦、追梦,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在绽放更美的人生。悲剧往往比喜剧更有意义。悲剧使人落泪铭记,使人莫去重蹈覆辙,而喜剧往往给人带来一瞬间的欢愉,让人类渐渐迷失自己,却忘记了人生本就是一场悲剧。

现实往往比文学作品更荒谬,文学作品虽取材于现实,再加以作者的想象力而创造,却有逻辑可言。而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荒谬。你无法抓住现实的走向,人生那么长,谁又能预料到自己的未来如何呢?

我所觉得的一些深刻的作品,结局往往以悲剧收场。《骆驼祥子》将旧社会吃人的背景凸显的淋漓尽致。那样一个善良的祥子,就这样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如同行尸走肉。还有精壮能干的祥林嫂,因为失去了她的阿毛,最后尽沦落到乞丐,在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死去。还有沈从文的《边城》,湘西的风土人情看似很美,看似很有诗意,娼妓因为是自己喜欢的男人所以办事从来不收钱,心甘情愿的把身体奉献给一个男人,她们在人们的眼里是可爱的,重情重义。可是那些男人终归是偷腥的猫,不能娶她们,也只能偷偷摸摸的过活了。还有眸子如水晶一般清亮,纯洁可爱的如山头黄麂一样的翠翠,最后却不能和傩送在一起,是因为傩送的骨子里也有着软弱的一面。他对于爱情不敢大胆拥抱,处处考虑,以至于老船夫死了,翠翠最亲的爷爷没有了。结局是翠翠一直等傩送回来,可是明天到底还有多久,我们都不知道。看!悲剧就是把那些最美的东西毁给了我们看。所以我们能得到很多道理,不是吗?

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真善美不可能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凡事都有不美好的一面。我们唯有学会去接受,认真去反思,方能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而一味的看那美好的作品总是不切实际的,会让我们迷失自我,逃避现实。正是因为英国的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人们才意识到政府有多腐败无能,正是因为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太多人流了鲜血,我们才会记住教训。从而自强不息,所以现在稳稳地立于世界之林。我们又为何要开设历史这一学科?为何要设立博物馆呢?历史往往是残酷的,结局是悲惨的,现实亦是如此,那我们为何还要去揭开过去的伤疤,将痂皮再一次撕裂?目的只有一个——以史为鉴。这样才能让相似的场景不再次发生。历史终归是历史,总结了过去就要反思现在来应对未来啊!而悲剧的文学作品此时能起到替代的效果了。

曹文轩之所以提倡真善美的文学作品成为主流,之所以觉得更多真善美的作品才应该成为深刻的评判标准。就像我们很久以前总是将就意象意趣意境一般,深刻应从这方面着手那是因为他是儿童文学作家,不愿意让孩子过早的接触世界的丑陋吧!也无可厚非。可是我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面对这些呀!

我们要明白:文学在引导人类的价值观和行动等方面具有崇高的责任,文学是要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变得更坏。人类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文明,文学在其中的力量和功德是不言而喻的。文学的力量生活向上而不是是向下,向善而不是向恶。所以不应该盲目排斥每一类书籍。同样的,我们在读悲剧的时候,不是为了让书中的人物博取赚足我们的眼泪,而是要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知世故而不世故,方为成熟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