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探寻良渚古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某日,友人心血来潮提议去良渚博物院,百度简易搜索之后,勾起我心中好奇的小火苗,遂决定带上面包、葡萄、水等食物,匆匆上路,准备穿越时光的风尘,具体感悟考古的魅力,探寻良渚在千年时光流转中的光辉。

      火热奔放的心,在烈日撩拨下,愈发焦灼难耐。所幸,公路两边是大片的青草地,绿意盎然,顿感舒畅。惊喜之余,发现这里还有一个很动听的名字:美丽洲公园。

      一座考究的石板桥横跨于人工湖中,连接公园与良渚博物院。湖水中盛开的荷花,骄阳下争奇斗艳,绚丽无比;微风下翩翩起舞的荷叶,妩媚多姿,清新自然。醉人的美景为前来参观博物院的游客送来凉爽绿意。

      博物院,由英国设计师操刀设计,黄洞石砌成,其间穿插着三个天井式的露天庭院,似一把玉锥散落地面,粗犷、大气、厚重、简洁,呈现了良渚文化遗址的玉文化特色,落于湿地湖畔,体现了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和。

      它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常规展厅及1个临展厅,全面、立体、真实的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和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五千年前,良渚先民用他们的智慧与汗水,营造了宏伟都城,建立了早期国家,开创了辉煌的早期文明。五千年后,几代考古学家为我们重建了良渚文化的历史,各级政府为保护良渚遗址做出了积极努力,万千民众为传承良渚遗产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以考古带研究,以研究带保护,以保护带弘扬,以弘扬带传承,今天的良渚人开创了五位一体的良渚遗址保护模式。

      展厅以“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为传播主题,展现从1936年发现良渚遗址,1959年命名良渚文化,2007年确立良渚文明,到如今八十多年来,经历了从单体一直考古到遗址群考古再到都邑考古的三个发展阶段。现在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多样的良渚古城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为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实物见证。

      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这一文化已出现发达的稻作农业、复杂的社会分工、明显的阶层分化和统一的精神信仰。良渚文化的核心是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外围建有大型水利系统。

      良渚古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乃至世界上,距今五千年同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的规模最大的都邑遗址。良渚古城是良渚文化的权力和信仰中心,良渚文化已经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

      良渚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一面几人高的墙写着:神王之国,统一信仰,原始文字,早期国家、玉器文明、稻作文明、城市文明……与良渚遗址有关的词汇跃然墙面,等着你的探索发现。

      第一展厅,共分为四个单元: 人地相依、千年时空、文明基石、国之中心,讲述了一个建立在湿地上王国的崛起与发展。

      在中国长江下游,有一个古称震泽的太湖,距今五千年前后的良渚遗址位于环太湖的西南部。这里气候温润,水网密布、资源丰富,适合人居,为良渚先民提供了创造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历史舞台。

      1936年,施昕更发现良渚遗址。1939年,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指出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远古文化具有独特个性。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

      良渚文化是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顶峰,商城马家浜文化和松泽文化,下接前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历史发展方向。

      良渚文化时期,先民们开辟田野、种植水稻、养殖家畜,稻米成为最重要的粮食,家猪是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制陶、纺织、制骨、冶石、髹漆、琢玉等手工业生产更加专门化和体系化。此外还出现了一套被视为原始文字的刻画符号系统。高度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为良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良渚文化时期,环太湖地区已发现600多处遗址,聚落分化明显。良渚古城作为都邑,由从属性的区域中心,良渚古城与这些区域中心的关系是单方向、向外辐射的。这种单方向的政治格局,使良渚古城成为良渚文化唯一的也是最高等级的政治中心,显示早期国家的管理层级与控制秩序。

      第二展厅,分为几个单元:发现古城、 都城格局、水利文明、早期城市等,展现的是活灵活现的良渚先民劳作场景、实地截取得良渚古城墙剖面、反映莫角山营建的大型油画(油画高6.6米,长35米,面积达200多平方米),运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全景式复原和再现良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展示五千年前良渚古国的灿烂与辉煌。

      2007年发现的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城。入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度首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重大田野考古发现,显示出良渚古城的规划营建和结构布局具有东亚早期城市文明的典范。

      良渚古城作为良渚文化的权利与信仰中心,规划合理、营建考究、结构完备、工程浩大。他与周围的山体、孤丘、河网、湿地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山-丘-水-城的整体格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良渚古城西北区的水利系统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组成,是中国最早的科学规划的水资源管理系统,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杰作。

      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外城构成三重向心式结构。宫殿区的中心地理位置与复杂的土建及建筑基址,内城的王陵、作坊区、纵横水路及临水而居的江南生活模式,外城众星拱月,围合的人工营建台地上居住着村民。远郊有大型村落、祭坛墓地、环壕聚落、大规模的水稻田等。

      距今五千年前后,作为人类文明起源的几个重要区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早期城市,它们是区域内的人口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也是政治中心、宗教中心和军事中心,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良渚时期的农业生产已有明确的组织,管理和规划。浙江余杭茅山遗址发现了最大的良渚文化稻田,由灌溉水渠和田埂分割成长条形田块,面积1000-2000平方米不等,总面积达55000平方米(折合80余亩)。

      良渚文明的重要特征——玉器文明。玉器是良渚时期权力、礼制、信仰的物质载体,用以标识身份、区分等级。良渚时期,以神徽像作为共同信仰的神,用玉礼制反映了良渚社会是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国家形态。

      在玉琮、玉钺、玉璧、玉牌饰、玉三叉形器、珠串、玉匕形器等大量良渚时期的精品玉器中,蕴藏着神权、军权、王权的高度一致的信仰与集权,是良渚文化的成熟文明与早期国家的实物见证,充分彰显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时期或同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这些藏品的外观可能算不上抢眼,但它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可以对良渚文化,或者玉器的礼制有个大致的了解。除了欣赏玉器上细致繁复的花纹,也能知道不同形制的玉器的意义和地位。

    博物院通过出土的大量文物、大型油画、沙盘模型、考古小知识图解、影院视频和一些互动游戏,全方位直观的让你了解这座“良渚古国”,你能更深刻的感受良渚人农业、制陶、制玉等各种细节。良渚文化的高级物质形态和制造工艺与中原地区礼制和意识形态相互融合,才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这里,有太多的感触和震撼。

      国家为了降低G104国道过境交通对莫角山宫殿遗址的影响,1997年投资了2.4亿元重新规划了新的国道,避开了遗址区,保护了良渚古城的完整性,2016年,国家更是永久性封闭原104国道。

      莫角山宫殿区南部的池中寺发现了大量谈话稻谷堆积,面积近1000平方米,推测稻谷藏量约36万余斤。这里应该是良渚古城城内的粮食仓储区。

      反山王陵12号墓,出土的玉器,达到647件(不包括玉片和玉粒),包含良渚文化中最硕大的琮王和钺王,上面微刻有神人兽面像,显示王者唯我独尊的身份,此墓应是良渚国王。

      博物院通过科技手段,复原了一具来自余杭卞家山遗址49号墓出土的真实完整的土人骨,证实是5000年前的死于疾病的25岁左右良渚先民。

        博物院用蜡像再现了当年考古工作者发现良渚的场景,可以感知到良渚文化逐渐为人所知的过程.……

      除了传统观展,观众还可前往游客中心。这里有独具良渚特色的文创产品:有模仿玉琮方圆之间的榻榻米、小茶几、玉箸、神徽像图形的衣服等,游客喜欢也可以一起买回家。

      博物院建筑内三个天井式的露天庭院,以良渚文化的代表元素玉璧为造型的装饰在水中显得很有诗意,四周的美人靠可供小憩。穿梭在这个建筑空间内已然是一种享受。博物院外的美丽洲公园,绿草茵茵,常有游人搭起帐篷野餐,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到附近的良渚文化村逛逛,再到良渚美食街吃一顿美味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