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刀币几千年的历史应该会变形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3
今山东淄博一带,是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泱泱乎齐之大国”。近年来,在这块大地上发现了不少齐国青铜削(见图),现珍藏于山东淄川博物馆澹庐展室。这些削形制完整,外表锈色精美,文化内涵丰富,是研究齐国文化的重要资料。据最近由山东考古研究所出版的《临淄齐墓》一书记载,在科学发掘的已被严重盗掘过的临淄单家庄等19座战国墓中,出土削15件,其中有金环首削、玉环首削和错金银铁削。《曲礼·金工》注:“削,书刀也,东周和秦汉时用来除去书写在木牍或竹简上的错字。”是古代文人书写时必用的文具,其功能就像今天学生们常用的“橡皮擦”。在我国历史上,较早的正式书写都是写在竹或木制成的简上。竹、木简始于春秋时期,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才逐渐绝迹。由于牍简上的文字都是用毛笔蘸墨或颜料书写上去的,所以一旦出现书写错误需要修改的时候,古人们要使用这种被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后重写,叫作“刊误”,就像现代人要用橡皮擦擦去一样。青铜削是中国最早的文具之一。青铜削也称作青铜削刀,削形狭长,削背呈弯月形,弧线非常美。一般长度为15至20厘米左右,柄端有方环或圆环,可以系挂,非常便于官吏和文人、学子随身携带。据《考工记·筑氏》记载:“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诗·沔水》序·笺:“规者,正圆之器也。”就是说将六枚削首尾衔接起来,可以构成一个非常规则的大圆环。削,这在现代人看来不起眼的小工具,却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并且是不少汉字的字源、词源和历史典故的来源,更是齐国刀币的祖先。古代读书写文章,著书立说,传抄经书典籍,都要使用竹简或木简。简用绳子编连起来,可以卷起,叫做“册”。写错了要削去改正就叫“刊”,我们常说的“不刊之论”就是比喻不能改动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如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如果文章改动的地方较多,就得抽掉几片竹简,叫做“删”,“删”字从刀,也离不了“削”。把文章送给别人看,自谦的话是请予“斧正”,意即修改的地方太多,一个一个地“削”太费事,不妨像用斧子一样大刀阔斧地砍起来。说起“削”,还有个典故,按儒家的说法,孔子“笔削鲁史而成《春秋》”。这里的“鲁史”,指的就是鲁《春秋》。“笔”的意思是“书写修改订正”,“削”的意思是“删除”,孔子修改了鲁《春秋》中不合微言大义的部分,删除了鲁《春秋》中无关治道人伦的章节,最后成就了后世尊之的《春秋经》。“笔削”成了对作品删改订正的代名词。如唐代陆龟蒙:“向非笔削功,未必无瑕疵。”宋代欧阳修《免进五代史状》:“至于笔削旧史,褒贬前世,著为成法,臣岂敢当。”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削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刀笔并用。因此历代的文职官吏也被称作“刀笔吏”。唐代张祜的《从军行》一诗云:“少年金紫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飞。白首汉廷刀笔吏,丈夫功业本相依。”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后来发展到赞颂别人能写出好文章时,也就说成“工刀笔”或“刀笔精通”了。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削应该是齐国刀币的祖先和源头。我国的货币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源远流长,是我们伟大祖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先秦时期,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我国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商品贸易的扩大,在这些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形制的青铜铸造的货币,战国时期居住在山东半岛环海沿岸的齐国发明使用了青铜刀币。关于齐刀币的起源,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来源于用于畜牧业的青铜刀,也有学者认为,“齐国邻海,渔猎是当地主要的生产方式,人们捕鱼使用一种猎鱼工具叫‘削刀’,所以就取象于这种渔猎刀具,形成了齐国为中心铸行的刀币。”还有的学者提出,“战国时期的山东一带,生产工具还是劈山、打猎、种地并行的刀具。东夷人长期以来已习惯于用刀自立。齐国以此形成金属刀币,就是很自然的了。”更有学者认为:“齐国风俗习惯尚武,兵器之刀为其重视,当别国以相对原始的布、贝为货币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齐国刀在适应战争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经济生活对贵重金属的需求,扮演了货币的角色。 ”笔者认为,这些观点的论据提得都比较笼统,是需要进行商榷的。因为齐国首先不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史料记载,姜太公(姜尚)受封齐地,开拓疆域,建立齐国,“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史记·齐太公世家》),并没有提到畜牧业。同时,考古发掘也没有发现用于所谓畜牧业和渔猎农耕或战争用的青铜削刀实物。所以认为,齐国刀币应是源于古代文人使用的“橡皮擦”——文具青铜削。能充当货币功能的实物必须是当时社会普遍认可的,使用群体大,具备携带方便、贵重保值等特点,那么,文具青铜削有这些特点吗?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世界历史上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真正大学,第一所学术荟萃、学科林立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社会科学院”——齐国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创建于田齐桓公执政时期(公元前374年至前357年),至齐王建时衰弱,历时一百四十余年。桓公午时,由于田氏代齐的时间还不久,新生的封建政权有待巩固,而人才又十分匮乏。于是桓公田午继承齐国尊贤纳士的优良传统,在齐都临淄的稷门附近建起了气势恢弘的学宫,“设大夫之号”,招揽天下贤士,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_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兵、农、名家、轻重、阴阳五行诸家。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以上,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接子、季真、环渊、彭蒙、尹文、田巴、貌说、鲁仲连、邹爽、荀子等。尤其是荀子,曾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稷下先生”们,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术派别荟萃的中心。这些学者在学术上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次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这在当时是何等的盛况!稷下学宫规模之大,人员之众,阵容之强,历经之久,史所罕见。既是齐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产物,也是当权者重贤用士,思想开放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稷下学宫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稷下学宫的出现及其成就,不但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化史上辉煌的一页。雄辩家、纵横家、阴阳家、法家名士等各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台”,带来了堪比西方“雅典学派” 更自由壮观的学术盛世。稷下学宫这样一个庞大的学术政论团体,其官吏、学者、文人之多可想而知,在齐国的影响力之大更是不言而喻,而用当时珍贵的金属材料青铜(古代称金或吉金)制作的削刀则是这些在齐国享有崇高威信和特权的、备受社会尊敬和爱戴的学宫官吏、学者、学子所随身必备的文房工具。试想在货币没出现的时代,以物易物是最常用的财富交换方式。由于刀削使用的权威性、广泛性和便携性, 而且小巧、贵重而保值,这些来自五湖四海、诸侯各国的学者、先生们更便于以“削”易物或以“削”抵押易物,学子们得到了必需的商品,而商贩们则保有了等值并且可以在社会再流通的“削”。久而久之,“削”便成了公众的财产等值信物,这时的“削”实际上已充当了货币的功能。由于贸易交换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这种文具功能的刀削在齐国逐渐转化成了货币功能。在这样的背景下,齐国刀形货币诞生了,但“削”的基本形状也保留了,渐而形成了极有地区特色的刀形货币文化。“齐刀币”正式称谓是“齐法化(货)刀币”, 每枚重量在44克至50.5克之间。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以及齐明刀,都和青铜削刀一样,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凸背、凹刃、尖首、环尾,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形,刀环呈圆形,这几种几何形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平稳、周正、丰满、圆润的形象美与和谐美。据实际测量,刀环的直径与刀首的长度是1:7.5,恰好是人的头部与身高的比例。而整个“齐大刀”的长度(一般为18厘米左右)又几乎是人手的长度,如果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_环,“合六面成规”。这些精确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想,和青铜削是基本一致的,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体现。随着齐国疆土的扩大和与邻国的交流,齐国的刀币流通范围逐渐影响扩大到燕、赵地区,虽然刀币的轻重大小和细部都有了变化,刀背也有了弧背、折背、直背之分,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别,但削的基本形状却始终保留在刀币上未变。以上是笔者根据战国青铜削实物和现有史料及考古学资料所作浅论,权当一说。齐国刀币由于从未在墓葬中出土过,大量的出土发现基本都是窖藏的,因而最早铸制和使用时间尚无定论,是否与稷下学宫开创时间相一致。是此论能否成立的关键,这还要靠今后考古实践来进一步证明和检验。但齐刀币起源于青铜削应该是可以肯定的。来源:青铜削与齐刀币探源
大家正在搜